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2)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2)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26 22:5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2)测试题
(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Ca-40
Cu-64
A卷(基础与提高)
一、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种类不同
D.原子数目不同
2.下列有关盛放某些气体的集气瓶,其摆放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3.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坦南特进一步研究确认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属于化合物
B.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
C.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D.聚集日光使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
4.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它是已知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新型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C60是同一物质
B.属于新型的化合物
C.硬度小于金刚石
D.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CO或二者的混合物
5.实验室制取CO2时,一般有如下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需要装配仪器
③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大理石
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6.下列有关碳单质的性质和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C60表示一个C60分子
D.所有碳单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7.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8.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二、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38分。
9.(8分)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
(2)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有广泛的用途。图乙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___,图丙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___,图丁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___。
(3)C60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根据图戊回答下列问题:
①C60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C60这种物质是由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③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10.(10分)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熄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一个)
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若用如图H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11.(10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
(4)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10分)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②所用盐酸的浓度不同;
③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______________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______________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2)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3.向10g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分两次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2)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B卷(应用与拓展)
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都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管进去(填“a”或“b”),原因是________。
(3)相对于A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2.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________(填写“可以”或者“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2)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_______(填写字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36﹕3
B.40﹕3
C.48﹕3




A卷
1.A
2.B
3.A
4.D
5.B
6.C
7.D
8.D
9.(1)6

(2)金刚石
石墨
活性炭
(3)①单质
②分子
③化学
10.(1)试管
长颈漏斗
(2)ACE或ABCD
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漏气或长颈漏斗末端未伸入液面以下(答案合理即可)
(4)
11.(1)酒精灯
集气瓶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B
(4)药品的状态
反应的条件
12.【作出猜想】石块大小不同(或石块质量不同、盐酸质量不同)
【设计实验】(1)产地不同
浓度相同
(2)浓度不同
【交流讨论】相同时间内收集的二氧化碳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所需的时间)
13.(1)3.3g
(2)设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3g
100/44=x/3.3g
x=7.5g
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7.5g/10g×100%=75%
B卷
1.(1)锥形瓶
(2)a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3)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1)不能
(2)C
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