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一生物同步测试2:2.1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人教版必修1)
、选择题
蛋白质和核酸分子共同具有的化学元素是( )
A.C、H、P、N、P、S B.C、H、O、N、P、
C.C、H、O、N、S D.C、H、O、N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① DNA 甲基绿 红色
②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③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④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经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大多被转化为人体自身的一部分,其根本原因是( )
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B.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相同
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D.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
在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水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糖类
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
A .无色→砖红色(沉淀) B .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C .浅蓝色→蓝色→砖红色(沉淀) D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粒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先倒入甲液摇匀,再加入乙液摇匀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用现混。
下列有关微量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微量元素是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含量很少
B.微量元素是维持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C.原生质中所有微量元素的总和少于3%
D.所有的占生物体总重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
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种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
A.在4℃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
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 )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是由4个圆所构成的元素概念的关系图,其中4为最大圆,3、2、1依次减小。试判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 )
A.1.大量元素、2.主要元素、3.基本元素、4.最基本元素
B.1.基本元素、2.最基本元素、3.大量元素、 4.主要元素
C.1.最基本元素、2.基本元素、3.主要元素、4.大量元素
D.1.主要元素、2.大量元素、3.最基本元素、4.基本元素
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山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 .水分 B .蛋白质 C .脂质 D .糖类
、填空题
科学家发现一种叫“熊虫”的动物,能耐受 -271℃的冰冻数小时(这时它的代谢率几乎可降至0),此时,它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实验证明该动物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低温造成的损伤。
(一)对于“熊虫”种群而言,具有产生大量海藻糖,耐受低温这种特征是 的结果;对“熊虫”个体而言,具有这种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
(二)为了探究海藻糖对普通哺乳动物组织细胞是否也具有上述保护作用,请你分析并设计实验过程。
(1)实验材料:
①海藻糖;②细胞培养液及其他相关材料;
③适量哺乳动物细胞。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该细胞应具有 的特点。
(2)操作过程:
①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向甲组细胞中添加 ,向乙组细胞中添加 。
② 。
③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
(3)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是 ,则说明该海藻糖在低温下对普通哺乳动物组织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已知菠菜的干叶病是由干叶病毒导致的,但不清楚干叶病毒的核酸种类,试设计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略)
(1)实验材料: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健康生长的菠菜植株、干叶病毒样本、DNA水解酶、其他必需器材。
(2)实验步骤:
①选取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菠菜植株,编号为a、b。
② 。
③ 。
④ 。
⑤再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株菠菜的生长情况。
(3)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 。
② 。
答案解析
、选择题
D
D
解析 甲基绿与DNA反应呈现绿色;苏丹Ⅲ与脂肪反应生成橘黄色物质;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B
A (水在细胞鲜重中的含量高达 85 %~ 90 %,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题干的叙述只是为了混淆你的判断,要识别这个小陷阱。)
D ( CuSO 4 和 NaOH 混合后,立即生成浅蓝色 Cu (OH)2沉淀, CuSO4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可生成少量砖红色的 Cu2O 沉淀,与大量蓝色的 Cu(OH)2沉淀混合形成棕色。随后 Cu2O 逐渐增多, Cu(OH)2减少至消失,呈现 Cu2O 的砖红色沉淀。)
B
:D
解析:微量元素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其含量很少。在原生质中,微量元素的总和少于3%。虽然大量元素的定义是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微量元素就是占生物体总质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因此答案为D。
D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物质是淀粉酶,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一端含游离氨基,另一端含游离羧基。
C
解析:斐林试剂的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1的氢氧化钠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g·mL-1的硫酸铜溶液,只有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才能生成浅蓝色的Cu(OH)2沉淀。而还原糖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才能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起到鉴定还原糖的作用。
B
解析: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鲜重含量前四位的元素由高到低依次是O、C、H、N。
解析:生物体总是不断地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有选择地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不管相同生物还是不同生物,组成它们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是相同的,因此不同生物间可进行物质转化;但是组成它们的各种元素的含量是不同的,由此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都来自无机自然界,因此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据研究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即A、C两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所问。
C
解析 最基本元素为C,基本元素是C、H、O、N,主要元素是C、H、O、N、P、S,大量元素为C、H、O、N、P、K、S、Ca、Mg。因此,C选项符合要求。
B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分,占生物细胞的 85 %~ 90 %。但构成生物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占细胞的 7 %~ 10 %,其次是脂质。)
、填空题
答案 (一)自然选择 该生物细胞内具有参与海藻糖合成的相关基因
(二)(1)自身不含海藻糖且不能合成海藻糖
(2)①含海藻糖的培养液 等量的普通培养液
②将甲、乙两组细胞均控制在-271℃的条件下冰冻数小时
(3)甲组细胞均生活良好,乙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
解析 (一)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就个体而言,具有该特征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含有相关的遗传物质。(二)研究海藻糖对普通哺乳动物组织细胞是否也具有相同的保护作用,自变量是海藻糖,可用添加海藻糖的培养液和普通的培养液进行对照;因变量是对-271℃的耐受度,可放在相应的低温环境中速冻几小时进行检测。其他为无关变量,应注意控制,如选用的组织细胞应不含海藻糖且不能合成海藻糖。
答案 (2)②用苯酚的水溶液处理干叶病毒,并设法将其蛋白质和核酸分离,以获得其核酸③在适当条件下,用DNA水解酶处理干叶病毒样本的核酸 ④一段时间后,用处理过的核酸稀释液喷洒植株a,用未处理的核酸稀释液喷洒植株b
(3)①若植株a、b都出现干叶,则病毒的核酸是RNA ②若仅植株b出现干叶,则病毒的核酸是DNA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