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5 得数是6、7的加法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5 得数是6、7的加法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27 21:1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得数是6、7的加法






学情
分析
学习
基础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5以内数的加法,因此对于加法的含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加上这节课是以创设学生身边情境的形式出现,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也能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学习
困难
预测 由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初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的数不变的合理性
教材
分析 《得数是6、7的加法》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一册第48、49页的内容。
例题是借助小朋友去植树的情境提出了“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画面,列出了两道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初步感知“一图二式”。“试一试”中通过由两部分物体合成的一幅图,学习计算相应的两道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进一步体会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想想做做”的练习中,让学生结合学具操作、题组比较等方式,巩固和是6、7的加法计算,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课标 要求 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和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直观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
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教学 重点
学会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
教学 难点 感受两道加法算式间的联系及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具 学具 教学课件

板书
设计 得数是6、7的加法
5+1=6
1+5=6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激情引趣导标 复习旧知,奠定基础
口算(出示口算题)
2.复习6.7的合成
同学们可真棒,今天我们就在学习了6.7的合成的基础上,一起来学习《得数是6、7的加法》。(板书课题)
自主探究导学
创设情境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阳光小队的队员又出发了,你们瞧!(教师出示主题图)。
他们在干什么呀?因为树木能绿化我们的家园,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
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能用3句话完整的描述出来吗?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
(二)学习5+1和1+5
1.师: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那6呢?
师:我们知道了每个数字的意思,那谁能合起来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呢?
2.师: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那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啊?
3.观察这2道加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5+1=6和1+5=6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只是“=”前的两个数左右位置交换了,以后我们看到1+5=6,马上就能想到5+1=6。
互动提升导议
1.学习3+4和4+3
出示情境图
谁会看图说三句话?
师:你是怎么想的?
2.小结:现在我们看到一幅图,就能写出2道加法算式了
四、检测反馈导评
出示导学单
看图写算式
写得数
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计算出?
连一连
五、拓展延伸导迁
1.找规律
出示第一组算式
2.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学生开火车计算
男女生分别背6.7的合成
观察情境图
植树
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生自由发言,用三句话描述
(5+1=6)
原来有5个小朋友
后来来的一个
一共有6个小朋友
原来的5个小朋友和后来的1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6个小朋友。
1+5=6
后来的一个小朋友和原来的5个小朋友合起来是6个小朋友。)你又是怎样算的呢?
左边有3个绿辣椒,右边有4个红辣椒,一共有几个辣椒?
同桌说一说,根据信息求“一共有几朵花?”能列出几个算式?先学生自己说一说,再提问。生:3+4=7
生:4+3=7
看到了3+4=7就想到了4+3=7 ,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
用合成,想()和()合成()
学生先计算,再连线
让学生观察讨论,猜测出小规律。
加号前面的数不变,加号后面的数慢慢变大,得数也慢慢变大。
(2)运用规律,独立完成剩下的两组算式。交流汇报。
复习旧知,为新知打下基础,简洁明了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这里我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比老师提出问题来解决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先引导学生说说每个数的意思,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算式的意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一图二式,从观察角度的不同,了解列出不同算式的原因,再初步认识算式所表达的不同意思,及计算方法。本题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图二式,了解列出两个算式的角度,算式的意义,计算方法和相互联系。
让学生独立写出2道算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本题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独立列出2道算式
从图上升到没有图,是一个过度。本题要巩固学生的认知,牢记计算方法。

课堂练习设 计
1.我会填

当堂达标反 馈

达标测试习 题
4+3= 7+0= 2+4= 5+2= 1+6=
0+4= 5-2= 5-0= 1+4= 4+2=
5-3= 4-4= 6+0= 2+3= 0+7=

达标情 况 参测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归因分析

40 37 92.5% 计算有错误
教 案 尾 页






做 4+3= 7+0= 2+4= 5+2= 1+6= 4-4=
0+4= 5-2= 5-0= 1+4= 4+2= 5-3=
6+0= 2+3= 0+7=



+ =7

教学反思 教






述 例题从植树这一公益活动引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迅速转入数学学习,并首次用文字呈现“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画面,领会蘑菇卡通和萝卜卡通说出的不同加法算式:5+1=6、1+5=6,使学生初步感知一图二式,2道加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析 学生进入正规的一年级学习生活已经一个月多,一些学习常规已经知晓,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在逐步养成。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分与合和得数是3、4、5的加法、有关0的加减法,为今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施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学生用语言描述图意的能力有待提高
10以内的分成还要继续熟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