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课堂——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卷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双休课堂——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卷打包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1-01 20:45:04

文档简介

双休课堂——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同步测试卷(十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3节)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得分_____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燕子来好种田,大雁来好过年”,说明生物对环境因素的节律性变化会作出应答性反射活动。这里,燕子和大雁是对下列哪一节律性变化作出反射活动…………………( )
A.昼夜变化节律 B.季节变化节律 C.月相变化节律 D.以上三个都是
2.猫头鹰和老鼠都是昼伏夜出,影响它们这种行为的外界因素是……………………( )
A.温度、湿度 B.温度、光照 C.风、温度 D.风、光照
3.下列现象属于对温度适应的是……………………………………………………( )
①候鸟的迁徙 ②蛾类夜间活动 ③陆生植物的垂直分布 ④鱼类的洄游 ⑤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4.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脑 B.脊髓 C.神经 D.神经元
5.某人成年后,身材仍不足l米,而且智力低下,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体内缺乏下列哪一种物质所致…………………………………………………………………………(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D.生长激素
6.酒精对人的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所以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甚至语无伦次。与这三种反应相对应的人脑结构依次是……………………………( )
A.小脑、脑干、大脑 B.小脑、大脑、脑干
C.大脑、脑干、小脑 D.脑干、小脑、大脑
7.我们初巾生已进入了青春期,促进性成熟的激素和分泌激素的腺体分别是………( )
A.生长激素,脑垂体 B.甲状激素,甲状腺 C.胰岛素,胰岛 D.性激素,性腺
8.做膝跳反射试验时,若试验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膝跳反射可能表现得会弱一些,原因是…………………………………………………………………( )
A.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 B.传出神经受阻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反射弧发生变化
9.下列人和生物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的是………………………………………( )
A.人受强光刺激而眨眼 B.向日葵花盘有向光性
C.小狗看到石块飞来慌忙躲避 D.小狗看到肉块流唾液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和激素等协同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B.触动含羞草,其叶片合拢,这属于反射活动
C.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
11.如图所示,将一盆栽植物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
A.茎和根沿水平方向生长
B.茎向上弯曲生长,根向下弯曲生长
C.茎向下弯曲生长,根向上弯曲生长
D.茎和根都向下弯曲生长
12.土壤中的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下生长,与种子横放或竖放无关,此现象反映了植物根的……( )
A.向水性 B.向地性 C.向化性 D.向光性
13.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秆前端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受地球引力作用,向地性 B.受地球引力作用,背地性
C.受肥料的影响,向化性 D.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14.下列使幼嫩植株向右上方生长(如图)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花盆右侧的土壤中多浇水施肥
B.把花盆放在窗台让其单侧照光
C.人工控制植株按要求的方向生长.
D.把花盆在室外空旷处横放一段时间后再正放
15.在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上放一株水平的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和茎生长方向是………(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茎都向上生长
C.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16.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内,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小洞的暗箱内,如图所示。几天后发现A植物向上生长,而B植物向小洞处弯曲生长。此实验可以说明…………………………( )
A.阳光能促进植物生长 B.植物茎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水分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光线
17.“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这两个结论的证实者分别是………( )
A.达尔文、温特 B.达尔文、郭葛 C.温特、达尔文 D.温特、郭葛
18.果树开花或形成果实过多时,会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常用喷洒与生长素类似的药物进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 )
A.生长素类似药物可抑制传粉受精
B.生长素类似药物可抑制果实发育
C.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药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
D.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药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
19.甲亢病人常易生气、着急,主要原因是体内甲状腺激素…………………………( )
A.分泌过多,加快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 B.分泌过少,影响了生长发育
C.分泌过多,提高了神经系统兴奋性 D.分泌过少,神经系统兴奋性过低
20.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在晚上l0时甚至11时之后才人睡。专家认为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l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这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因为人体在晚上能旺盛地分泌……………………………………………………( )
A.胰岛素 B.雌性激素 C.雄性激素 D.生长激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21.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_________;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_________。
22.植物能对环境中各种不同的刺激作出反应,常见的有向光性、_________、_________、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轻碰含羞草的项部或羽状小叶,它的叶就下垂,这是因为含羞草具有_________性;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是因为植物的根具有_________性;捕蝇草能捉蚂蚁,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性。
23.对胚芽作如下处理:甲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乙的尖端下部套上锡箔套;丙的下段用锡箔遮住;丁切掉尖端。箭头表示光照方向。据图回答各胚芽的生长情况。
(1)在单侧光照射下,仍能直立生长的有_________。
(2)四幅图中,发生弯由生长的有_________。
(3)四幅图中,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有_________。
24.如图所示,进行如下实验:
(1)将胚芽的尖端切下放在琼脂甲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尖端,从琼脂甲上取下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右侧,结果胚 芽…………( )
A.不再生长 B.直立生长
C.弯向右侧生长 D.弯向左侧生长
(2)乙是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从其上取下一小块放在另一个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右侧,结果胚芽………( )
A.不再生长 B.直立生长 C.弯向右侧生长
D.弯向左侧生长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胚芽的_________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琼脂乙的实验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5.“一天中血糖的含量应有三个明显的起伏”。作出这种假设的理由是_________然而事实上, 人的血糖含量是基本稳定的。当血糖含量上升时,_________分泌增加,促使血糖含量_________;当血糖含量下降时,_________分泌减少,血糖含量_________,从而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26.为了验证胰岛素对血糖含量的影响,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只健康的小白鼠,并向其体内注入一定量的胰岛素,不久小自鼠即产生昏迷现象。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如果让小白鼠尽快恢复正常,可采用静脉注射(或口服) _________。
三、分析探究题(共18分)
27.(3分)有一位科学家进行了以下实验:用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内,每隔30分钟检测该动物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食用后的时间(分)
0
30
60
90
120
150
180
血糖的浓度(毫克/毫升)
0.75
1.25
1.10
0.90
0.75
0.75
0.75
(1)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绘制血糖浓度随食用葡萄糖后时间变化的曲线。
(2)食用葡萄糖30分钟以后,血液中血糖浓度即开始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_________分泌增加,使葡萄糖合成糖元储存在肝脏或肌肉中。
28.(4分)正常进餐后4小时测定甲、乙两人的血糖浓度,甲为0.14%,乙为0.1%,然后再给甲、乙两人分别口服100克葡萄糖,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结果如图。
(1)甲、乙两人中糖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比较正常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变化的途径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甲的血糖浓度如图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9.(3分)小明为证实“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抑制剂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
①取2个玻璃缸,分别编为1号、2号;②在2个玻璃缸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水和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10条发育状态不同的蝌蚪;③向1号缸中投放含有甲状腺制剂的饲料,2号缸中投放含甲状腺抑制剂的饲料;④分别向各缸中投放一些饲料;⑤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观察时用小网将蝌蚪捞出在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在坐标纸上(1毫米×1毫米),观察并测量蝌蚪的体长变化(如前肢和后肢的生长情况、尾的变化等)。 上述设计方案中,有一些明显的缺陷或不妥,请你指出3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8分)某科学小组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取两只大小相同的水槽,编成甲、乙两组,内放等量的同种河水,再在两个水槽内放等量的大小和发育状况相近的小蝌蚪。
②用含有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养甲组蝌蚪,再用不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养乙组蝌蚪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③连续喂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完成记录结果如下:
长出后肢的
平均时问(天)
长出前肢的
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
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
平均体长(厘米)

4
7
26
0.7

5
9
37
1.3
(1)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乙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给甲组蝌蚪喂养的是含有生长素的饲料,猜测实验结果会是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答案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3节)
1.B 2.B 3.C 4.D 5.B 6.A 7.D 8.A 9.B l0.B ll.B l2.B l3.B l4.A l5.D 16.B l7.A l8.D l9.C 20.D 21.侏儒症 呆小症 22.向水性 向地性 向触 向地 向触 23.(1)甲 (2)乙丙 (3)丁24.(1)D (2)A (3)尖端 对照作用 25。人一天吃三顿饭 胰岛素 降低胰岛索 升高26.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含量减少,形成低血糖导致昏迷 葡萄糖液 27.(1)略 (2)胰岛素 28.(1)乙 血糖浓度在0.1%左右 (2)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元 (3)胰岛素分泌不足 29.(1)缺少对照组 (2)选取的蝌蚪发育状态不同 (3)分别向①②号玻璃缸内投放了一些饲料 30.(1)
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2)对照实验 (3)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生长更加迅速
双休课堂——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同步测试卷(十三)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5节)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胃肌的蠕动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的原因是……………………………( )
A.这种蠕动受到大脑的支配 B.这种蠕动受到脑神经的支配
C.这种蠕动受到脊神经的支配 D.这种蠕动受到植物性神经的支配
2.某雕刻工把一块碧玉雕刻成镂空的玉球,作品巧夺天工。支配他这双灵巧的双手的是……( )
A.大脑和小脑 B.小脑和脑干 C.脑干和延髓 D.大脑和脑干
3.酒醉的人走路摇摇晃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延髓
4.脑干位于大脑的下面,被称为生命中枢,它主要控制着人体哪些系统的运动? ……( )
A.消化系统 B.神经系统 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生殖系统
5.“植物人”的心跳和呼吸都正常,可以肯定脑中没有受损的部分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 延髓
6.“中风”的病人四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则受伤的结构是……………………………………………………………………( )
A.附肢骨 B.血管 C.大脑 D.脊髓
7.一位建筑工人在一次外墙粉刷中,不慎从3米高的脚手架上掉下来,造成眼睛看不见任何东西。经医生检查,发现他的眼睛并没有任何器质性损伤,据此推测他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
A.躯体感觉中枢 B.眼球结构 C.脑干 D.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8.神经调节区别于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A.作用快,持续时间长 B.作用快,持续时间短
C.作用慢,持续时间长 D.作用慢,持续时间短
9.小明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的掌中有一只被拍死的蚊子,照照镜子,看到脸上还留着蚊子的翅和血迹,可小明就是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拍了蚊子。小明睡觉时完成拍蚊子的行为所参与的神经中枢在………………………………………………………………( )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0.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脚被钉刺,皮破流血 B.强光照射下,瞳孔缩小
C.尝到美食,分泌唾液 D.手被针刺,立即缩回
11.手被针刺后先缩手,后感到痛,这一事实说明脊髓具有……………………………( )
A.获取信息的功能 B.处理信息的功能
C.传导信息的功能 D.传导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功能
12.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的选手们在比赛时,一见到红色信号灯转变为绿色,立刻开足马力,奋勇争先。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途径是…………………………………( )
A.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B.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C.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D.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13.小芳为同学过生日,手不小心碰到点燃的蜡烛。她手的反应和感觉是……………( )
A.缩手和形成痛觉同时发生 B.先形成痛觉,然后缩手
C.先缩手,后形成痛觉 D.通常没有一定顺序
14.兔的心脏受A、B二种神经支配,某学者为了研究A、B二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或B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右表所示,据表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
A.A、B两种神经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
B.A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作用是减缓心率
C.A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
D.A神经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15.小明前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下表(其中在15: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 )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
36.9
37.2
38.2
38.2
38.5
37.5
37.3
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小明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小明在11:00~13:O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16.从大脑的结构看,人超越动物界的根本标志是………………………………( )
A.人的大脑分为两半球,体积大 B.人的大脑皮层有沟、回,表面积大大增加
C.大脑皮层中有很多高级神经中枢 D.大脑皮层上有语言中枢
17.当外界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时,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是…………………………( )
A.皮肤直接散热 B.排泄废物散热 C.通过呼吸散热 D.汗液蒸发散热
18.冬天在室外活动时,嘴唇往往会“发乌”,其原因是……………………………( )
A.心脏活动减弱,血液供应不足 B.气温下降,导致皮肤中黑色素含量增多
C.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氧合血红蛋白少
D.血管收缩,血流缓慢,血红蛋白结合二氧化碳多
19.人在高温环境中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中暑现象,这是由于…………………( )
A.骨骼肌发生痉挛,体内产热太多 B.皮肤血管多数扩张,血流量过大
C.汗液分泌太多,导致体内失水 D.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导致体温升高
20. 夏天,在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一般要多喝些……………………………( )
A.白开水 B.淡的盐开水 C.冰糖水 D.酒精饮料
21.人在炎热的环境中脸颊红润,这是由于……………………………………( )
A.皮肤中色素扩散的缘故 B.太阳光照时间长的缘故
C.皮肤血管扩张的缘故 D.皮肤血管收缩的缘故
22.右表是人体几种器官、组织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
A.劳动或运动时,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于骨骼肌
B.安静状态下,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于内脏
C.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
D.安静状态下,内脏的产热量超过劳动或运动时的产热嚣
23.寒冬时节,人从暖和的室内出来,往往要打哆嗦,机体的这一反射是为了…………( )
A.通过打哆嗦减少皮肤直接散热 B.打哆嗦时肌肉运动会产生较多的热量
C.打哆嗦可提醒多穿厚实的衣服 D.打哆嗦是因为人害怕寒冷
24.有一位研究人员对画眉鸟的唱歌行为感兴趣,他从白耳画眉及小弯嘴画眉的巢中将蛋拿走,然后放入孵化箱中孵化,并且亲自养育孵化后的幼鸟。白耳画眉及小弯嘴画眉的小鸟在同一环境下一起饲养。当幼鸟长大后,研究人员仔细听白耳画眉及小弯嘴画眉的成长过程录音带,结果发现两种鸟的雄鸟都会唱歌,白耳画眉唱的有时像机关枪“哒、哒、哒”的声音,有时又像吹口哨一般;而小弯嘴画眉也只会唱它爸爸爱唱的歌,听起来像“嗡嗡”及“嘟嘟”的声音。则…………( )
A.白耳画眉与小弯嘴画眉的唱歌行为,受后天饲养环境所影响
B.白耳画眉与小弯嘴画眉的唱歌行为,不受后天饲养环境所影响
C.白耳画眉与小弯嘴画眉的唱歌行为不一样,是因年龄差异所造成
D.白耳画眉与小弯嘴画眉的唱歌行为不一样,是因孵化方式不同所致
25.右图表示5种动物在不同的外界温度状态下测得的体温变化情况,请 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外界温度是50℃时,猫的体温也是50℃
B.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任何时候有两种动物具有相同的体温
C.当外界温度达到50℃时,负鼠的体温变化情况在猫和食蚁兽之间
D.如果同样条件下测量另一种变温动物的体温变化情况,其曲线将与蜥蜴的相似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26.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千手观音》中手语教师指挥,这21名聋哑学生大脑皮层需要参与的中枢有_________,_________和躯体运动中枢。
27.下图表示某人听到电话铃声后,接听电话的神经传导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将铃声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是_________,这种神经冲动最终在大脑皮层的_________形成听觉。
(2)当右手拿起电话听筒时,支配右臂肌肉收缩的神经中枢在_________ (填“脊髓”或“大脑”)。
28.小军在家烧开水,水沸腾了,去倒开水时,手不小心碰到了水壶盖,立即不由自主地缩回了手。这整个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作出的应答性反应,称为_________。参与完成这种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它包括上图所示的五个环节,其中[3]是_________,它位于脊髓的灰质内。
29.手无意间被针一刺,是先缩手,还是先感到痛再缩手? _________。说明缩手反射的中枢在_________。医生抽血时,我们觉得痛但不缩手,这说明_________。
30.脊髓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方面的功能。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属于_________ (填“高级”或“低级”)中枢,正常情况下要受_________控制。
31.在炎热的夏天,我们经常看到狗张开嘴巴伸出长长的舌头,这种现象有利于狗的_________,是狗对高温环境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
32.在炎热的夏天,人体可以通过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来促进散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右图甲、乙中,能表示小明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_________。
33.动物的行为非常有趣,实验人员在刚孵化出的小鸭(它们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周围放置一个大气球,经过若干天,发现小鸭会模仿和跟随飘荡的气球,而不会去模仿和跟随它们自己的母亲。小鸭的这种行为属_________ (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行为。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假设,可以进行如下实验:刚孵出的小鸭一睁开眼睛,你立即出现在它的面前经过一段时间后,小鸭会模仿和跟随在你的后面吗? _________ (填“会” 或“不会”)。
三、分析探究题(共12分)
34.(4分)下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l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分钟,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
(1)在A时刻到B时刻期间,皮肤血管的血液流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A至B期间,皮肤还发生了其他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8分)科学家为了研究爬行动物蜥蜴的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测试一天16个小时内蜥蜴的体温与环境温度,根据数据绘成下图。
(1)在上午7时至9时,蜥蜴在做什么?说说你的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蜥蜴正常活动所需的体温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蜥蜴是如何保持正常活动所需体温的? 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将蜥蜴放人一个通风的足够大的透明玻璃笼子里,并将该笼子放在阳光下照射,蜥蜴的体温变化情况会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答案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5节)
1.D 2.A 3.B 4.C 5.C 6.C 7.D 8.B 9.D l0.A ll.D l2.B l3.C l4.D l5.D 16.D l7.D l8.C l9.D 20.B 21.C 22.C 23.B 24.B 25.D 26.视觉中枢 语言中枢 27.(1)感受器听觉中枢 (2)大脑 28.反射神经中枢29.先缩手 脊髓 大脑控制低级神经中枢 30.处理信息 传导信息 低级 高级神经中枢 31.散热 适应 32.乙 33先天性 小鸭可能会跟随第一眼看到的事物会 34.(1)皮肤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2)血管舒张,汗液蒸发35.(1)蜥蜴正在使自己的身体暖和起来,可能在晒太阳 (2)35℃ 因为蜥蜴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内基本保持着这个体温 (3)它是通过交替停留于阳光下和阴凉处来保持正常活动所需体温的 (4)蜥蜴的体温将与环境温度的变化一致
双休课堂——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同步测试卷(十四)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A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下列现象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革履虫游向食物 B.植物的根向水生长 C.鱼游向食物 D.白细胞吞噬病菌
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陈代谢只在神经系统调节下进行 B.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
C.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神经元
D.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
3.下列各项中,你认为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
A.食物误人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B.强光射来时,迅速闭眼
C.男同学在青春期喉结突出 D.望梅止渴
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破坏了胰岛细胞,家兔的血糖浓度上升。这是因为家兔血液中哪种激素含量降低了……………………………………………( )
A.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5.当激素分泌失调时,人体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 )
A.侏儒症 B.呆小症 C.巨人症 D.肢端肥大症
6.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人体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 )
A.不能进行,此人能运动 B.能进行,此人不能运动
C.不能进行,此人有感觉 D.能进行,但此人无感觉
7.早在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时,发现胚芽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在达尔文之后,经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物质是……………………………………………………………………( )
A.维生素 B.DNA C.酶 D.生长素
8.小明在1000米中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此时小明…………………………………( )
A.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9.王勇不小心手指被利刃划破,疼痛难忍,但他仍然紧咬牙关不吭声。此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 是……………………………………………………………………( )
①脑 ②脊髓 ③手部感受器 ④传出神经 ⑤感觉神经 ⑥腮部肌肉
A.③⑤②①④⑥ B.④②①⑤⑥③ C.③⑤④①④⑥ D.③②④⑤②④
10.同学们在参加义务劳动时,累得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具有…………( )
A.感受刺激和排泄功能 B.降低体温和保护功能
C.调节体温和排泄功能 D.感受刺激和保护功能
11.激素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极低,但它对人体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图是一幅患侏儒症的人、巨人症的人与正常人的对比照片。侏儒症和巨人症是下列哪种激素在幼年时分泌异常所造成的………………(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雌性激素 D.肾上腺素
12.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大脑 B.脊髓 C.脑干 D.小脑
13.把一株直立植物水平放置后,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如图所示。这说明植物…………………………………………( )
A.能够繁殖 B.具有向性
C.能够运动 D.具有磁性
14.下列各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听说酸梅时分泌唾液 B.无意间眨眼
C.膝跳反射 D.手触到火缩回
15.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控制其他饲养条件相同,观察一周,则会看到哪号玻璃缸中的蝌蚪发育最快?……………………………( )
A.1号 B.2号 C.3号 D.一样快
16.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内,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小洞的暗箱内,如图所示。几天后发现A植物向上生长,而B植物向小洞处弯曲生长。此实验可以说明……( )
A.阳光能促进植物生长 B.植物茎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水分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光线
17.手偶然碰到针尖,会立即缩回并感到痛。说明脊髓具有…………………( )
A.传导功能 B.反射和传导功能 C.感觉功能 D.反射功能
18.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
A.躯体感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语言中枢
19.国家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这是为了预防………………………( )
A.糖尿病 B.大脖子病 C.贫血症 D.佝偻病
20.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问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照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
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可以证明根具有向地性、茎没有背地性
D.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21.匈牙利学者帕尔在l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22.人体血液内某种激素含量在一昼夜内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该激素是………( )
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
23.下列有关生物激素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会使植物死亡,可利用它来防治杂草
B.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园艺上常用高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
C.晚饭后散步时,人体内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量减小
D.割除小猪的甲状腺,可使猪长得更肥、更高大
24.某成年人因车祸胸部处的脊髓受伤,出现小便失禁现象,这是因为………………( )
A.脊髓中的排尿中枢受伤 B.大脑皮层上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受伤
C.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受损伤 D.脊髓中传导束受损伤,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二、填空题(第25题12分,其余每空2分,共28分)
25.(12分)右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括号内填备选答案的代号)
(1)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标注的结构名称:“2”表示( ),“3”表示( ), “4”表示(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3)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 )
A. 4→5→3→1→2 B. 2→1→3→5→4
(4)如因意外伤害事故,图中的“3”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活动________ (能/不能)发生。
(5)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遇到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________神经中枢,它能控制________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26.5月24日,在2008年中国田径公开赛男子ll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以13秒18夺得冠军,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刘翔一听到发令枪响时,立即起跑。该反射活动的途径是:耳一传入神经一大脑一神经一脊髓一传出神经一肌肉,其中“耳”属于 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 ________。
(2)刘翔在赛跑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7.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半小时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并将测量的数据整理成如图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曲线图,判断甲、乙两人中糖代谢不正常的是________,患有________病。
(2)曲线bc的下降与分泌________有关。
(3)患者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________________。
28.小自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若甲鼠体温________,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9.某些资料中有“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的表述。向日葵的花盘真的始终朝向太阳吗?小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①在一块向日葵田里,随机挑选2组处于不同花蕾时期的向日葵,每组20株;②定时记录每株向日葵花盘的朝向及太阳的位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选择多株向日葵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两组向日葵做实验,是因为小科猜测: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除了与太阳光有关外,还可能与向日葵的________有关。
(3)该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两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他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陔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也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________,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________。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31.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l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2)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你帮助设置对照实验:
①取________的大豆幼苗l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________。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3)如果20天后,出现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4)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答案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A卷)
1.C 2.D 3.C 4.C 5.C 6.C 7.D 8.A 9.A l0.C ll.B l2.D 13.B 14.A l5.A 16.B l7.B l8.D l9.B 20.C 21. C 22.C 23.A 24.D 25.(1)神经元 (2)A C E (3)B (4)不能 (5)高级脊髓 26.(1)感受器 (2)骨骼肌(或肌肉) 27.(1)甲 糖尿 (20胰岛素 (3)注射胰岛素 28.(1)明显下降 (2)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应选用同一小鼠作前后对照 29.(1)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2)花蕾时期 (3)向日葵的花盘并不是始终朝向太阳的(答案合理均可) 30.(1)蚕豆幼苗受到单侧光照时会不会向光的方向生长 (2)单侧光照引起蚕豆幼茎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更快 (3)直立生长 (4)向上直立生长 向性 31.(2)①与实验组相同 ②清水 (3)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4)温度、光照强度等(答案合理均可)
双休课堂——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同步测试卷(十五)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B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植物有向光性、顶端优势等生命现象,这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生长素
2.一次,小明在电视上看到一成年男子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这是由于该人………( )
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幼年时胰岛素分泌不足
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青春期性激素分泌不足
3.小明的邻居小王叔叔在一次酒后驾车发生车祸后,其动作的协调性能力大大降低,请你判断其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
A.脊髓 B.大脑 C.脑干 D.小脑
4.一次,小明在街上看到“武大郎烧饼店”,据传该烧饼为身高三尺的武大郎所独创,武大郎身材矮小的原因是………………………………………………………………( )
A.幼年时缺少生长激素 B.成年时缺少生长激素
C.幼年时缺少甲状腺激素 D.成年时缺少甲状腺激素
5.学习了科学知识后,小明对自身的器官功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他知道下列人体结构中属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的是…………………………………( )
A.脊髓和脊神经 B.脊神经和脑神经 C.脑和脑神经 D.脑和脊髓
6.小红说下列各项描述都是正确的,但小明认真分析后发现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这一项是……………………………………………………………( )
A.植物体内生长素积累越多,植物生长就越快
B.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心脏是人体内最重要、最复杂的器官之一
D.每种生物都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应环境,并能正常生活
7.小明在教室里听课,主要产热的部分是………………………………………( )
A,内脏 B.内脏和肌肉、皮肤一起产热
C.肌肉、皮肤 D.内脏和肌肉、皮肤都没有产热
8.小明通过本章的学习,知道环境能影响生物的行为,如气温、降水、气压、湿度等都会对生物的行为造成影响。猫头鹰有白天休息而晚上觅食的生活习性,这种现象是生物对什么作出的反应……………………………………………………………………( )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酸碱度
9.小明通过看电视、上网、看报等方式,可以学到很多的科学知识,获得大量的信息。小明认为处理这些信息的主要部位是………………………………………………( )
A.小脑 B.大脑 C.脑干 D.脊髓
10.小明从当医生的阿姨那里得到右图,四条曲线中能说明正常人在进食前与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是………( )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B.胰岛素分泌过多会引起糖尿病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
D.肾上腺激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
12.小明知道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这样会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 )
A.可以使大脑皮层各个部分得到交替活动和休息 B.有利于更多地使用大脑
C.有利于开阔眼界,增长智慧 D.以上三项都对
13.某人因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但呼吸和心跳正常。在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14.一次,小明与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如右的实验。小明经过认真思考后发现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
A.都应放在向阳处 B.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
C.温度都应当是0℃ D.都应当不浇水
15.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谈虎色变”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酸橘人口,分泌唾液 B.人的缩手反射
C.精彩的哑剧引发观众哈哈大笑 D.人熟睡时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
16.小明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了许多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下列属于实验法的是……( )
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B.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的繁殖活动
C.动物园用闭路电视研究东北虎生育幼虎的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海豚对声波反应的敏感度
17.小明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盆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证明………………………………………………………………………( )
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向光性与尖端无关
C.尖端是感光部位,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D.以上都不是
18.小明掌握了关于生物体调节的知识,知道在动物的行为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是神经系统的调节处于主导地位。而下列动物行为中,以激素调节为主的是………( )
A.黑猩猩的模仿学习行为 B.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
C.闻到辣椒味打喷嚏 D.摘除睾丸的公鸡不再啼鸣,鸡冠萎缩
19.小明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以牛蛙做实验,发现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20.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土壤中的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F生长,和种子横放或竖放无关,此现象反映了植物根的……………………………………………………( )
A.适应性 B.向地性 C.向水性 D.向化性
21.某一科学工作者准备从菜豆植株中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部位是………………( )
A.幼叶 B.幼根 C.芽尖 D.幼嫩种子
22.小明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含有动物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养蝌蚪,能使蝌蚪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微型青蛙。这说明……………………………………………………………( )
A.甲状腺对动物发育有促进作用 B.甲状腺激素对动物发育有促进作用
C.甲状腺能抑制小动物长大 D.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小动物长大
23.一次,小明撒谎被同学揭穿后表现出脸红、心跳,这主要是由于小明体内中什么激素瞬间分泌量大增引起的……………………………………………………………(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激素 D.性激素
24.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活细胞都能产生激素
B.激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
C.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运输来起作用的
D.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必须维持在适当水平,过多过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25.小明学习了本章内容后提出关于体温知识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人体腋窝温度最高
B.测量人体温度最方便的是将体温计直接置于皮肤上
C.正常人体不同部位测得体温一定相同
D.正常人体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
二、填空题(除第29、30题外,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26.小明有过这样的体验:刚刚进行剧烈运动后,脸就变得通红,这个原因是由于运动时人体的________产生大量热,从而使脸部皮肤中的________舒张,________增多,从而出现满脸通红的情况。这一情况可帮助人体散热。
27.小明和小红进行膝跳反射实验。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当用小槌扣击后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经________传导进入脊髓,经脊髓对信息处理后再通过________传达到________小腿便会上跳。
28.小明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的实验:在一个广口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放入其中,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放置几天等种子长出芽和根,再过几天将瓶横放,观察现象。该实验现象是当广口瓶正立时根向________生长,当广口瓶横放时根向________生长。这个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9.(2分)小明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了解到,爬行类动物蜥蜴属于变温动物,蜥蜴在白天活动时往往出现一些有趣的行为,比如在阳光下活动一段时间后会躲进阴影中,过一会儿又会从阴影中出来到阳光下活动。请你思考一下蜥蜴出现这种交替“晒太阳”的生理活动的原因。你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请根据神经系统模式图回答:
(1)(2分)图中A结构内含有感觉神经末梢,如果发生了缩手反射,请写出缩手反射途径(用图中字母表示) ______________。
(2)(2分)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则此人可能损伤部位是________。
A.F B.B C.C D.G
(3)由(1)、(2)可知,脊髓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
(4)图中1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这部分的名称是________。
(5)上课时小明按老师的要求打开教材至某一页,这个过程__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H的参与。
31.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在教室玩耍,小明的手不小心被钉子扎了一下,立即缩回,这是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这时,突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声:“老师来了!”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这属于________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32.(12分)小明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的实验:
(1)将胚芽的尖端切下放在琼脂甲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尖端,从琼脂甲上取下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一侧,结果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乙是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将其取下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一侧,结果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实验是荷兰科学家________最先进行的。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能否省略琼脂乙的实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认为还应增加一个实验,即将胚芽中部切下一部分放在琼脂甲上重复实验,以说明胚芽中部不会产生生长素。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0分)将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4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的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苍蝇般大小的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________。
(2)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发育的全过程,适宜的饲养条件应该是________。
①适宜温度;②低温;③玻璃缸密闭;④玻璃缸敞口;⑤洁净河水;⑥自来水
(3)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中有许多奇异的现象:不同环境中的青蛙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4)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生活的青蛙却较小,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_______的可能性较大。
34.(6分)小明同学请你设计探究实验来研究胰岛素的功能。
资料:
(1)切除狗的胰腺,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并有糖尿病的症状。
(2)结扎狗胰腺的胰管,胰腺萎缩,胰岛细胞活着,尿液中无葡萄糖。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施实验并收集证据:科学家班廷的实验是从狗的________中提取出了胰岛素,用胰岛素治疗患________的狗。
(4)实验结果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答案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B卷)
1. D 2.C 3.D 4.A 5.D 6.A 7.A 8.C 9.B l0.C ll.B l2.D l3.A l4.B l5.C 16.D l7.C l8.D l9.C 20.B 21.C 22.B 23.C 24.A 25.D 26.肌肉 血管 血流量 27.膝关节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腿部肌肉 28.下 下 根具有向地性29.蜥蜴疆变温动物,通过不断交替地“晒太阳”来维持自身体温的稳定 30.(1)A→B→E→C→D (2)D (3)反射传导 (4)脊髓 (5)需要 31.非条件条件 32.(1)向左弯曲生长 (2)不弯曲也不生长 (3)温特胚芽尖端能产生一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4)不能 排除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能促进胚芽生长 (5)有必要。这样就排除了促进生长的物质是由胚芽中部产生的可能 33.(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生长发育 取相同的蝌蚪40只,摘除甲状腺,不饲喂甲状腺激素 (2)①④⑤ (3)青蛙有适应环境生存的能力(保护色) (4)呆小症 34.(2)胰岛素是否能降低体内的含糖量胰岛素能降低体内含糖量 (3)胰腺 糖尿病 (4)患糖尿病的狗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5)胰岛素能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