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第一章试题(2)
一、单选题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面哪一项叙述不符合这一观点,因而是错误的( )
A.各种细胞结构的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的整体中才能完成
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
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不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C.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D.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下列事实中,能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
A.SARS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一种蛋白质)
C.草履虫遇到敌害刺激后会迅速逃避
D.利用人细胞质在适宜的体外条件下,可促使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5.生物的各个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而又能向前发展进化的原因是由于生物体具有( )
A.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生殖和发育的能力
C.适应环境的能力 D.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
6.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7.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水螅 B.心肌细胞 C.变形虫 D.卵细胞
8.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虫和老蚜虫
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9.若以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
供选项 a b c
A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组织
B 个体 种群 群落
C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D 组织 系统 器官
10.引起下列人类疾病的病原体的结构与SARS病原体结构不相似的有( )
A.艾滋病 B.乙型肝炎 C.流行性感冒 D.肺结核
11.引起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生物类群及它的细胞类型依次是( )
A.衣藻、真核细胞 B.蓝藻、真核细胞
C.水藻、原核细胞 D.蓝藻、原核细胞
12.下列生物中,不属于自养型生物的是( )
A.花生 B.念珠藻 C.蘑菇 D.大白菜
13.下列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核膜的是( )
A.叶肉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C.蓝藻 D.大肠杆菌
14.细胞多样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功能不同
15.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
①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虎克——发明显微镜)
②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旺——《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③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德国魏而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人体的解剖和观察(比利时维萨里——《人体构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16.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 噬菌体和根霉 B.衣藻和变形虫 C.蓝藻和酵母菌 D.细菌和草履虫
17.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目前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已进入到分子水平
C.高等多细胞的人体最初来源于单个细胞
D.一切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完成
18.用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由于根细胞的细胞质无色透明,难于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这时需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用弱光线 B.开大光圈,用强光线
C.缩小光圈,用强光线 D.开大光圈,用弱光线
19.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源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20.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蕨类的叶片较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直接使用高倍镜来进行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C.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为止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二、非选择题
21.(9分)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镜,在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先用图中 镜观察。
下图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看图回答:
(2)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 (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倍数为 。
(3)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像的长度或宽度
(4)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
(5)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22.(10分)下图分别是蓝藻(左图)和衣藻(右图)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两者在结构上的相同点为 。
(2)两者在结构上的不同点为 。
(3)两者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
(4)它们的营养方式分别为 ,因为它们都有 ,可进行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制造 。
(5)根据结构上的相同点,可得出的结论是 。两者在进化上较原始的是 。
23.(7分)取一干净的载玻片(如图所示),在左边滴一滴清水,在右边滴一滴含草履虫的培养液,然后用玻璃棒将两液滴连通起来,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大多聚集在右边;若再在右边液滴边缘放几粒盐。试回答下列问题:
(1)草履虫最可能的运动方向是 。这种现象的存在对生物个体生存的意义是
。
(2)草履虫完成这一反应的结构基础是 。
24.(11分)试比较下列四类细胞的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
(1)细胞结构比较:(以“+”代表相应结构的存在,以“—”代表相应结构不存在)
酵母菌 蚕豆叶肉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 大肠杆菌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叶绿体
(2)从上表比较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上述四种生物中,哪种生物与其他三种有着明显的区别? 。
(4)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一般呈球形,而蚕豆叶肉细胞呈长方形,从细胞结构上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腔上皮细胞 。
(5)生物在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其中有一类生物只能依靠摄取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下表是一种微生物培养基配方,下列微生物中不能利用这种培养基的是( )
成分 KH2PO4 MgSO4·7H2O NaCl CaSO4·2H2O CaCO3
含量 0.02% 0.02% 0.02% 0.01% 0.5%
A.大肠杆菌 B.蓝藻 C.衣藻 D.破伤风杆菌
高一生物第一章试题(2)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D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3.B 病毒不是细胞生物,但也是生物,具有生物的生命特征。精子是由精细胞分化而来,当然也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C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遇到敌害刺激后会迅速逃避属于应激性行为。
5.A 遗传能使生物代代相传并保持稳定,变异能使生物产生新的种类,从而可以更加适应环境而不断发展进化。
6.A 细胞是生命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最基本的,生物圈则是最大的。
7.C 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个体,所以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8.C 种群是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的总和。
9.C 从图甲中可以看出:a所属范围最大,b其次,c最小,而且它们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10.D 只有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细菌,其余疾病的病原体都是病毒。
11.D 蓝藻是引起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生物类群,为原核生物,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12.C 蘑菇营腐生生活,属于自养型生物。
13.C 没有核膜,说明该生物为原核生物。蓝藻为原核生物,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14.D 细胞的功能不同造就了细胞的种类不同,这也是细胞多样性产生的直接原因。
15.D 要求学生熟悉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众多科学家的努力。
16.B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熟悉常见的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种类。题干中,蓝藻、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噬菌体属于病毒,其余都属于真核生物。
17.D 病毒不是细胞生物,它的一些生命活动不一定完全在寄主细胞中进行;多细胞生物的一些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外进行的,如消化道内食物的分解就是在细胞外进行的。
18.A显微镜观察用的是透射光,如果标本无色透明,往往难于分辨。这时如果使视野变暗,效果会好些。为使视野变暗,可采取的措施有平面镜反射,缩小光圈,使用较弱光线等。
19.C 由题干可知,甲为观察对象,并且图(1)中甲比图(2)中的甲放大倍数小,说明由图(1)转为图(2)实际上也就是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在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首先要把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即移动玻片,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再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20.D 光学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物像时,再转换为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为止。
二、非选择题
21.(1)物 甲(每空1分,共2分)
(2)②③ 600(每空1分,共2分) (3)D(1分) (4)④(1分) (5)B(1分)
点评:显微镜的镜头有两种:目镜和物镜。目镜可从镜筒上端开口处插入,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的上端有螺丝口,可旋转固定在镜筒下端连接的转换器的三个开口上。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焦距调好后镜头与载物台上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否则,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2.(1)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2分) (2)蓝藻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1分)
(3)衣藻(1分) (4)自养、自养(2分) 叶绿素(1分) 有机物(1分)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1分) 蓝藻(1分)
点评:蓝藻和衣藻都被称为“藻”,但有原核、真核之分。且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23.(1)向清水一侧移动(1分) 有利于生物逃避刺激、趋向有利刺激,利于生物个体的生存(2分)
(2)细胞(1分)
24.(1)(5分)
酵母菌 蚕豆叶肉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 大肠杆菌
细胞壁 + + — +
细胞膜 + + + +
细胞核 + + + —
叶绿体 — + —
(2)组成生物的细胞形态具有多样性,但基本结构一致(具有统一性)(2分)
(3)大肠杆菌(1分) (4)没有细胞壁,外面最外层仅有很薄的细胞膜(1分)
(5)AD(2分)
a
b
c
甲
甲
甲
(1)
(2)
①
②
③
④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DNA
核糖体
1.鞭毛 2.眼点
3.细胞核 4.叶绿体
5.蛋白核 6.细胞壁
食盐
清水
草履虫培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