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7 10:5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正当其时。
不断释放内需潜力,经济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内在需要。巨大内需潜力的不断释放将为我国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优势,有14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资源、近8亿就业者和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提升消费需求品质、扩大消费需求市场、提高消费能力的潜力都十分巨大。解决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能够不断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热情,也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空间。我国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中期,投资需求空间巨大。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空间巨大,科技创新、产业和产品创新及引领新供给、新需求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能力日渐增强,不断深入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对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要求,都将成为推动形成我国完整内需体系、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推进经济发展量质双升的驱动力量。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扩大消费需求是战略基点。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上升,但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应该通过推进系统化的改革和政策安排,加速扭转这种不协调的发展局面,使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真正成为稳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力争在5年时间里将最终消费比重提升到60%左右,居民最终消费比重提高到45%以上。这将会对扩大消费市场、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形成巨大推动。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效释放消费市场的潜力。较大幅度提高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特别是较大幅度提高居民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前提是要大幅度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释放社会消费潜力,关键是要实现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有较快增长。我国消费有效需求不足,一个原因是具有较强消费需求且有较强要求改善生活条件意愿的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过低,尤其是作为劳动报酬的工资性收入过低。要进一步发挥收入分配制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进步进程中的重要基拙性作用,加紧理顺收入分配体制,系统性思考、设计、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注意在整体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更加重视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水平。
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打造自主可控全产业链体系。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必须看到,我国还不是经济强国,也还不是工业强国。总体上看,我国的制造业仍处于国际分工链条中的低端环节,许多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很不健全,短板和薄弱环节很多,“木捅”效应明显。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于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发展的现实与长远需要,制定加快促进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化制造业水平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研究制定专项科技发展规划、科技进步与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规划。把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发挥我国特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体制优势,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创新攻关,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可控性强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摘编自韩永文《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1.下列关于“内需”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有14亿多人口,内需市场规模巨大,经济发展内需潜力不断释放,美国等国外市场
对我们来说不再重要了。
B.居民消费是内需的基础,扩大消费市场、稳定和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挖掘消费潜力,提升
居民的消费能力。
C.我国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广大中低收人群体的收人水平过低,尤其是作为劳动报酬的工
资性收人过低是主要原因。
D.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空间巨大,只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就能形成完整内需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基于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出“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正当其时”
的观点。
B.在论证结构上,文章用了四个分论点,构成递进关系,逐层深人地论证了观点,逻辑严密。
C.文章讲道理,摆事实,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一些数据,使论说更有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说
服力。
D.文章结尾以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为依据,论证了打造自主可控全产业链体系、畅通内循环
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是需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新发展格局。
B.实现居民收人较快增长,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够释放消费潜力,创造出新的市
场需求。
C.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上升,但居民最终消费45%以上的比重
仍偏低。
D.我国是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我国的制造业还有很多薄
弱环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
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
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表示,遵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认真实施国家粮食
安全战略,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多环
节、系统化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制止餐饮
浪费的法规,完善餐饮节约规范,研究制定褒奖节约、惩戒浪费的政策措施,将建立制止餐饮浪
费的长效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倡导合理、健康的饮
食文化,大力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促进反对餐饮浪费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我们要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比1996年的414公斤增长了14%,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0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8年,谷物产量6. 1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比1996年的4. 5亿吨增加1.6亿
吨。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
安莫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几年,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
调剂。
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 7亿吨,简易仓容2. 4亿叱,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 9%。食用油罐总罐容2800万吨,比1996年增长7倍。规划建设了一批现代化新粮仓,维修改造了一批老粮库,仓容规模进一步增加,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总体达到了世界较先进水平。
(摘编自《<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材料三:
要保证长期的粮食安全,关键是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需要的时候就能产得出、
供得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粮食产能建设,围绕落
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抓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技四个关健点。
一是良田。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建设好10. 5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快建设“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到今年将建到8亿亩。
二是良种。近些年中国持续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作物良种联合攻关,主要农作
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为满足人们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的需要,现在正加快培育推广高产稳产、多杭广适、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应。
三是良机。目前小麦耕种收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和水稻机插环节还有一些薄弱点,正在加快科研攻关和试验示范。同时,针对中国地形地貌多样的特点,加快研发复合型农机装备、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具。
四是良技。这些年,国家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提高,科技发挥了关键作用。2019年中
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 200。今年将打造一批科技引领的示范县、示范村镇,建设10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继续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给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摘编自麦婉华《中国粮食安全调查》)
4.下列关于粮食生产和产量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目前的稻谷和小麦完全能够自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进出口主要是
品种调剂。
B.中国的粮食库存充足,但我们要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仍需高度重视粮食
产能建设。
C.加快培育推广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是确保粮食稳定生产和供应的
关键之举。
D.这些年国家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提高,这离不开科技。科技将在粮食增产上发挥
更重要作用。
5.下列对一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粮食仓容规模大,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已经能够完全满足储粮的需求。
B.加强立法,强化监管,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是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有效之举。
C.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有利于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的风气。
D.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这是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
6.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可以采取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幸福的晚餐于艳丽
习惯去小饭馆吃饭的松田先生,今天一反常态地去了早市。绸鱼、清酒,做酱汤的香菇、豆
腐和青菜都精挑细选地买了一些。}n鱼剥皮去刺,做成薄如蝉翼的生鱼片是女儿美子最爱吃
的,而酱汤则是妻子惠子的最爱。惠子做酱汤的手艺源于她的母亲,酱汤端上来,汤水清澈,海
苔和香菇安然于碗底,汤面上浮出雪白的豆腐如富士山顶的白雪一样炫目。
回到家里,松田先生坐下来,在记忆里搜寻惠子做饭时的细节,他十分希望自己能将这一顿晚餐做出惠子常做的味道来。但他想起来的只是惠子做饭的某一个片段。他开始懊悔,没能好好跟惠子学一下她做饭的手艺。那时候,他忙着工作,惠子负责照顾他和女儿的饮食起居,他一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一切,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成不变,没想到也会有需要他伸手做饭的那一天。
绸鱼放在案板上,嘴一张一翁,尾巴不时发出轻微的吧咯声,松田先生扭头看了看绸鱼,心
里有些不是滋味。绸鱼有个快乐的大家庭,当雄绸鱼意外死亡之后,缺少雄绸鱼影响的雌绸鱼
就会变得强壮起来,性别也会由雌变雄,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家之主,带领这个大家庭继续生活下
去。他觉得此时的他,甚至不如一条鱼。
不能够再犹豫了,约好的时间快要到了。他要在“客人”到来之前,做好晚餐。当然,“客人”并不一定会挑别他的手艺,但是他觉得如果不能把这顿计划了好久的晚宴做到想象中的完美,
他是会觉得遗憾的。
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他无意中在碗橱里发现了惠子留下的菜谱,这让他觉得惊喜,他甚至
为此笑出了声,这是这个房间里久违的声音了。
按照惠子的菜谱,他小心翼翼地做着每一道菜,不时地尝一尝汤汁的味道,偶尔皱一下眉
头,偶尔点头微笑,像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创作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
约定的时间要到了。他不时放下汤勺,侧耳倾听门外的声音。“丁零零”,一阵门铃的脆响,他想,果然,她们都是守时的人。
松田先生打开门。门外站着两个穿长裙子的女人。年长的女人微胖,卷发,脸颊发红,大概
是天气有些热的缘故吧。年轻的女子身材高挑,皮肤白哲,披着直直的长发。松田先生一直喜欢女孩子梳着直发。
孩子她爸。年长的女人鞠躬向松田先生问好
爸爸。年轻的女子也鞠躬向松田先生问候。
惠子,美子,欢迎你们回家。松田先生微笑着一边还礼,一边忙不迭地将这对重要的“客人”
让到客厅里,客厅里飘浮着从厨房溢过来的饭菜的香味。
您做了我爱吃的生鱼片?走进厨房,美子惊喜得眼圈似乎湿润了。松田先生一边看着年长的女人一边开心地说,还有惠子喜欢吃的酱汤,我很用心做的,希望你们能喜欢。
三个人坐在餐厅的桌子旁。按照以前的习惯,松田先生坐上座,惠子和美子坐在两边。松田先生破例多喝了一杯清酒,惠子像松田先生熟悉的那样,低声叮嘱他要注意血压,酒还是适当少喝。松田先生一边将杯里最后一滴清酒倒进嘴里,一边感慨着,今天可真是开心啊!谢谢你们二位了。
愉快的晚餐时间很快结束了。美子去厨房收拾杯盘。松田先生和惠子坐在客厅里聊天。话题的内容是松田先生正在养着的一条狗和一只走失的猫。美子一边清理吃过的食物,一边透过敞开的拉门用心听着松田先生和惠子的谈话,她觉得这应该就是松田先生想要的幸福生活吧!
时钟的指针不知不觉指向了晚上八点,到了惠子和美子要告辞的时间了。松田先生显然还沉浸在相聚的欢乐里,但是他知道,有些规则是必须遵守的。他向站起身道别的两位女士表示感谢,感谢她们带给他的快乐时光。
爸爸,在门口,美子动情地说,如果需要,我还会回来看你的。
是的,孩子她爸。惠子也附和道。
松田先生再一次向惠子和美子鞠躬表示感谢。当他直起身后,惠子和美子就相携着向巷口
深处走去,松田先生知道,拐过那个弯,她们就会在大路边分手,惠子向东,美子向西,分别回到自己的家里去。
松田先生转身回到客厅,客厅里似乎还留着两个女人温热的气息,他在客厅停留了一小会儿,迈着沉重的步子向西侧的一个房间走去。他拉开房间的门,一个木色的拒子上摆着两个人的遗照,照片里微胖的惠子面带微笑看着他,另一张照片里是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子的照片—当初车祸发生得突然,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照片来做美子的遗照。
松田先生站在门口出神地望了两张照片一会儿,他慢慢回转身,手伸进裤兜里,摸到了那张
带着他体温的名片,他知道那是“租赁亲人”公司老板的名片。他想,该把剩余部分的租金打到
租赁公司的账户中去了。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9年第7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松田先生看到绸鱼,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绸鱼生活在大家庭中,失去妻子女儿的“他”觉得自己甚至还不如一条鱼。
B.松田先生精挑细选食材,精心准备晚餐,小心翼翼地做着每一道菜,是为了向“客人”展示自己的诚意和厨艺。
C.文中“美子”扮演松田先生的女儿,她“惊喜得眼圈似乎湿润了”“鞠躬问候”“动情地说”
等描写给人以真实感。
D.小说以时间为序,叙写了松田先生的一次“幸福的晚餐”,文中插叙了“他”的妻子和女儿因为车祸去世的往事。
8.小说结尾交代和松田先生共进晚餐的“惠子”和“美子”是租赁的亲人,其实在小说前面已有多处暗示。请找出三处并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以“幸福的晚餐”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幸福”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友谅,本谢氏,祖赘于陈,因从其姓。少读书,略通文义。有术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当贵”,友谅心窃喜。尝为县小吏,非其好也。徐寿辉兵起,友谅往从之,依其将倪文俊为薄椽。文俊谋弑寿辉,不克,奔黄州。友谅遂乘衅杀文俊,并其兵,自称宣慰使,寻称平章政事。始友谅破龙兴,寿辉欲徒都之,友谅不可。未几,寿辉次江州。友谅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门,悉杀其所部。即江州为都,奉寿辉以居,而自称汉王,置王府官属。遂抉寿辉东下,攻太平。太平城坚不可拔,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①而登,遂克之。志益骄,进驻采石矶,遣部将阳白事寿辉前,戒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寿辉既死,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太祖患之,与战于武昌。太祖所乘舟樯白,友谅约军士明日并力攻白樯舟。太祖知之,令舟樯尽白。翌日复战,自辰至午,友谅军大败。友谅欲退保鞵山,太祖已先扼湖口,邀其归路。持数日,友谅谋于众。右金喜将军曰:“出湖难,宜焚舟登陆,直趋湖南图再举。”左金吾将军曰:“此示弱也,彼以步骑蹑我,进退失所据,大事去矣。”友谅不能决,既而曰:“右金吾言是也。”左金吾以言不用,举所部来降。右金吾知之,亦降。友谅益困。太祖凡再移友惊书,其略曰:“吾欲与公约从,各安一方,以侯天命。公失计,肆毒于我。我轻师间出,奄有公龙兴十一郡,犹不自悔祸,复构兵端。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友惊得书忿恚,不报。久之乏食,突围出湖口。诸将自上流邀击之,大战径江口。汉军且斗且走,日暮犹不解。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撝②,骤中流矢,贯睛及颅死。
(选自《明史·陈友谅传》)
[注」①堞:城墙上如齿状的薄型矮墙。②撝( hui):指挥的意思。
10.下列对一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
丧家灭姓/悔晚矣/
B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
丧家灭姓/悔晚矣/
C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
丧家/灭姓悔晚矣/
D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
丧家/灭姓悔晚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阳,跟“阴”相对,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阳,还引申指正面、向阳的、假装等意义,这里指正面。
B.行殿,可以移动的宫殿;也指行宫,是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可以是临时寓居的
地方。这里指行宫。
C.太祖,庙号,本文指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
武,葬南京明孝陵。
D.辰,十二地支之一,处于第五位。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来表示。
辰时指上午七点至九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友谅背信弃义,心狠手辣。陈友谅投靠了徐寿辉的将领倪文俊,但他后来袭杀了倪文
俊,夺了他的军队;又伏击并控制了徐寿辉。
B.陈友谅权力欲强,急于掌权。陈友谅在江州设置了王府和官属,自称汉王。他后来攻克
了太平城,进驻采石矶,在五通庙称帝。
C.陈友谅决断仓促,属下叛降。陈友谅与太祖在武昌会战中大败,没有听从左金吾的建
议,导致左金吾率部投降,后来右金吾也投降了。
D.陈友谅不能屈伸,终酿悲剧。陈友谅对太祖的来信毫不在意。陈友谅一心想要突围,最
终被流箭射中,这应验了太祖对他的预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友谅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门,悉杀其所部。(5分)
(2)吾欲与公约从,各安一方,以俊天命。公失计,肆毒于我。(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 15题。
村豪 梅尧臣
日击收田鼓,时称大有年①。
烂倾新酿酒,饱载下江船。
女髻银钗满,童袍毳氎②鲜。
里青休借问,不信有官权。
[注」①大有年,指丰年。②毳(cuì),鸟兽的细毛;氎(dié),细毛布,细棉布;也指以细毛布或
细棉布制成的大衣类披衣。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秋收时节到了,村豪每天敲着鼓,督催佃农收割庄稼。他们不劳而获,沾沾自喜
的形象跃然纸上。
B.额联和颈联写村豪尽情享用新酿的美酒,家里人也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哪管劳
动者是否吃饱穿暖!
C.尾联向我们展示了村豪的权势,乡村的小吏根本不敢过问他们,他们毫无顾忌。诗人期
待地方官整治他们。
I).诗人曾在地方任职,对农村现实和农民生活有深切的了解。本诗关注民生疾苦,体现了
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述而》中,表达“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观点的两句是“ , 。”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分别从仰观与俯视角度写鹰与鱼的两句是“ , 。”
(3)《战国策·荆辆刺秦王》中,写荆柯辞别出发时,太子和宾客送行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当下的社会,一部分人拥有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拥有计算机、智能手机、网络服务,也主动或 ▲ 地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 )。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
近年来,随着迅猛的互联网发展,使各种传统违法犯罪不断向数字世界延伸,并帮助新技术降低了成本,愈演愈烈。
社交谋体诈骗、网银诈骗、网络购物诈骗,这些数字时代的安全威胁,出现在现代生活中,不但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情感创伤,也令很多人 ▲ 数字世界 ▲ ,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如无现金化的支付便利,网络购物方便,但很多人、特别是老人,仍然不敢尝试。这种“不敢”与“不会”一样 ▲ 了人们享受数字时代的便利与发展机会。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潜移默化 对于 望而却步 妨害
B.耳濡目染 对于 望而生畏 妨碍
C.潜移默化 对 望而生畏 妨碍
D.耳濡目染 对 望而却步 妨害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出于各种原因,而另外一部分人不能拥有相关教育以及这些设备与服务
B.而另外一部分人,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拥有这些设备与服务以及相关教育
C.另外,出于各种原因,而一部分人不能拥有这些设备与服务以及相关教育
D.而另外一部分人,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拥有相关教育以及这些设备与服务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传统违法犯罪不断向数字世界延伸,并借助新技
术降低了成本,愈演愈烈。
B.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各种传统违法犯罪不断向数字世界延伸,并帮助新
技术降低了成本,愈演愈烈。
C.近年来,随着迅猛的互联网发展,各种传统违法犯罪不断向数字世界延伸,并帮助新技
术降低了成本,愈演愈烈。
D.近年来,随着迅猛的互联网发展,使各种传统违法犯罪不断向数字世界延伸,并借助新
技术降低了成本,愈演愈烈。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G分)
胰岛是人体内的负责调节物质储存与动员的器官, ① 。胰岛素是一种肤类激素,来源于胰岛B细胞。胰岛素可以调节人体内血糖的浓度,当血糖浓度过高时, ② ;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岛素可以提升血糖浓度。胰岛素的不足可引发原发性的糖尿病。 ③ :其中Ⅰ型糖尿病是相对少见的胰岛素依赖型,诊断比较简单;Ⅱ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多见的非胰岛素依赖型。
21.请对下面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5分)
40多年来,三北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典范。三北工程始终把恢复绿水青山作为首要任务,大规模植树造林种草,持续修复自然生态。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788. 2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33. 6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严重沙化、盐碱化的草原、牧场1000多万公顷。三北工程坚持统筹推进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着力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40多年来,累计营造经济林463万公项,形成了一批重要的核桃、红枣、板朵、花椒苹果等干鲜果品生产基地,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15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稳定脱贫。工程区还形成了以森林公园网络为骨架,以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为补充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年接待游客3. 8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480亿元。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G0分)
材料一: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英国)培根
材料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希望世界各地的人,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材料三:
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影响
日益扩大。目前全国所有省(区、市)都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全社会“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典论氛围和文明风尚逐步形成。
班级计划举行阅读分享会,作为高中生的你,有着怎样的阅读经历和阅读感悟?请以“阅读,伴我成长”为主题,结合材料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乡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分析不当,“美国等国外市场对我们来说不再重要了”的说法错误,原文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外市场对我们来说依然重要。C项,曲解原意,“主要原因”应是“一个原因”。D项,条件关系错误,“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构成“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的充分条件。
2.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的能力。B项,论证结构分析不当,四个分论点构成“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构成递进关系,逐层深入地论证了观点”的说法错误。
3.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时态混淆,“居民最终消费45%以上的比重”不是现在的消费状况,原文是“力争在5年时间里将最终消费比重提升到60%左右,居民最终消费比重提高到45%以上”。
4.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并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C项,曲解原意,“加快培育推广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是为满足人们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的需要,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应。
5.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段含意的能力。A项,无巾生有,“已经能够完全满足储粮的需求”于文无据。
6.①生产上,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能产得出、供得上。②储存上,完善仓储设施功能,增强安全储粮能力,减少产后损失。③消费上,多措并举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全民的节约习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本主要内容的能力。三则材料侧重点不同,第一则从消费的角度讲要节约,不浪费;第二则从储存的角度讲要完善设施,增强储粮能力;第三则从生产的角度讲要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7.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小说内容和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是为了向‘客人’展示自己的诚意和厨艺”的说法错误,松田先生这样做是为了重现妻子和女儿在世时的幸福生活场景,是为了享受一次完美的幸福的晚餐。
8.①松田先生准备晚餐,“约好的时间快到了。他要在‘客人’到来之前,做好晚餐”,文中用的是“客人”,这表明共进晚餐的不是他真正的妻子和女儿。②晚餐结束了,到了晚间八点,“惠子”和“美子”就要告辞了,“他”必须遵守规则,还两次表示感谢,这表明“惠子”和“美子”不是“他”的亲人。③“惠子”和“美子”在大路边分手,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各自回家。这进一步暗示了松田先生、“惠子”和“美子”不是一家人。(每点2分,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小说情节结构的能力。小说多处使用伏笔进行暗示,表明和松田先生共进晚餐的“惠子”和“美子”不是他真正的妻子和女儿。如称呼“惠子”和“美子”为客人,如果“惠子”和“美子”是他的妻子和女儿,称呼她们为客人,就不合常理;晚餐结束了,“惠子”和“美子”按照约定的时间离开了,并各自回家等,暗示了松田先生和他们之间是雇佣关系。
9.①松田先生和租赁的亲人——“惠子”“美子”共进晚餐,度过了一段快乐幸福的时光。②在短暂的幸福背后,松田先生孤单寂寞,心情沉重,非常怀念妻子和女儿。③表达了松田先生对亲情的需求,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标题内涵意蕴的能力。可以从情节内容、人物形象和主题等角度理解赏析“幸福”的内涵意蕴。“幸福的晚餐”是小说的主要情节,“幸福”指的就是松田先生和“惠子”“美子”度过的这一段快乐幸福的时光;松田先生租赁亲人共进晚餐,刻意追寻快乐幸福,恰恰表现出他平常的孤单寂寞,体现了亲情和幸福的缺失。
10.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旬的能力。“不则丧家灭姓”为一个完整语意,不能断开,据此排除C、D项。“公即幸生还”为一个完整语意,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项。原文标点: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
11.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里的阳,应是“假装”之意。
12.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陈友谅对太祖的来信毫不在意”的说法错误,根据“友谅得书忿恚”可知,陈友谅对太祖的来信非常生气。
13.(1)陈友谅在城外埋伏了士兵,迎接徐寿辉进城后,就关闭了城门,将他的部下全部杀掉。
(2)我原想和你结盟,各自安守一方,来等待天命。你失策,肆意毒害我。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题要注重得分点。第(l)句得分点:“郭”“悉”和状语后置各1分,大意2分。第(2)句得分点:“约从”“俟”“肆毒”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陈友谅,本来姓谢,祖上赘附于陈家,所以就随了陈姓。陈友谅年少时读过书,稍微通晓文义。有术士察看他祖先的墓地,说“按道理将要有后人富贵”,陈友谅心里暗中高兴。陈友谅曾经当过县衙的小吏,但并不是他的爱好。徐寿辉起兵,陈友谅前往跟从他,投靠徐寿辉的将领倪文俊做簿掾。倪文俊阴谋杀害徐寿辉,没有成功,逃奔黄州。陈友谅于是趁发生争端的时机杀了倪文俊,兼并了他的部队,自称宣慰使,不久称平章政事。当初陈友谅攻占龙兴,徐寿辉想迁徙到那里并把它作为都城,陈友谅没有答应。不久,徐寿辉驻扎在江州。陈友谅在城外埋伏了士兵,迎接徐寿辉进城后,就关闭了城门,将他的部下全部杀掉。陈友谅就把江州作为都城,(表面上)侍奉徐寿辉住在那儿,而他自称汉王,设置了王府和官属。然后挟制徐寿辉向东而下,攻打太平。太平城坚固不能攻下,他就率领大船迫近太平城的西南方。士兵们沿着船尾攀上城垛登上城池,于是攻克了太平城。他的内心更加骄纵,进驻采石矾,派遣部将假装在徐寿辉前禀告事情,命令壮士用铁锤击碎了他的头。徐寿辉死后,陈友谅把采石矶的五通庙作为行殿,登上了皇帝位,国号为汉,改元大义。明太祖把他当作祸患,与陈友谅在武昌会战。太祖所乘的是白色帆布的船,陈友谅就约定军士第二天一齐攻打白色帆布船。明太祖知道这个消息,下令所有的帆布都换成白色的。第二天又战,从辰时到午时,陈友谅的军队大败。陈友谅想撤退保守鞵山,明太祖已提前扼守住了湖口,阻断了他们的归路。相持了几天,陈友谅同众人谋划。右金吾将军说:“想出湖很难,应该焚烧船只登岸,直奔湖南以图东山再起。”左金吾将军说:“这样就是向敌人示弱,他们若用步兵和骑兵追踪我们,我们的进退就都失去了依靠,大势就失去了。”陈友谅不能决断,过了一会儿说:“右金吾说的在理。”左金吾因为计谋不被采用,率领部下向明太祖投降。右金吾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来投降了。陈友谅的处境更加困难。明太祖总共两次给陈友谅写信,大致意思说:“我原想和你结盟,各自安守一方,来等待天命。你失策,肆意毒害我。我率轻装军队偶一出动,就占有了龙兴十一郡,你仍然不忏悔自己造成的祸患,又挑起争端。第一次被困于洪都,第二次在康郎战败,亲人与将士一次次遭受困苦的境遇。你如果侥幸得以生还,应该除却帝号,坐等真命君主,否则定当家破姓亡,后悔就晚了。”陈友谅接到信后十分生气,没有回复。时间长了缺少粮食,向湖口突围。诸将从上流阻击他,在泾江口激战。汉军且斗且逃,天晚了仍然不能突围。陈友谅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突然中流矢,贯穿眼睛和脑颅而死。
14.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形象和风格的能力。C项,曲解原意,“诗人期待地方官整治他们”的理解有误。尾联表达的是不仅乡村的小吏不敢过问他们,就是地方官也奈何不了他们。
15.①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②揭露和批判了村豪的奢靡生活和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欺压。③表达了对贫富不均、苦乐悬殊的社会现实的深恶痛绝。(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整体读懂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态度倾向。首联写秋收时节,佃农辛勤劳作,村豪不劳而获,形成鲜明对比;颔联和颈联写村豪和家人尽情享乐,衣食无忧。这些内容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的情感倾向,关注社会贫富差距,同情底层劳动者,揭露村豪的奢靡享乐。尾联诗人表达了对村豪仗势欺人、无法无天的社会现实的批判。
1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语境,通过语境来确定所填写的语句。还要注意默写不能多字、漏字和错字。
17.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巾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此处用“潜移默化”更符合语境。“对”可以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对于”不能这样用。此处用“对”。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望而却步:一看就往后退缩,形容十分害怕困难和危险。根据语境,此处用“望而生畏”更恰当。“妨害”较“妨碍”来说,语义较重,程度较深。此处用“妨碍”。
18.B【解析】本题考查表达连贯的能力。“而另外一部分人”放在前面,与前文“一部分人”对应一致,选用B、D项,排除A、C项。再比较B、D项,先说“拥有这些设备与服务”,再说“相关教育”,与前文“拥有计算机、智能手机、网络服务”“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对应一致,排除D项。
19.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中,“迅猛”应该修饰“发展”,“随着迅猛的互联网发展”应改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排除C、D项;应删除“使”,“使”导致主语残缺,排除B、D项;“帮助”不合语境,应改为“借助”,排除B、C项。
20.①能分泌胰岛素②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③原发性糖尿病分为I型和Ⅱ型(每处2分)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第①处,前面介绍胰岛,后面介绍胰岛素来源于胰岛B细胞,可知横线处要填的是一个过渡句,所以此处填“能分泌胰岛素”。第②处,分号前后内容形成对比,“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岛素可以提升血糖浓度”,那么“当血糖浓度过高时”,显然所填的内容是“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第③处,后面用了冒号,此处要填的句子是一个总起句,总领后文,后文介绍了原发性糖尿病的两种不同类型,所以此处填“原发性糖尿病分为I型和Ⅱ型”。
21.①40多年来,②三北工程始终把恢复绿水青山作为首要任务,③坚持统筹推进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④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⑤成为典范。(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语段共六句话。第一句的关键信息是“40多年来,三北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典范”。第二、三句的关键信息是“始终把恢复绿水青山作为首要任务”。第四至六句的关键信息是“坚持统筹推进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语段陈述的对象是“三北工‘程”,工程实施策略是“始终把恢复绿水青山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统筹推进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是“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典范”。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22.【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一阐释了阅读的作用和意义;材料二讲的是联合国设立“世界读书日”,希望人们享受阅读的乐趣,也证明了阅读的重要性;材料三讲述巾国全民阅读活动正蓬勃开展,阅读的风尚正在形成。三则材料内容引导青少年学生思考阅读的意义和作用,体会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
写作任务是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阅读感悟,写一篇以“阅读,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班级阅读分享会发言稿。
(二)写作任务分解
任务一:主题
主题是“阅读,伴我成长”。作文必须明确回答引语中的问题“有着怎样的阅读经历和阅读感悟”,写作过程中要梳理我的一些重要的阅读经历,思考哪些经典著作和阅读经历深刻地影响了我,给了我知识,给了我感悟,给了我启发,对我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明确叙述阐释阅读对我成长的意义,不能评为一类文和二类文。
任务二:结合材料
三则材料的内容必须在行文巾有所体现,有概述或分析。考生可以结合三则材料,也可以只结合其中一则材料。一定要明确写作情境,是在班级阅读分享会上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阅读感悟。
任务三:写作者身份、听者对象
分别为某高巾生及本班级同学。
任务四:文体为发言稿
发言稿基本构成:标题,开头(称呼、问候语),正文(着重叙述阐释阅读对我成长的意义),结尾(小结,问候语)。
语言:体现交流(际)性写作特色,语言准确自然流畅,侧重口语化色彩。
(三)题意评分解说
(四)补充说明
1.错别字扣分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2.字数扣分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6)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7)完全空白的,评0分。
(五)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60分)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l)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语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