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版(2015)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5.锦上添花--动作补间动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连版(2015)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5.锦上添花--动作补间动画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连理工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1-27 10:3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é??????·?è?±????????¨???è??é????¨???_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五课《_é??????·?è?±????????¨???è??é????¨???_》,这节课主要介绍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它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真正开始制作“动画”的一课;从本册的教材结构体系上看,制作补间动画是动画的基础,因此,本课虽然本课知识点少,但十分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比较熟练地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图层之间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补间动间的制作方法及思想,从而学会真正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通过动作补间动画和调整图层顺序来表达自然界中的物体移动现象,提高动画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动”起来来激发学习Flash的积极性,并体验动画制作带来的乐趣;
(2)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只需要前后两个关键帧,其它的工作交给Flash来操作,充分体验使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难点:
如何确定动作补间起始关键帧和结束关键帧
学情分析
本课为制作动画“动”起来效果的第一课,是十分重要的,应给学生足充分的操作和练习时间,否则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并造成囫囵吞枣的后果。
课前准备
教师:将前两节课的场景的元件准备好,给一部分上节课没做完的学生使用
学生:将已做了两节课的FLASH的文件调出来
教学方法 根据实际需要,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和学生自学为主的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分配
一、导入阶段 师: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准备好的“演员”和搭好的“舞台”,今天就应该让“演员”开始表演了。
师:按照我们的计划,今天应该是“太阳”出场了
教师出示做好的动画效果。
学生打开保存的文件,调出图库
欣赏
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1分
二、新授阶段 教师:布置本节课任务并播放动画原文件
学生:观察原文件,并思考对于今天准备制作的动画效果你有哪些地方需要学习
学生:提出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太阳是如何出现的
太阳如何产生动画效果
(如在此学生没有问题,教师亦可以反问)
制作动画
1、比一比
(自学和互学相结合)
任务1:创建“太阳”层
    由上节课的知识或PHOTOSHOP中有关层的知识迁移出来
任务2:太阳出现―――创建起始关键帧
    自学P27-29页“2. 创建起始关键帧”
任务3:太阳运动―――创建结束关键帧
    自学P30-31页“3. 创建结束关键帧”
2、交流成果
以点播的形式展示作品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产生动作渐变的关键;任务1.2找适当的学生演示讲解;任务3找适当的学生演示讲解)
要求:边演示制作过程,边讲解
3、完善作品
二、播放动画
在学生演示过程中穿插讲解和演示
三、根据设计改变图层顺序
  让学生观察同学制作“太阳”的动画效果有何不同(或于教师的动画相比较)
四、测试影片
教师适时提示,引导学生。
请学生演示,强调关键字搜索。
教师指导,同时派能力强的学生指导。
教师提问
教师指导
教师提问
教师指导
教师演示
并讲解

生答(购买、上网下载然后安装)
学生A演示。
学生自学,操作。
学生B回答,并演示操作。
学生自学,互助
学生演示
学生自学,互助
学生观看
参照完成

提供给有能力同学的展示机会,并且由其一人下载软件,节省了时间。
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此处穿插教师提问,一是为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二是指导学生出现问题的地方。
此处用老师讲解而不是自学是因为其中的参数要进行讲解。
1分
5分
3分
2分
14分
8分
三、展示阶段 作品展示
教师品评

学生品评
给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5分
四、总结阶段 总结本课所学。 教师补充。 学生阐述 巩固、归纳本课所学。 1分
五、练习提高 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自己创作动画 教师提示其它的动画效果如(放大、缩小;旋转;变色;淡入淡出等) 学生自由创作 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