学科 地理 (七年级上册) 备课教师 唐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2.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3充分使用课件提高知识的直观性,使用课件加强过关练习,增强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掌握。
4.语言与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世界不同语言和宗教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人类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大家应该彼此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为世界大家庭的和睦发展贡献我们每一个成员的爱心与信心。
教学重难点 世界的语言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世界的宗教中重点是宗教的分布
教学方法与手段 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用一些纸片文字,说明这节课的主题。然后引出人类最直接的交流工具是语言。
板书课题: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世界的语言
创设情境,导出世界主要语言和文字
(1)猜猜看:播放动画片,让学生判断哪一种语言
(2)试试看:请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我爱和平”,“我爱地理”。
(3)教师点出其中的六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
(4)引导学生看书总结六种语言的特点。
板书:1.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的宗教
1.通过组织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的宗教活动情况,引出课题:世界的宗教
(1)提问:你或你认识的人当中有信教的吗?
(2)猜猜看:课件展示的是哪一种宗教的建筑或活动。
(3)问:谁能表演一下三大宗教的代表性语言和动作?
(4)教师要对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资料搜集,进行正面肯定的评价,鼓励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精神。
板书: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2.引导学生设计表格,对比三大宗教的信息。
(1)引导学生看书49-50页。根据所学的对比学习法,设计表格。
(2)引导学生看书填表
(3)用对比学习法设计表格,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老师已经讲述给学生,在此是一次应用。
板书:2.对比三大宗教的信息
小循环反馈练习
4.引导学生在世界宗教分布图上找出三大宗教的地理分布。
(1)基督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2)伊斯兰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3)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4)通过读图分析,强化学生掌握宗教在空间上的分布。
板书:3.三大宗教的分布
小循环反馈练习
6.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青岛的宗教活动。
(1)展示课件:同学们熟悉的这些青岛的宗教建筑是哪些宗教的?
(2)特别强调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加深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导入新课
教师设疑
引导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
引导学生设计表格,对比三大宗教的信息
引导学生在世界宗教分布图
学生在观察老师的表演后,回答教师提问
看书56-57页,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
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出4-6型表格。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识图、认图。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世界的语言
联合国的六大工作语言
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世界的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代表性建筑
三大宗教的信息对比
教学反思 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学为主体则是体现在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上,参与的越早、越深入,主体地位越突出,因为有了网络,学生参与的时间更多,参与的内容也更广泛。而教师在预习到授课上的主导地位则体现在引导学生去积极参与,去实现其主体地位。师为主导,学为主体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参考资料 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湘教版)2015年7月第2版,2015年7月第1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