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灰雀》 课件(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6《灰雀》 课件(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8 18:3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灰雀
第26课除了灰雀,还有两个人物
列宁
小男孩
灰雀
26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文中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列宁
养病
仰望
诚实
(读准后鼻音)
粉红
肯定
严寒
(读准前鼻音)
面包渣
或者
惹人喜爱
(读准翘舌音)
认读词语
列宁出生于1870年。苏联人。“苏联”这个国家就是他和其他革命者共同缔造的。
简单说说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故事。
要领:抓主要人物(列宁
小男孩),说课文大意。
灰雀不见了,列宁找灰雀,男孩放灰雀。
学习活动一:
研读文句,感受灰雀的惹人喜爱。
1.读第1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
2.理解句子:

)的胸脯

)地跳动

)地歌唱

)的灰雀
借助形声字特点理解“胸脯”,再找一找图中胸脯深红的灰雀。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学习活动二:
研读文句,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学习任务:
1.你喜欢这三只灰雀吗?如果你遇见了它们,会做什么?
2.默读1、2自然段,找出列宁对灰雀的做法,波浪线画出,猜一猜他的想法。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3.理解句子: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用“每次……都……”说话。
拆字理解“仰望”。
读出喜爱。想象说话:
◇列宁走到那棵红松下,他(怎么样地找),可是,没有找到;
◇又走到灌木丛边,他(怎么样地找),可是,没有找到;
◇还走到
,他(怎么样地找),可是,没有找到。
拆字法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读一读对话
读好对话












写好生字
当堂练
一个(
)的男孩看到一只趴在草地上的(
),他想:“天气太冷了,它在这里会被(
)的,那太(
)了,我可以把它带回家(
)。”
chénɡ
shí
huī
què
dònɡ



yǎnɡ
bìnɡ
当堂练
1.“仰望”就是向
看。关于“看”的词语还有很多,请选词填空。
A
环视
B
凝视
C
端详
仔细地看(

向四周看(

聚精会神地看(

2.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用“
”画出列宁的动作,从中可以感受到他
。我也用一连串的动词表达“爸爸对我的爱”:


C
A
B
喜爱灰雀
爸爸打开我的作业本,一页一页仔细地看着,微微点了点头说:“嗯,字写得还不错。”
做早餐,接送我,批评我,带我旅游,都是爸爸的爱
灰雀
26
第二课时
帮助词语找到自己的家。
果然
居然
仍然
(1)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
)爬上来了!
(2)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
)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3)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的,它(
)活着。”
居然
果然
仍然
出乎预料
意料之中
持续不变或恢复原状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只可爱的灰雀,感受到列宁对它们的喜爱。
可是,有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
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学习活动一:
研读文句,体会列宁的心情。
列宁到处找遍了,都没有找到灰雀。这时看见一位小男孩。
学习任务:
1.默读3到10自然段,横线画出列宁说的话。
2.交流,体会着急地心情。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会飞回来?”
每句话都提到了谁?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关心、着急的语气。
学习活动二:
感受小男孩的变化
学习任务:
1.再次默读,找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揣摩小男孩的内心想法。
2.交流,体会。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会飞回来?”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说话吞吞吐吐。你在什么时候说话吞吞吐吐?
男孩想:(
),说:“没……我没看见。”
点拨:他为什么不敢说出实情?把他的想法放在句子中说一说。加上动作、神情读句子。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比较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
猜一猜,小男孩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小男孩知道自己错了,决心要改正。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可以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
学习活动三:
研读对话,探究男孩转变的原因
从不敢讲到肯定地说“灰雀会回来的”,是什么让男孩有了这样的变化?
学习任务:
1.再次默读3到10自然段,从文中找答案。
2.默读列宁的话,选一句写下自己的猜想。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列宁是说给自己听的吗?他为什么这么说?
理解意思:
表面上是说给自己听,其实是说给小男孩听。读的时候加上动作、眼神,会更有表现力。
学习任务:
自由读11到13自然段,补写人物内心活动:
1.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心想:

2.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心想:
。于是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围绕“是否符合故事的发展、人物的特点”进行评议。
列宁尊重小男孩,呵护他的内心。
学习活动四:
分角色朗读,加深体会
“自言自语”该怎么读?
读出列宁不说破,想帮助小男孩改正错误的用意。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小男孩的话读出什么?
诚实,下决心要改正。
回顾全文,感受对灰雀的喜爱。要求:
1.找出小男孩对灰雀喜爱的句子。
2.比较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喜爱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列宁喜爱灰雀,也关爱小男孩。
小男孩也喜爱灰雀但是喜爱的方式不一样。
正是因为喜爱灰雀,小男孩在和列宁对话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放回了灰雀。因此,小男孩是诚实、知错就改的。
读句子,选一选,填一填。
A.这个人这么喜爱灰雀,还是告诉他灰雀没有死吧,我应该把灰雀放回来。
B.我可不能告诉这个人灰雀是我捉走的。
C.这个人一定知道灰雀是我捉的了,他要是问我,我就承认错误。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男孩在想:“(
)”
(2)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男孩在想:“(
)”
(3)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男孩在想:“(
)”
我觉得这是一个__
_的男孩。
B
A
C
知错就改
诚实善良
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
(尊重
宽容)
男孩
(诚实)

更爱
循循善诱


课文梳理
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男孩和列宁说些什么呢?请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当堂练
灰雀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我的家在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上,我喜欢唱歌、在树枝间蹦来跳去,所以非常惹人喜爱。
一天,有个男孩他先用食物吸引我,再把我抓过去关到一个漂亮的笼子里,每天给我喂各种好吃的,逗我唱歌,我感觉他很喜欢我。可是我不喜欢待在笼子里,我知道我的同伴——两只胸脯粉红色的灰雀一定担心我,每天看我、给我带来谷粒的人肯定也会担心我,好几次我都想逃出这个困住我的坏笼子。后来,不知道为什么,那个男孩把我放了。我现在很开心!每天和我的同伴一块儿在白桦树上跳动、唱歌。所以我又常常看到大家喂我面包渣和谷粒了。
思考:1.听了深红色灰雀的自述,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灰雀如果会说话,它会对抓它的男孩说什么?
拓展阅读

【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