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2题)
1、
汽车以2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司机见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
)??
?
A.
30
m??
B.
40
m???
C.
210
m??
D.
120
m
2、
某航母跑道长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
A.5m/s
B.10m/s???
C.15m/s???
D.20m/s
3、
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4m/s和﹣2m/s2??
B.0和2m/s2
C.4m/s和﹣4m/s2??
D.4m/s和0
4、
汽车以速度直线行驶了全程的2/3,接着以速度=20千米/小时,跑完了其余的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千米/小时,那么等于(??
)
A、48千米/小时???
B、38千米/小时?
C、35千米/小时???
D、34千米/小时
5、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x,则它的速度从3v增加到4v时所发生的位移是( )
A.???
B.???
C.???
D.
6、
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
m/s,第9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9
s末的速度和质点在9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
A.a=1
m/s2,v9=9
m/s,x9=40.5
m
B.a=1
m/s2,v9=9
m/s,x9=45
m
C.a=1
m/s2,v9=9.5
m/s,x9=45
m
D.a=0.8
m/s2,v9=7.7
m/s,x9=36.9
m
7、
一物体沿长为l的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由斜面的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当物体的速度达到末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长度为( )
A.????????
B.???????
C.????????
D.
8、
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出发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m,|BC|=3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等于( )
A.?m
B.?m?
C.?m
D.?m
9、
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子弹的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或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正确的是( )
A.v1︰v2︰v3=3︰2︰1??????????
B.v1︰v2︰v3=︰︰1
C.t1︰t︰t3=1︰︰???????????
D.t1︰t2︰t3=︰︰1
10、
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m的电线杆共用5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m/s,则经过第1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11、
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s、第2s、第3s、第4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m、2m、3m、4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前4
s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
B.在第3、4
s内平均速度是3.5
m/s
C.第3
s末的瞬时速度一定是3
m/s
D.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
12、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端距离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
B、
C、
D、
13、
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雪杖,由静止从山坡匀加速滑过s1后,又匀减速在平面上滑过s2后停下,测得s2=2s1,设运动员在山坡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1,在平面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a1:a2为( )
A.1:1
B.1:2?
C.2:1
D.:1
14、
质点从光滑水平面上的P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到达M点时的速率为v,到达N点时的速率为3v.则P、M商点之间的距离与M、N两点间的距离之比为( )
A.1:3
B.1:5?
C.1:8
D.1:9
15、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到达b点,则物体(??
)
A.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B.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C.运动的加速度为
????????????
D.运动的加速度为
16、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点时速度为vA,经过时间t通过B点,速度为vB,又经过相同时间t通过C点,速度为vC,则以下关系式错误的是( )
A.vB=(vA+vC)???
???
???
???
B.vB=(AB+BC)
C.a=(vC-vA)???
???
???
???
D.a=(BC-AB)
17、
图中ae为珠港澳大桥上四段110
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通过ce段的时间为( )
A.t B.
C.(2-)t?
????
D.(2+)
t
18、
一质点在连续的6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
s内位移为12
m,最后一个2
s内位移为36
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
m/s2
B.质点在第2个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8
m/s
C.质点第2
s末的速度大小是12
m/s
D.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6
m
19、一小物体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a、c、b三点,c为ab位移的中点。已知经过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21
m/s和vb=3
m/s,小物体从a到c的时间与从c到b的时间之比可能为?
( )
A.
???
???
B.
???
???
C.5
???
D.4
20、
汽车以大小为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1:1??
B、3:1??
C、4:3???
D、3:4
21、
一小球沿斜面以恒定加速度滚下,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
6m,BC
=
10m,小球通过AB、BC所用时间均为2s,则小球通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
A.2m
/
s,3m
/
s,4m
/
s???
????
B.2m
/
s,4m
/
s,6m
/
s
C.3m
/
s,4m
/
s,5m
/
s??
???
D.3m
/
s,5m
/
s,7m
/
s
22、
一物体以初速度v0=20m/s沿光滑斜面匀减速向上滑动,当上滑距离x0=30m时,速度减为v0,物体恰滑到斜面顶部停下,则斜面长度为( )
A.40
m
B.50
m
C.32
m
D.60
m
二、填空题(共5题)
1、
一
辆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行驶的汽车,刹车过程中以4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在2s内的位移是???
,5s内的位移是???
。汽车经过???
S停下。
2、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开始,每隔0.1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照,如图所示,测得两球间距xAB=15cm;xBC=20cm,由此可计算得小球的加速度是
m/s2,拍摄时B球的速度是 ??
m/s,拍摄时C、D球之间的距离是 ??
.
3、
一质点从A点由静止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以加速度大小为a2做匀减速运动,抵达B点时刚好停止,若AB长度是x,则质点运动所需时间为_______。
4、
图-10是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所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m/s2。
5、
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
(1)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该同学按打点先后顺序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该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本题保留两位小数)
(2)若实验时电源实际频率稍小于50Hz,则速度测量值_______(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速度真实值.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30
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共7题)
1、
在一段限速为50
km/h的平直道路上,一辆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刹车后车轮在路面上滑动并留下9.0
m长的笔直的刹车痕。从监控录像中得知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1.5
s。请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车刹车前的速度,并判断该车有没有超速行驶。
2、
一辆卡车初速度为v0=10m/s,以a=2m/s2的加速度行驶,求:
(1)卡车在3s末的速度v;
(2)卡车在6s内的位移x6与平均速度;
(3)卡车在第6s内的位移xⅥ.
3、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大小为v0=5m/s,关闭油门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4m/s2.求:
(1)5s末汽车的速度;
(2)关闭油门后到汽车位移x=30m所经历的时间t1
(3)汽车关闭油门后t2=20s内滑行的距离.
4、
某型号的舰载飞机在航空母舰上的跑道上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所需的起飞速度为50m/s,跑道长100m.
(1)通过计算判断,飞机能否靠自身的发动机从舰上起飞?
(2)为使飞机在开始滑行时就有一定的初速度,航空母舰装有弹射装置.对于该型号的舰载飞机,弹射系统必须使它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5、
A、B两车在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B车在A车前,A车的速度大小为V1=8m/s,
B车的速度大小为V2=20m/s,当A、B两车相距X0=28m时,B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
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从此时开
始计时,求:
(1)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2)A车追上B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6、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求:(g=10m/S2)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7、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m/s,B车在后,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x0=82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225m才能停下来.求:
(1)B车刹车时A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t=4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B.;3、C.;4、C;5、D;6、C;7、A;8、A;9、B;10、D;11、AB;12、B;13、C.;14、C;15、D;16、D;17、C;18、A;19、A;20、D;21、B;22、C;
二、填空题
1、
??
16m???
?、?
?18m??
、?
3???
2、
5,1.75,25c
m.
3、
4、
0.3?
0.4
5、
(1).
0.25???
(2).
0.40???
(3).
大于???
(4).
不变
三、计算题
1、
设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v0,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a
将汽车刹车到速度为零的运动看成逆向的匀加速运动
则?
??解得v0=12
m/s
因12
m/s=43.2
km/h<50
km/h,故汽车没有超速行驶
2、
解:(1)卡车在3s末的速度为:v=v0+at=10+2×3m/s=16m/s.
(2)卡车在6s内的位移为:?=,
则平均速度为:.
(3)卡车在第6s内的位移为:xⅥ==96-=21m.
答:(1)卡车在3s末的速度为16m/s;
(2)卡车在6s内的位移为96m,平均速度为16m/s;
(3)卡车在第6s内的位移为21m.
3、
解:(1)汽车停止时间为:
5s末汽车的速度为:v=v0+at=5﹣0.4×5=3m/s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x=v0t+at2,
把x=30m、v0=5m/s、
a=﹣0.4m/s2代入式中可求得:t1=10s
t2=15s(舍去)
故关闭油门后到汽车位移x=30m所经历的时间为10s.
(3)汽车关闭油门后t2=20s,汽车已经停止,所以在20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31.25m
故汽车关闭油门后t2=20s内滑行的距离为31.25m.
答:(1)5s末汽车的速度为3
m/s;
(2)关闭油门后到汽车位移x=30m所经历的时间t1为10s
(3)汽车关闭油门后t2=20s内滑行的距离为31.25m.
4、
解:(1)设飞机依靠自身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获得的末速度为vt
由
v2﹣=2as,
得vt==m/s=10m/s=31.6m/s
由于vt<50m/s,所以飞机依靠自身的发动机不能从航空母舰上起飞.
(2)设弹射装置使舰载飞机的初速度为v0
由v2﹣=2ax
得:v0==m/s=10m/s
5、
解:(1)设经过时间t,B车追上A车,
B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B车刹车距离
A车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所以A车在B车停止运动后才追上甲车,
(2)当B车速度减为与A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大,设这段时间为t,则:
?
A车位移:
?B车位移:
?
两车间最大距离:
6、
解:(1)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匀减速加速度a=﹣14.3m/s2,设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为v0,对匀减速阶段,由公式v2﹣v02=2ax
得:
解得:v0=60m/s
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为:
总高度为:H=180m+125m=305m
(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
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总时间为:t=t1+t2=6+3.8=9.8s
答:(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305m;
(2)离开飞机后,经过9.8s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7、
解:(1)B车的加速度大小.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有:vB﹣aBt1=vA,代入数据解得t1=10s.
此时A车的位移xA1=vAt1=10×10m=100m,
B车的位移=,
因为△x1=xB1﹣xA1=100m>x0,可知两车相撞.
(2)vA′=10m/s,A车接收到信号后B车的速度vB′=vB﹣aB△t=30﹣2×4m/s=22m/s,
接收到信号时,两车相距△x′=x0﹣(xB′﹣XA′)=82﹣(﹣vA△t)
代入数据解得△x′=18m,
当速度相等时有:vB′﹣aBt′=vA+aAt′,
代入数据解得.
答:(1)两车相撞.
(2)A车的加速度至少为2m/s2才能避免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