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7 11:0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独坐敬亭山
李白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
学习目标
1、理清梦游线索,鉴赏梦游的意境。
2、领悟诗人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感情。
3、认识和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即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4、反复诵读并背诵这首诗。
 
?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谪仙,唐代杰出大诗人,人称诗仙,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赠汪伦》、《行路难》等等。与杜甫合称“李杜”。
?
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这首诗是借“留别”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
简介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
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
作 品 背 景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不到三年,就被排挤离开长安,到东鲁一带游历。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解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读准字音
天姥(
)
瀛(
)洲
天台(
)
剡(
)溪
渌(
)水
谢公屐(
)
殷(
)岩泉
栗(
)深林
水澹澹(
)
石扉(
)
訇(
)然
鸾(
)回车
长嗟(
)
觉(
)时之枕席
天姥(mǔ)
瀛(yíng)洲
天台(tāi
)
剡(shàn)溪
渌(lù)水
谢公屐(jī)
殷(yǐn)岩泉
栗(lì)深林
水澹澹(dàn)
石扉(fēi)
訇(hōng)然
鸾(luán)回车
长嗟(jiā)
觉(jué)时之枕席
?
注音:


huǎng


luán

zhuó
míng




yíng
lì 
míng 
解词:
栗深林:
颤动,使动用法
惊层巅:
震惊,使动用法
开心开颜,心情愉快,露出笑容
开心颜:
事权贵:
侍奉有权势的官员们
?
烟涛微茫信难求(
)
越人语天姥(
)
云霞明灭或可睹(
)
势拔五岳掩赤城(
)
我欲因之梦吴越(
)
脚著谢公屐(
)
迷花倚石忽已暝(
)
熊咆龙吟殷岩泉(
)
栗深林兮惊层巅(
)
词语解释
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
越人语天姥(谈论)
云霞明灭或可睹(有时)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
脚著谢公屐(穿)
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
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动)
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震惊)
?
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去青青兮欲雨

须行即骑访名山
白日放歌须纵酒


将要
等待
应当
?
迷花倚石忽已暝
忽魂悸以魄动

势拔五岳掩赤城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项庄拔剑起舞
不知不觉
忽然
超出
挑选
抽出来
?
(1)名词作状语
对此欲倒东南倾
一夜飞度镜湖月
古来万事东流水
訇然中开
词类活用
?
(2)名词作动词
云青青兮欲雨
虎鼓瑟兮鸾回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我欲因之梦吴越
?
(3)使动用法
栗深林兮惊层巅
使我不得开心颜
?
A海客谈瀛洲(yíng)
越人语天姥(lǎo)
B对此欲倒东南倾(qīng)送我至剡溪(shàn)
C渌水荡漾清猿啼(lù)脚著谢公屐(jī)
D千岩万转路不定(zhuǎn)
熊咆龙吟殷岩泉(páo)
加点字错误的一项
A
A.向天横(遮断)
势拔五岳(超出)
B.因之梦吴越(因为)
清猿啼(凄清)
C.列缺霹雳(缺少)
鸾回车(回旋)
D.觉时(睡觉)
向来(助词,不译)
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A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风雨不动安如山
越人语天姥//
语不惊人死不休
天姥连天向天横
失向来之烟霞
我欲因之梦吴越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A
B
C
D
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
D
?
①入梦的原因(
)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
)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
)
④揭示全诗主旨的两句诗(
)
用原文填空
?
概括诗歌脉络
入梦缘由

梦游历程

仙境出现

梦醒

留别语
一、入梦缘由
 
二、梦游幻境
三、抒情表态 
?
李白是怎样写出天姥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此处为什么写到瀛洲?
①通过对比、夸张手法写出天姥山的高大雄伟。
③这是以瀛洲来衬托天姥山,瀛洲是海上的仙山,虚无缥缈,神奇莫测;天姥是地上的高山,实实在在,可以前往探访,使人油然而产生神游天姥之念,为下文入梦作了铺垫。
②表达了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
第二段集中描写了梦游中的哪些景?这些景又有怎样的特点?
月夜渡湖  
白天胜景  
日暮奇观  
仙人盛会  
  幽静雅致
 
壮观雄奇
  神奇迷离
  富丽堂皇
?
1、用“飞”、“送”两词,体现了诗人一路上急切兴奋和轻松愉快的心情。
2、景象:海日、花石、熊咆虎吟、云、水。“迷”、“倚”“忽”等词表现了诗人为天姥胜景所陶醉,乐而忘返的情景。作用:为了引出和烘托下文的仙境。
1、诗中写一夜飞渡,湖月照送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词上体现出来?
2、诗人登上天姥山之后见到了哪些奇异的景象?哪些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写这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
3、从洞天内的建筑陈设、仙人的衣着举止、鸟兽的吹打驾车三方面写。特点:美、富丽堂皇、热闹非凡、令人神往、神仙众多。描绘这样的仙境,表现了诗人极度兴奋愉快的心情。
4、“长”、“惟”、“失”反映了诗人从梦中惊醒后面对着现实时的无限哀痛。
3、诗人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洞天仙境的?仙境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哪些词语反映出诗人梦醒后怎样的心情?
?
 诗中对梦游景物的极力渲染、描绘,与全文中心有什么联系?
明确:作者对洞天美景的描绘、赞颂,是为了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同时也是突出个人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表明其不妥协的反抗精神。
?
欣赏品味名句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这锵铿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主旨所在。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梦境
性格傲岸,不事权贵
入梦之因
出梦之叹
梦度镜湖
梦游山景
梦入仙境
梦醒长嗟
高大脱俗


摧眉折腰
?
艺术特点:
1、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2、构思新奇。
歌颂神仙美丽,以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写自己向往天姥山,以显示对现实世界的憎恨,不愿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为惜别而赋诗,却写游访名山,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它完全突破了一般送别、留别诗的惜别伤离的老套。
?
李白留别诗举例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