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篮球——原地运球技术
水平一 —— 二年级
评委建议
教
学
任
务
目
标 1、运动参与: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运动技能:通过各种练习手段,使80%学生掌握原地运球技术,并掌握球性。 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即下肢的力量和身体的灵敏协调。
3、身体健康:学生通过本课认真地学练和在课中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目标。
4、心理健康:坚定自己的梦想,培养勇敢、机智、自信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5、社会适应: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培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运球时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按压球,柔和用力。
教学难点 控制球的能力。
部分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时间 负荷 评委建议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束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师生认识
2、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率
3、宣布课的内容及目标
4、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
1、绕篮球场持球传球慢跑
2、熟悉球性(球操)贯穿一定的趣味性、简便性、娱乐性,又有技巧性、健身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动作循序渐进,达到热身和熟悉球性的双生作用。
一、原地运球
动作要领:
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抬头,眼看前方或侧方;五指自然分开, 手心空出,用手指和指跟部位控制球;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轴,上下摆动按球的上方柔和用力。
运球口诀:
两腿弯曲体前倾,
自然分指手心空,
以肘为轴指压腕,
柔和用力咬缓冲。
二、抢球游戏:
游戏规则:
在四个半场上进行。学生分成4组,球出线则不能进行下一轮,最后一个获胜者进入最后的决赛
1.放松
2.集合整队
3.教师点评总结
4.师生再见
5.回收器材
组织:
▽▽▽▽▽▽▽▽
▽▽▽▽▽▽▽▽
○○○○○○○○
○○○○○○○○
☆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分解、慢动作教授
3、正常节奏连贯动作
4、在教师的带领下随音乐做
要求:
1、集合时做到快、静、齐,报数时短促有力,精神饱满
2、认真听教师讲解,积极参与问答,动作准确、整齐、幅度逐步加大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法:
1、学生做自己习惯的“原地运球”动作,教师提出肯定和意见,引出正确的动作姿势
2、徒手动作示范,讲解
跟随教师徒手练习,体验运球时掌心空出,五指自然分开,手指控球
4、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持球的原地运球练习
5、持球原地运球练习
6、教师出手指让学生边运边报数
7、散点分组练习
8、“小老师”汇报结果
要求:
1、仔细聆听,认真观察教师的讲解和示范
2、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同学练习,同时要肯定一些动作到位的同学
4、选出各组组长起到“小老师”的作用
5、散点练习中,在掌握原地运球后,创新出自己的运球动作
组织:
▽ ▽ ▽ ▽ ▽ ▽
▽ ▽ ▽ ▽ ▽ ▽
教法:
1、讲解游戏规则
2、分组游戏
3、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自评、互评
要求:
1、遵守游戏规则
2、外围击球者力度适中防止意外发生
3、运球人员积极躲闪的同时要注意正确的运球动作姿势。
4、运球人员如将球抱住或抱球跑,则违例。
组织:
教法:
1、教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跳锅庄舞进行放松
2、教师点评和总结
要求:
短时高效的集合
2、身心彻底放松
10
分
钟
13
分
钟
12
分
钟
5
分
钟
中
中
大
小
预 计
生
理
负
荷 练习密度:38%-----40%
最高心率:120-----140
平均心率:90-----110 场
地
器
材
篮球场地:一块
篮球:若干
小
结 学生运球时的手掌掌心没有空出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更多以游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