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14)力的合成和分解
一,选择题
1.(多选)对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进行合成,则( )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
B.合力可能同时垂直于两个分力
C.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
D.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到180°之间变化时,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2.物体在同一平面内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当把的方向在同平面内旋转时(大小不变,大小方向都不变)。则三力的合力大小为(
)
A.0
B.
C.
D.
3.若F1、F2是F的两个分力,下列图像中正确表示F1、F2和F三者关系的是( )
4.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则绳子的拉力和球对墙壁的压力的大小分别是(
)
A.
B.
C.
D.
5.在力的分解中,已知合力,分力的方向与合力的夹角为,如图所示,则当另一分力取最小值时,分力的大小为(已知,)(
)
A.24
N
B.30
N
C.32
N
D.50
N
6.是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已知,下列矢量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漫画中的大力士用绳子拉动汽车,绳中的拉力为F,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将F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其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 )
A.Fsin
θ
B.Fcos
θ
C.
D.
8.下列哪组力作用在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A.3
N,4
N,8
N
B.7
N,9
N,6
N
C.4
N,7
N,8
N
D.3
N,5
N,1
N
9.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B.物体同时受到和F三个力的作用
C.和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
D.和F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10.将力F分解成和,若已知的大小和与F的夹角θ(θ为锐角),则(
)
A.当时,有两解
B.当时,有一解
C.当时,有两解
D.当时,无解
11.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则(
)
A.若一定,大时大
B.若一定,小时大
C.若一定,大时大
D.若一定,小时大
12.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大小不变,它们的合力F跟两力F1、F2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合力F大小的范围是( )
A.0~1
N
B.1~3
N
C.1~5
N
D.1~7
N
二,填空题
13.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至某一确定的O点,如图所示。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必须等大
B.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不允许变动
C.为了减小误差,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必须接近量程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上述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中的________。
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被拉长
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C.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D.使橡皮条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同一长度
14.一同学用电子秤、水壶、细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物品,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1)如图(a)所示,在电子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壶,记下水壶__________时电子秤的示数F;
(2)如图(b)所示,将三细线L1、L2、L3的一端打结,另一端分别拴在电子秤的挂钩、墙钉A和水壶带上。水平拉细线L1,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__________和电子秤的示数F1;
(3)如图(c)所示,将另一颗墙钉B钉在与O同一水平位置上,并将L1拴在其上。手握电子秤沿着(b)中L2的方向拉细线L2,使__________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b)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
(4)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电子秤拉力F、F1、F2的图示,将F的箭头端分别与F1、F2的箭头端连接,用作图工具检验发现所围形状是一个________。
三,简答题
15.如图所示,物体A、B都处于静止状态,其质量分别为mA=5
kg,mB=10
kg,OB呈水平,OP与竖直方向成45°角。g取10
m/s2,求:
(1)三根细绳OP、OA、OB的拉力分别为多大?
(2)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多大?
16.如图所示,质量的木块套在水平固定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拉着小球并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木块和小球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在运动过程中,求:
(1)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D
解析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合力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任意一个分力,故A错误;合力是两分力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而对角线不可能同时垂直两个边,故B错误;当两分力方向相反时,则合力可以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故C正确;两个大小不变的力,当两分力夹角在0°到180°之间变化时,其合力随两力夹角的减小而增大,故D正确。
2.答案:D
解析:根据共点力平衡的特点可知,的合力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把的方向在同平面内旋转时,就相当于计算两个大小相等的力,在夹角为时的合力的大小,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此时合力的大小为,故选D。
3.答案:B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在F1、F2和F三者关系中,要以F1、F2为邻边,F为对角线,F的起点与两个分力F1、F2的起点是相同的,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4.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细绳与墙间的夹角为,将重力按效果分解,如图
5.答案:C
6.答案:A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A中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B中三个力的合力为0;C中三力合力为;D中三力合力也为。,故A满足题意。
7.答案:A
解析 将F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竖直方向上分力F′=Fsin
θ。故A正确,B、C、D错误。
8.答案:BC
解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A中3
N、4
N的合力范围是,8
N不在其范围内,故A错误。B中7
N、9
N的合力范围是,6
N在其范围之内,故B正确。C中4
N、7
N的合力范围是,8
N在其范围之内,故C正确。D中3
N、5
N的合力范围是,1
N不在其范围之内,故D错误。
9.答案:ACD
解析:在力的分解中,合力是实际存在的力,故A正确;和是力F分解的两个分力,分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故B错误;和是力F的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其关系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故C、D正确。
10.答案:BCD
解析:当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所示,有两组解,若,只有一组解,故A错误、C正确;当时,与方向垂直,有唯一解,故B正确;时,分力和合力不能构成三角形,无解,故D正确
11.答案:BC
解析:如图所示,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把力分解为垂直于木楔两侧方向的分力,则,由表达式可知,若一定,越小,越大,A项错误,B项正确;若θ一定,越大,越大,C项正确,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 由图像可得:θ=π时,|F1-F2|=1
N;θ=0.5π时,=5
N,所以F1+F2=7
N,而|F1-F2|≤F≤F1+F2,故合力F大小的范围是1
N≤F≤7
N。故选项D正确。
13.答案 (1)B (2)D
解析 (1)两弹簧测力计的弹力大小要适中,但不一定大小相同,也不一定必须接近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选项A、C错误;只有将绳套与橡皮条的结点每次都拉至O点,橡皮条才沿同一方向产生相同的形变,弹簧测力计两次的拉力才产生相同的效果,选项B正确。
(2)该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合力与两个分力分别拉橡皮条时,使橡皮条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同一长度,选项D正确。
14.答案 (1)静止 (2)三细线的方向 (3)
结点O的位置 (4)
平行四边形
解析 (1)要测量装满水的水壶的重力,则应记下水壶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F。
(2)需要记录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的同时也要记录三细线的方向以及电子秤的示数F1。
(3)已经记录了一个分力的大小,还要记录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则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力的方向也都不能变化,所以应使结点O的位置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2)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
(4)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5.答案:(1)50
N 50
N 50
N
(2)50
N
解析 (1)先以A为研究对象,
可得拉力FOA=mAg=50
N
再以结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FOB=FOA=50
N;
FOP==FOA=50
N。
(2)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
Ff=FOB=50
N。
16.答案:(1)30°
(2)
解析:(1)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其合力为零,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有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解得。
(2)木块、小球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可看作整体,系统所受合力为零,以木块、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有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