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游戏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游戏的基本方法,能用随意、流畅的线条分割画面。能够根据分割的形状采用组合联想、变换角度联想等方法想象添加形象,创作出新颖有趣的画面。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画线条、涂颜色、组织画面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线条旅行的游戏,引导学生了解绘画游戏的过程,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联想,能根据线条文成的形状组织出具象或抽象的画面。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用线条自由表现的快乐,感受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想组织出具象或者抽象的画面。
2. 教学难点:巧妙地利用随意形表现出画面的美感。
教学过程:
名作欣赏,导入新课
猜一猜。
以米罗的作品引入,教师运用课件出示只有线条的米罗作品的局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教师:今天让我们穿越时间,与西班牙画家汨罗的作品进行对话。看,画家运用线条朋友做起了游戏,你们猜猜是什么?
教师依次出示作品的几个部分,引导学生想象,学生随着课件的逐层展开进行想象——像鸟、像鱼、像眼睛等,感受线的随意和想象的神奇。
教师:一个图形可以使你产生多种想象,像变魔术一样,真有趣!让我们看看画家是如何表现的?
教师出示画家的完整作品。并介绍这幅作品的创作者米罗,了解米罗的绘画方法。
教师:这幅作品的名字是《《鸟翅上滴下露珠,唤醒了眠于蛛网暗影中的罗莎利》,它的作者是西班牙著名画家米罗。他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画作往往没有具体的形,只有一些线条和偶得的形状。他的画像儿童画一样天真单纯,但却没有儿童的稚拙感,是经过画家自由幻想、深思熟虑创作出来的,具有艺术乐趣。
引入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运用画家的方法进行一次绘画游戏。板书课题。
画线游戏,分割画面
(1)找一找。
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画家的作品中运用了那些我们熟悉的线条朋友呢?
学生回答:直线、曲线、折线等。
配合着音乐,再现米罗作品中的线条,让学生感受线的绵长与旋律,学生欣赏感受线条的美。
玩一玩。
教师:多美的线条呀,咱们带它们一起去旅行吧!
教师在黑板上边演示,边用有趣的语言讲故事。
教师:我带着线条朋友出发了,先到法国巴黎领略埃菲尔铁塔的风情,翻山越岭来到美国,看自由女神像,作着小船顺水而下,来到南极洲和企鹅拍照,最后回到我们的祖国中国和大熊猫拥抱!你们看看线条旅行的足迹多像画家的作品呀!
学生边看教师演示边听故事,通过观察发现,线条走遍世界各地,留下的足迹也把黑板的上下左右都占满了。
议一议。
教师:看看下面几幅“旅行的足迹”,哪幅线条组织得更合理,更美观?
教师出示四幅用线分割的画面,请学生讨论。
学生已以小为单位进行讨论。1. 线条单调,不利于联想;.2. 分割过密,不利于添画; 3.分布不均,不利于联想;4. 分割合理,有美感。
(4)做一做:
配合着音乐,现在,你们也带线条朋友去各地旅行吧!注意使线路合理、美观。
学生配合着音乐,带着线条朋友去旅行。
教师小结并板书:线条分割均匀、流畅。
联想游戏,趣味添画
想一想,添一添:
教师:既然是旅行,旅途中一定会有很多见闻和收货,看看线条朋友们都看到了什么?
(1)提炼形象,变换角度。
教师出示线条朋友们的旅行足迹,提炼出不规则形状,变换角度引导学生想象。
学生大胆的进行想象、添加,教师关注学生的回话,给予鼓励和纠正,添加绘画要合理。
组合形状,进行想象。
教师:这次旅行真奇妙,还有的“记忆”是它们共同的。
利用相邻的两个形状,变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思考并加以想象。
教师小结并板书:添画合理、有趣
4.作品赏析
赏一赏。
教师:看看这幅画面,线条还有共同记忆呢!例如《布娃娃》。
小结:联想的方法是多样的,即可以从局部进行想象,还可以从整体进行想象。
教师给黑板上的线条旅行的足迹进行添加绘画。
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
(1)线条流畅,画面分割恰当。
(2)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想象,表现独特,有创新。
6.欣赏评价
教师:与小伙伴说一说你最喜欢谁的画。比一比,谁的作品独特又有趣?
评价要点:线条粉色均匀、流畅,随性添画合理、有趣。
学生欣赏他人作品,围绕评价要点或根据自己理解进行评价交流。
7.课后拓展,大开眼界
欣赏生活中有趣味的画。
总结:让想象成为我们的小伙伴,伴随我们成长,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