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五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七年级生物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条形码区
注意事项
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贴出虚线方
选择题部分请按
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
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勿折叠答题卡
客观题
填空趣
(3)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5.C
6.B
7.D
8.C
9.B
10.C
11.C
12.D
13.D
14.B
15.D
16.D
17.D
18.A
19.D
20.B
21.A
22.D
23.B
24.D
25.D
26.B
27.C
28.C
29.D
30.C
二、填空题
31.(2)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光
相同(一致)
甲
不能
偶然性
(4)取各组数据的平均值
(6)丁
土壤潮湿程度
32.(1)青草
消费者
(2)5
(3)减少
(4)生态
(5)相对稳定
自动调节
(6)B
(7)④③②
(8)侧面
(9)细准焦螺旋集宁五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七年级生物试卷
出卷人:李秀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代表腐生的细菌和真菌等
B.
丙代表消费者
C.
甲代表的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D.
该生态系统中只有一条食物链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在摄食过程中,食物中的物质流入动物体内???????
B.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单方向的
C.
动物的遗体或粪便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物质可被生产者利用
D.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3、硝化细菌能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这类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
分解者
B.
消费者
C.
生产者
D.
消费者和分解者
4、壁虎在遇到敌害等紧急情况时,可断裂尾部迷惑敌害,自己趁机逃走,过一段时间又长出一条新尾。这种现象说明壁虎作为生物( )
A.
需要营养
B.
能生长和繁殖
C.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5、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
生物改变环境
6、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生物化石
B.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C.
潮起潮落的海水
D.
逐渐长长的钟乳石
7、下列不是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
B.
温度
C.
肥料
D.
害虫
8、模拟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
A.
造成“南橘北枳”的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温度
B.
沙漠中生活的生物很少,主要受水分的影响
C.
“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结果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9、下列地区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草原
B.
一片草原所有的生物
C.
一个湖泊
D.
一片森林
10、在生物圈中,不同的生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类也是其中的一员,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和生产者
C.
消费者
D.
分解者
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一成不变的
C.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
老虎山不是生态系统
12、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
B.
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C.
该食物网可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
鹰和蛇的生物学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1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食物链的起点是①
B.
②③是捕食关系
C.
④是分解者
D.
图中共包含三条食物链
14、绿色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原因主要是( )
A.
能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
B.
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
能美化环境
D.
能吸收有害物质
15、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草→老鼠→蛇→细菌真菌
B.
草←兔←狼←蘑菇
C.
阳光→草→兔→狐狸
D.
草→老鼠→蛇→鹰
16、环境中的有毒物质通常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下列各图形中的每个长方形的大小表示各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的多少,你认为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7、某地因毒蛇咬人,所以人们全都起来捕捉这些蛇,直至把蛇全部消灭。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蛇消灭后老鼠猖獗起来,造成大片农田减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蛇是鼠的天敌,能吃掉老鼠,使庄稼生长很好
B.
蛇和鼠都属于消费者
C.
庄稼、鼠、蛇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
D.
人们不采取措施的话,鼠的数量会一直增加下去
18、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如果他经调节后使细胞的物像变大,那么此时视野中细胞的数量变化是
A.
变少
B.
变多
C.
没有变化
D.
先变少再变多
19、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bp”的物象是放大的( )
A.
bp
B.
pq
C.
qd
D.
dq
20、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物镜与玻片的距离渐渐变大,此时这位同学正在操作的部件和注视的位置分别是( )
A.
细准焦螺旋;目镜
B.
粗准焦螺旋;目镜
C.
粗准焦螺旋;物镜
D.
细准焦螺旋;物镜
21、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视野中会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
A.
5×、10×
B.
10×、40×
C.
16×、10×
D.
5×、40×
22、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央出现一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可能在(?
?
)
A.
反光镜上
B.
装片上
C.
目镜上
D.
物镜上
23、下图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④→②
24、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对光过程中,操作正确的步骤是(?
?
)
A.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C.
?调节反光镜,右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D.
?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
25、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从“甲”变为“乙”,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②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③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
②①⑤
B.
③①⑤
C.
②①④
D.
③①④
26、当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
A.
用手擦
B.
用擦镜纸擦
C.
用白纸擦
D.
用纱布擦
27、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一不小心挪动了显微镜,看不到物像了.要想重新看到物像,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
调节粗准焦螺旋
B.
转换物镜,换成高倍镜
C.
重新进行对光
D.
调节光圈
28、ABCD四位同学,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分别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拿与安放→对光→观察→安放装片→整理与存放
B.
取拿与安放→安放装片→对光→观察→整理与存放
C.
取拿与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与存放
D.
取拿与安放→观察→对光→安放装片→整理与存放
29、如图所示为王鑫同学在用10×目镜和15×的物镜下看到的物像,为了进一步观察细胞内的结构,他将物镜换成了45×的,在不动玻片的情况下,他将会看到几个细胞( )
A.
3个
B.
5个
C.
6个
D.
54个
30、如图为某同学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④,观察的视野范围变小
B.
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该将装片向左上方转移
C.
要使图象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D.
要使图象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遮光器换成高倍物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31、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温度以外,还有土壤的潮湿程度等。请你利用以图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如果你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实验中你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制订并实施计划:在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除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保持?
?
?
?
?
?
?
?
?
?
?
?
?
?
?
?
?
?,你在实验中会选择哪一个实验装置?______。(填“甲”“乙”或“丙”“丁”)。该实验如果只用一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__为什么?______。
(4)分析结果:若将10只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重复进行5组实验,都经过10分钟后,及时统计鼠妇数量。如果在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0只、1只、0只,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出怎样的处理?______。
(5)表达和交流。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如果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会选择哪个实验装置??
?
?
?
?
?
?
?,(填“甲”“乙”或“丙”或“丁”)变量是?
?
?
?
?
?
?
?
?
?
?。
32、如图一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图中的所有动物可统称为______。
(2)该食物网有______条食物链。
(3)如果大量捕捉鼠、食草鸟和蛇,那么猫头鹰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将______。
(4)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因素。
(5)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_____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我们知道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6)如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其正确组合应是______。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7)如图三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如要由视野(1)变为视野(2),小兰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8)小兰在对光时发现视野中有异物,她转动物镜转换器后发现异物未移动,则异物在______上。
(9)小兰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镜下已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调节显微镜的______。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