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11) 3.1重力与弹力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11) 3.1重力与弹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7 01:3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11)重力与弹力
一,选择题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
B.抛出的铅球轨迹是曲线,说明铅球所受重力的方向在改变
C.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物体所受重力作用于重心处,物体的其他部分不受重力作用
2.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阻为阻力)(  )
3.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垂直
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D.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
4.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集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A.马跑得快
B.马蹄大
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视为质点)在一条竖直线上
5.歼–20战机是我国最新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关于歼–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机受到的重力指向地心
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也对地球产生引力
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
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
6.关于弹力和形变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轻杆的方向
B.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竿的推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7.(多选)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跳水运动就是一个实例。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8.(多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研究对象P所受弹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
9.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
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
A.86
cm
B.92
cm
C.98
cm
D.104
cm
10.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
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11.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和的轻质弹簧串接在一起,a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弹簧的P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弹簧的伸长量为L,则(

A.b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
B.b弹簧的伸长量为
C.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
D.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
12.(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
N、GB=4
N,A用悬绳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轻弹簧的弹力F弹=2
N,则绳中张力FT和B对地面的压力FN的可能值分别为(  )
A.7
N和10
N
B.5
N和2
N
C.1
N和6
N
D.2
N和5
N
二,填空题
13.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是钩码质量m,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x。由图可知: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
(3)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a和b,作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F-L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三,简答题
14.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弹力F大小和长度L的关系图像,试由图线求: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弹簧伸长0.10
m时弹力的大小。
15.如图所示,不计滑轮的摩擦,将弹簧C的右端由a点水平拉到b点时,弹簧B刚好没有形变。求a、b两点间的距离。已知弹簧B、C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钩码A的质量为m,弹簧C的右端在a点时刚好没有形变。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始终都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和方向与物体运动的状态无关,故C正确;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说物体的其他部分不受重力作用,故D错误。
2.答案:B
解析 被踢出的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阻力F阻与球的飞行速度方向相反,选项B正确。
3.答案:C
解析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如果没有相互挤压,就不会产生形变,也就不会产生弹力,故A错误;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可以沿任意方向,不一定与杆相互垂直,故B错误;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故C正确;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取决于形变量和劲度系数两个因素,所以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不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故D错误。
4.答案:D
解析:马的重心不在飞燕上,由二力平衡可知,只有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才能保持平衡,故A、B、C错误,D正确。
5.答案:B
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选项A错误。由于地球对战机的引力而产生重力,同时战机对地球也产生引力,选项B正确。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故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有施力物体,选项C错误。战机匀速飞行时仍受重力作用,选项D错误。
6.答案:D
解析:轻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是沿杆方向,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故A错误;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木块是受力物体,桌面是施力物体,所以这是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竿的推力,竿是施力物体,所以推力是由于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C错误;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电线是施力物体,所以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
7.答案:BC
解析 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发生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选项B、C正确。
8.答案:AC
解析 P物体受到竖直墙的弹力和墙角对球的弹力,故A正确;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故B错误;物体P受到挡板平行斜面向上的弹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故C正确;杆受A点垂直水平面向上的弹力和B处沿绳方向的拉力,故D错误。
9.答案:B
解析:设总长度为100
cm时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故。总长度为100
cm时弹力,设移至天花板同一点时的弹力为,则,得,则弹性绳的总长度为92
cm,故B项正确。
10.答案:AC
解析:汽车与桥面相互挤压都发生了形变,B错;由于桥面发生弹性形变,所以对汽车有向上的弹力,C对,D错;由于汽车发生了形变,所以对桥面产生向下的弹力,A对。
11.答案:BC
解析:两根轻弹簧串接在一起,弹力大小相等,根据胡克定律得,则得b弹簧的伸长量,故A错误,B正确。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则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等于两根弹簧伸长量之和,即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12.答案:BC
解析 当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以A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细线对A的拉力FT=GA+F弹=5
N。对B研究可得,地面对B的支持力FN=GB-F弹=2
N,选项B正确;当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以A为研究对象,则FT=GA-F弹=1
N。对B研究可得FN=GB+F弹=6
N,选项C正确。
13.答案 (1)毫米刻度尺 (2)弹簧有自重 4.9(4.8~5.1) (3)B
解析 (1)实验需要测量弹簧伸长的长度,故需要毫米刻度尺。
(2)图线的物理意义表明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大小成正比,则k==4.9
N/m。由图可知,当F=0时,x大于零,说明没有挂重物时,弹簧有伸长,是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造成的,故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弹簧有自重,实验中没有考虑(或忽略了)弹簧的自重。
(3)在图像中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故b的原长比a的长,选项A错误;在图像中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故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选项B正确,C错误;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选项D错误。
14.答案 (1)10
cm (2)200
N/m (3)20
N
解析 (1)由题图知,当弹簧的弹力F=0时,弹簧的长度L=10
cm,这就是弹簧的原长。
(2)由题图知,当弹簧的长度L1=15
cm,即伸长量x1=L1-L=5
cm时,弹簧的弹力F1=10
N。
由胡克定律得F1=kx1,则k==200
N/m。
(3)当弹簧伸长0.10
m时,
弹力为F=kx2=200
N/m×0.10
m=20
N。
15.答案 mg
解析 当弹簧C的右端位于a点,弹簧C刚好没有发生形变时,弹簧B压缩的长度xB=;当将弹簧C的右端拉到b点,弹簧B刚好没有形变,弹簧C伸长的长度xC=,a、b两点间的距离x=xB+xC=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