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课时作业(含解析)
1.两轮自平衡电动车具有运动灵活、智能控制、操作简单、绿色环保、转弯半径为零等优点,如题图所示,警察正脚踏自平衡电动车巡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自平衡电动车及人受到的重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自平衡电动车及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加车对地面的压力
D.自平衡电动车运动灵活是因为惯性比较小
2.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力F作用在B上,且A、B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
C.A受4个力,B受5个力
D.桌面受到B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
3.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
B.当作用力是摩擦力时,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鸡蛋击石头,石存蛋破,证明作用力可以大于反作用力
D.匀速上升的气球所受浮力没有反作用力
4.下列有关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惯性就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B.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总相同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就是加速度
D.力的国际制单位“牛顿”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5.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中国排球队主攻手朱婷得到179分,在朱婷用手掌奋力将球击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掌对排球作用力的大小大于排球对手掌作用力的大小
B.手掌对排球作用力的大小等于排球对手掌作用力的大小
C.排球对手掌的作用力晚于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
D.手掌对排球作用力与排球对手掌作用力是平衡力
6.如图所示,木箱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给出的四对力中,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
A.对木箱的水平拉力F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B.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
C.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木箱的吸引力
D.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
7.一个鸡蛋放在一块海绵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绵受到鸡蛋的压力就是鸡蛋的重力
B.海绵受到鸡蛋的压力是因为海绵的形变产生的
C.海绵受到鸡蛋的压力是因为鸡蛋的形变产生的
D.海绵对鸡蛋的支持力与鸡蛋对海绵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8.如图,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1N和7N,不计弹簧秤、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秤的读数为14N, A对地的压力为11N
B.弹簧秤的读数为18N ,A对地的压力为0N
C.弹簧秤的读数为7N ,A对地的压力为4N
D.弹簧秤的读数为0N ,A对地的压力为11N
9.如图所示,猴子在竖直杆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其所受的重力
C.加速下滑时,它所受摩擦力小于它对杆的摩擦力
D.减速下滑时,它所受摩擦力大于它对杆的摩擦力
10.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B.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一对平衡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D.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11.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
A.“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 ”——泥鳅黄鳝的表面都比较光滑,摩擦力小
B.“一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C.“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D.“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和石头相碰时石头撞击鸡蛋的力大于鸡蛋撞击石头的力
12.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
13.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两者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间无摩擦力
B.A对B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
C.B对地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
D.B受到了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发现的规律
C.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
D.亚里士多德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一辆小车,在酒精灯燃烧一段时间后塞子喷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塞子的质量小于小车的质量,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将大于小车受到的冲击力
B.由于塞子的质量小于小车的质量,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将小于小车受到的冲击力
C.塞子喷出瞬间,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于小车整体的重力
D.若增大试管内水的质量,则可以增大小车整体的惯性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自平衡电动车及人受到的重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自平衡电动车及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们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加车对地面的摩擦力,故C错误;
D.自平衡电动车运动灵活是因为质量较小,惯性比较小,故D正确;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A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错误;
C.A受两个力,分别是A所受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B受5个力,分别是拉力F、B所受的重力、A对B的压力、桌面对B的支持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故C错误;
D.对物体B,桌面对B有一个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B对桌面有一个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故D正确。
故选D。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等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故A错误;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所以当作用力是摩擦力时,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故B正确;
C.石头击鸡蛋,石存蛋破,是因为蛋的承受力较小的原因,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大小相等的,故C错误;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气球所受的浮力也有反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惯性就是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故A错误;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效果不相同,故B错误;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取决于物体惯性大小,故C错误;
D.力的国际制单位“牛顿”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故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排球对运动员手掌的作用力和运动员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B正确;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排球对运动员手掌的作用力和运动员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同时消失,故C错误;排球对运动员手掌的作用力和运动员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知道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题意,对木箱受力分析,有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水平拉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由于木箱匀速运动,所以对木箱的水平拉力F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错误;
B.同理,由于木箱匀速运动,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也是一对平衡力,所以B错误;
C.木箱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木箱的吸引力,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C错误;
D.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试题分析:鸡蛋静止时,海绵受到鸡蛋的压力大小等于鸡蛋的重力,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产生的原因都不同,不能说海绵受到鸡蛋的压力就是鸡蛋的重力,故A错误;海绵受到鸡蛋的压力是因为鸡蛋产生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海绵产生的弹力,故B错误,C正确;海绵对鸡蛋的支持力与鸡蛋对海绵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对平衡力,故D错误.
考点:弹力产生的原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个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物体在两个重物拉力下保持静止,说明A物体合外力为零.此刻弹簧静止,说明C对A拉力为7N,地面对A物体应有4N向上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压力为4N),所以C正确
考点: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通过受力分析并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方法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猴子在竖直杆上匀速下滑时,其合力为0,故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其重力,A错误,B正确;
CD.无论是加速下滑还是减速下滑,猴子对杆的摩擦力和杆对猴子的摩擦力都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CD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对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因为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不能合成,A错误;
B.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B错误;
C.一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C错误;
D.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正确。
故选D。
1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将物体的表面涂上润滑液后有助于减小摩擦力,所以“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泥鳅黄鳝的表面都比较光滑,摩擦力小是正确的;故A正确
B.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只巴掌拍不响”——就是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B正确;
C.“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故C正确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说的是鸡蛋和石头相碰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大小相等,但石头的硬度要远大于鸡蛋的硬度;故D错误;
12.C
【解析】
【分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平衡力的区别在于: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详解】
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分别作用在牛和绳上面,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故AB错误;因为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的理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以及与平衡力的区别.
13.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对A:水平方向受到向右水平力F,由平衡条件得B对A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则A对B有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A错误,B正确;
CD.B相对地面向右运动,对A、B整体,由平衡条件可得,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左,据牛顿第三定律知,B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与B对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右,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4.AC
【解析】
【分析】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详解】
A.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故A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得而出的规律,即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
C.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揭示了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故C正确.
D.据物理学史可知,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15.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和小车受到的冲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错误;
C.塞子喷出瞬间,试管内的气体对小车整体有斜向左下的作用力,所以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于小车整体的重力,故C正确;
D.若增大试管内水的质量,则小车整体的惯性增大,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