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名著《西游记》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在西梁女国,喝了子母河的水,结果怀孕了的是( )
A.唐僧和孙悟空 B.唐僧和猪八戒 C.唐僧和沙僧 D.猪八戒和沙僧
2. 在孙悟空反出天庭后,带领哪吒三太子下界捉拿美猴王的降魔大元帅是( )
A.二郎神 B.太白金星 C.托塔李天王 D.四大天王
?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里的《五猖会》一文,父亲责令我去看五猖会前背《千字文》,让我无比沮丧,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B.《朝花夕拾》里的《父亲的病》一文,鲁迅回忆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路遇火焰山时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D.《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虽然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但在“智激美猴王”中却表现出了忠勇善良又不失机智聪明的一面。
?4. 下列关于名著《西游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金星,回到花果山。
B.唐僧西天取经,路经五行山下,揭去符咒,救下孙悟空,收他为徒。
C.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但忠勇善良,憨厚淳朴,能知错就改。
D.白骨精诡计多端,她想吃唐僧肉,三次变幻形象都被孙悟空识破了。
5.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吴承恩,清代小说家。
B.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C.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 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其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情节都以他为主角。
D.取经成功,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
?6. 下面对《西游记》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行者闻得佛衣之言,定以为是他宝贝,他就忍不住怒气,跳出石崖,双手举起金箍棒,高叫道:“你偷了我的袈裟,要做甚么‘佛衣会’,趁早将来还我!”喝一声“休走!”抡起棒,照头一下,慌得那黑汉化风而逃,道人驾云而走;只把个白衣秀士,一棒打死。
B.唐僧,法号玄奘,号三藏,本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玻璃盏而被贬下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修成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
C.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五庄观,八戒偷听到五庄观后园有人参果,就请求孙悟空去偷。道童发现他们偷了三个人参果就狠狠骂了悟空一顿。悟空一气之下把人参树给推倒了。道观主事镇元大仙回来后,看到自己心爱的人参果和树都没了,大发雷霆,用计将逃出了道观的唐僧师徒抓了回来。悟空没办法只好求助太白金星,将人参树给救活了。
D.白骨精又名白骨夫人,本是白虎岭上一具化为白骨的女尸,偶然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变幻成人形,习得化尸大法。白骨精发现了唐僧,想吃他的肉长生不老,于是经过三次变化迷惑唐僧:第一次变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年轻女子,第二次变成一个老公公,第三次变成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最终被孙悟空识破并将其打死。
?7. 下列对《西游记》相关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 )
A.《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见风化作石猴,石猴率先发现水帘洞,众猴称他为“齐天大圣”。
B.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这个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C.《西游记》中,乌鸡国国王被狮子精推入井内淹死,狮子精变成国王。国王的鬼魂求告唐僧搭救,沙僧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那里讨来金丹,救活国王。
D.《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终于修得正果,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受封斗战圣佛,八戒受封金身罗汉,沙僧受封净坛使者,白龙马受封八部天龙马。
?8. 下列叙述与《西游记》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B.《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它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C.唐僧本来是如来的第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D.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妖精,一变美女,二变老翁,三变老妇,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9.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悟空嫌自己的大刀又长又笨,就去向东海龙王讨要兵器。龙王带他到海藏中,悟空讨得自己喜欢的如意金箍棒,当场就耍弄一番,打转水晶宫,吓坏龙宫里的龙鱼虾龟。
B.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最终功德圆满,被封为“斗战胜佛”。
C.“三调芭蕉扇”是《西游记》中的精彩章节,为了智取芭蕉扇,悟空向观音菩萨借了定风丹。
D.八戒是《西游记》中一个出彩的人物,他身上虽然有许多小毛病,但依然不失为一个好人,并且在西天取经中坚持到了最后。
?10. 下列对《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A.《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得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了五百年。
B.黄风岭黄风怪用“金蝉脱壳”计抓走了唐僧,此怪原来是一只黄毛貂鼠,最后被灵吉菩萨拿上灵山见如来,明正其罪。
C.《西游记》中,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黎山老母等化做母女四人,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傅,八戒却动了凡心。
D.《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行至鹰愁涧时,唐僧的马被龙太子吃了。孙悟空前往讨要,与龙太子搏斗,龙太子抵挡不住逃回海底。后经菩萨点化,龙太子化作白龙马,随同取经。
11. 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在保护师傅唐僧西天取经中有勇有谋,战天斗地,其鲜明的艺术形象多次被搬上荧屏,艺术作品中各色人物对他有不同的称呼,请把这些称呼序号写到相应的位置上。
????????①大师兄??②贤弟? ③行者孙? ④大圣? ⑤妖猴? ⑥孙长老
(1)人们________
(2)金角大王________
(3)沙僧________
(4)土地老________
(5)玉帝________
(6)牛魔王________
?二、填空
12. 名著阅读。
①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其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又叫______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_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__。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
13. 名著阅读。
悟空道:“老孙不会使刀,乞另赐一件。”龙王又着鲌太尉,领鳝力士,抬出一捍九股叉来。悟空跳下来,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轻!轻!轻!又不趁手!再乞另赐一件。”龙王笑道:“上仙,你不曾看这叉,有三千六百斤重哩!”悟空道:“不趁手!不趁手!”龙王心中恐惧,又着鳊提督、鲤总兵抬出一柄画杆方天戟。那戟有七千二百斤重。悟空见了,跑近前接在手中,丢几个架子,撒两个解数,插在中间道:“也还轻!轻!轻!”
(1)选文出自明代文学家________(人名)写的《________》。
(2)孙悟空最终挑选了龙宫中的________作为兵器,上面镌刻有一行字,写着“________”。
三、阅读
1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西游记》(节选)
?[明]吴承恩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
那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叫道:“女菩萨,往那里去?手里提着是甚么东西?”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那女子连声答应道:“长老,我这青罐里是香米饭,绿瓶里是炒面筋,特来此处无他故,因还誓愿要斋僧。”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自有天报!师父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唐僧不信道:“你这个夯货胡缠!我们走了这向,好人也不曾遇着一个,斋僧的从何而来!”八戒道:“师父,这不到了?”
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关切问询。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语道:“师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锄田。这是奴家煮的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忽遇三位远来,却思父母好善,故将此饭斋僧,如不弃嫌,愿表芹献。”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行者道:“师父莫怪,你且来看看这罐子里是甚东西。”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虾蟆,满地乱跳。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直念到行者求饶才罢。
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却不甘心,便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一番哀告争辩,自是惹得长老一通狂骂。行者道:“再不敢了,再不敢了。”又伏侍师父上马,剖路前进。
再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老公公。
行者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一通胡诌。行者见他信口欺瞒,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好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连连告饶。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随后跳将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一番,方才一纵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一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
(有删节)
(1)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有一个特点,即每一章(回)之前都有一个用对联的形式写成的回目,以此来概括本章(回)的内容。请根据小说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补全这个标题。
尸魔三戏唐三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自有天报!师父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分析人物描写的表达效果。)
②一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分析画线字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3)孙悟空降妖除魔,神通广大,但为什么不一棍打死白骨精,而非要打三次呢?请分析作家的写作意图。
(4)唐僧师徒四人这个取经团队中,若要去掉一个人,他们取经会成功吗?请结合《西游记》整部书,谈谈你的看法,并阐明理由。
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名著《西游记》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在西梁女国,喝了子母河的水,结果怀孕了的是( )
A.唐僧和孙悟空 B.唐僧和猪八戒 C.唐僧和沙僧 D.猪八戒和沙僧
【答案】B
【解答】
根据原著《禅主吞餐怀鬼孕,黄婆运水解邪胎》内容可知,喝了子母河的水,结果怀孕的是唐僧和猪八戒。
2. 在孙悟空反出天庭后,带领哪吒三太子下界捉拿美猴王的降魔大元帅是( )
A.二郎神 B.太白金星 C.托塔李天王 D.四大天王
【答案】C
【解答】
根据《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原文内容“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可知,降魔大元帅是托塔李天王。
?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里的《五猖会》一文,父亲责令我去看五猖会前背《千字文》,让我无比沮丧,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B.《朝花夕拾》里的《父亲的病》一文,鲁迅回忆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路遇火焰山时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D.《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虽然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但在“智激美猴王”中却表现出了忠勇善良又不失机智聪明的一面。
【答案】A
【解答】
《朝花夕拾》里的《五猖会》一文,父亲责令我去看五猖会前背《鉴略》,故A错误,
选A。
?4. 下列关于名著《西游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金星,回到花果山。
B.唐僧西天取经,路经五行山下,揭去符咒,救下孙悟空,收他为徒。
C.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但忠勇善良,憨厚淳朴,能知错就改。
D.白骨精诡计多端,她想吃唐僧肉,三次变幻形象都被孙悟空识破了。
【答案】A
【解答】
A.有误,孙悟空气愤之下打出南天门,没有打伤太白金星。故选A。
5.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吴承恩,清代小说家。
B.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C.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 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其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情节都以他为主角。
D.取经成功,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
【答案】A
【解答】
A项,“作者吴承恩,清代小说家”错误,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
?6. 下面对《西游记》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行者闻得佛衣之言,定以为是他宝贝,他就忍不住怒气,跳出石崖,双手举起金箍棒,高叫道:“你偷了我的袈裟,要做甚么‘佛衣会’,趁早将来还我!”喝一声“休走!”抡起棒,照头一下,慌得那黑汉化风而逃,道人驾云而走;只把个白衣秀士,一棒打死。
B.唐僧,法号玄奘,号三藏,本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玻璃盏而被贬下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修成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
C.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五庄观,八戒偷听到五庄观后园有人参果,就请求孙悟空去偷。道童发现他们偷了三个人参果就狠狠骂了悟空一顿。悟空一气之下把人参树给推倒了。道观主事镇元大仙回来后,看到自己心爱的人参果和树都没了,大发雷霆,用计将逃出了道观的唐僧师徒抓了回来。悟空没办法只好求助太白金星,将人参树给救活了。
D.白骨精又名白骨夫人,本是白虎岭上一具化为白骨的女尸,偶然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变幻成人形,习得化尸大法。白骨精发现了唐僧,想吃他的肉长生不老,于是经过三次变化迷惑唐僧:第一次变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年轻女子,第二次变成一个老公公,第三次变成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最终被孙悟空识破并将其打死。
【答案】A
【解答】
B项,“本是天宫的卷帘大将”有误,唐僧本是如来佛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沙悟净“本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玻璃盏而被贬下凡”。
C项,“悟空没办法只好求助太白金星,将人参树给救活了”有误,悟空求助的是观世音菩萨。
D项,“第二次变成一个老公公,第三次变成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有误,白骨精先后变作了村姑、妇人、老父。
故选A。
?7. 下列对《西游记》相关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 )
A.《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见风化作石猴,石猴率先发现水帘洞,众猴称他为“齐天大圣”。
B.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这个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C.《西游记》中,乌鸡国国王被狮子精推入井内淹死,狮子精变成国王。国王的鬼魂求告唐僧搭救,沙僧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那里讨来金丹,救活国王。
D.《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终于修得正果,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受封斗战圣佛,八戒受封金身罗汉,沙僧受封净坛使者,白龙马受封八部天龙马。
【答案】B
【解答】
A项,众猴称他为“千岁大王”;
C项,把国王的尸身从井里背出来的是猪八戒;
D项,猪八戒受封净坛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罗汉。
故选B。
?8. 下列叙述与《西游记》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B.《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它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C.唐僧本来是如来的第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D.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妖精,一变美女,二变老翁,三变老妇,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答案】D
【解答】
D项,“一变美女,二变老翁,三变老妇”错误,应是“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
?9.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悟空嫌自己的大刀又长又笨,就去向东海龙王讨要兵器。龙王带他到海藏中,悟空讨得自己喜欢的如意金箍棒,当场就耍弄一番,打转水晶宫,吓坏龙宫里的龙鱼虾龟。
B.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最终功德圆满,被封为“斗战胜佛”。
C.“三调芭蕉扇”是《西游记》中的精彩章节,为了智取芭蕉扇,悟空向观音菩萨借了定风丹。
D.八戒是《西游记》中一个出彩的人物,他身上虽然有许多小毛病,但依然不失为一个好人,并且在西天取经中坚持到了最后。
【答案】C
【解答】
C项,表述错误,悟空是向灵吉菩萨借了定风丹。
?10. 下列对《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A.《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得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了五百年。
B.黄风岭黄风怪用“金蝉脱壳”计抓走了唐僧,此怪原来是一只黄毛貂鼠,最后被灵吉菩萨拿上灵山见如来,明正其罪。
C.《西游记》中,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黎山老母等化做母女四人,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傅,八戒却动了凡心。
D.《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行至鹰愁涧时,唐僧的马被龙太子吃了。孙悟空前往讨要,与龙太子搏斗,龙太子抵挡不住逃回海底。后经菩萨点化,龙太子化作白龙马,随同取经。
【答案】B
【解答】
B项,应是黄风怪手下的先锋大将用“金蝉脱壳”计抓走了唐僧。
11. 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在保护师傅唐僧西天取经中有勇有谋,战天斗地,其鲜明的艺术形象多次被搬上荧屏,艺术作品中各色人物对他有不同的称呼,请把这些称呼序号写到相应的位置上。
????????①大师兄??②贤弟? ③行者孙? ④大圣? ⑤妖猴? ⑥孙长老
(1)人们________
(2)金角大王________
(3)沙僧________
(4)土地老________
(5)玉帝________
(6)牛魔王________
【答案】
(1)⑥
(2)③
(3)①
(4)④
(5)⑤
(6)②
【解答】
(1)本题考查《西游记》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与掌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天大圣是石猴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建议所称;土地老称他为“大圣”。因孙悟空是佛门中人,所以人们通常称孙悟空为“孙长老”;金角大王称他为“行者孙”,因为孙悟空用者行孙和行者孙骗金角大王;沙僧称他“大师兄”;因他大闹天宫,玉帝称他为“妖猴”;牛魔王性格憨厚、大胆、豪迈,神通广大,会七十二般变化,可以用自身武力而不靠法宝与孙悟空匹敌,起初他与孙悟空等人结拜,称他为“贤弟”,后因红孩儿与孙悟空结怨,在火焰山一战中被李靖、哪吒擒获。
?二、填空
12. 名著阅读。
①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其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又叫______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_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__。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
【答案】
菩提老祖,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五行山,行者,斗战胜佛
【解答】
本题考查对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经历的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名著内容,按照时间顺序理清孙悟空的经历和名字的变化,然后正确填写即可。
13. 名著阅读。
悟空道:“老孙不会使刀,乞另赐一件。”龙王又着鲌太尉,领鳝力士,抬出一捍九股叉来。悟空跳下来,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轻!轻!轻!又不趁手!再乞另赐一件。”龙王笑道:“上仙,你不曾看这叉,有三千六百斤重哩!”悟空道:“不趁手!不趁手!”龙王心中恐惧,又着鳊提督、鲤总兵抬出一柄画杆方天戟。那戟有七千二百斤重。悟空见了,跑近前接在手中,丢几个架子,撒两个解数,插在中间道:“也还轻!轻!轻!”
(1)选文出自明代文学家________(人名)写的《________》。
(2)孙悟空最终挑选了龙宫中的________作为兵器,上面镌刻有一行字,写着“________”。
【答案】
吴承恩《西游记》定海神针(天河定底神珍铁)如意金箍棒
三、阅读
1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西游记》(节选)
?[明]吴承恩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
那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叫道:“女菩萨,往那里去?手里提着是甚么东西?”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那女子连声答应道:“长老,我这青罐里是香米饭,绿瓶里是炒面筋,特来此处无他故,因还誓愿要斋僧。”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自有天报!师父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唐僧不信道:“你这个夯货胡缠!我们走了这向,好人也不曾遇着一个,斋僧的从何而来!”八戒道:“师父,这不到了?”
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关切问询。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语道:“师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锄田。这是奴家煮的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忽遇三位远来,却思父母好善,故将此饭斋僧,如不弃嫌,愿表芹献。”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行者道:“师父莫怪,你且来看看这罐子里是甚东西。”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虾蟆,满地乱跳。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直念到行者求饶才罢。
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却不甘心,便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一番哀告争辩,自是惹得长老一通狂骂。行者道:“再不敢了,再不敢了。”又伏侍师父上马,剖路前进。
再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老公公。
行者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一通胡诌。行者见他信口欺瞒,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好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连连告饶。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随后跳将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一番,方才一纵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一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
(有删节)
(1)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有一个特点,即每一章(回)之前都有一个用对联的形式写成的回目,以此来概括本章(回)的内容。请根据小说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补全这个标题。
尸魔三戏唐三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自有天报!师父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分析人物描写的表达效果。)
②一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分析画线字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3)孙悟空降妖除魔,神通广大,但为什么不一棍打死白骨精,而非要打三次呢?请分析作家的写作意图。
(4)唐僧师徒四人这个取经团队中,若要去掉一个人,他们取经会成功吗?请结合《西游记》整部书,谈谈你的看法,并阐明理由。
【答案】
(1)圣僧恨逐美猴王
(2)①此句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前者生动写出八戒忽遇美女,动了好色之心和贪功之念的激动情态。后者写八戒为抬高自己而妄言诬赖师兄的丑恶嘴脸,读来令人不齿。这样一句,八戒就性格鲜明,跃然纸上,实在高妙。
②画线字突出表现孙悟空人性的一面,对师父情谊深重,重情重义。
(3)这样反复叙事,一变比一变精彩,一变比一变巧妙,故事矛盾冲突加剧了,情节性更强,人物的个性也更丰满。这样更有利于吸引读者,突出人物形象。
(4)示例一:面对困难巨大的西天取经,这是一个完美的团队,四个成员,缺一不可。唐僧虽然能力不足,但他是取经团队的领导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考验,他的目标十分明确,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孙悟空是团队中的骨干力量,上得天庭下得地府,见妖捉妖见鬼打鬼,虽然工作中思想激进,不讲究斗争策略,但解决了取经路上一系列的困难,保证了最后的成功。如果缺少了悟空,不仅不能成功,还可能全军覆灭。八戒虽然好吃懒做,缺乏意志,但他情感外露,表现活跃,是团队中的情感调节器,在关键时刻还是悟空的好帮手。沙僧是团队中最老实忠厚的成员,能力一般但是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对师父忠心耿耿,是重要的后勤保障。因此,缺少一个,都无法取得成功。
示例二:可以去掉八戒。八戒能力低下,遇到妖精,往往敌不过,还得靠师兄解决;他好吃懒做,好色贪睡,还心胸狭小,多次贪吃好色误入妖精圈套,差点误了大事;他也因为心胸狭隘,离间悟空和师父,导致几乎无法继续取经。他意志不坚定,一遇到妖精抓走师傅,就想分走行李回到高老庄享受生活。因此,八戒对团队弊大于利,是可以去掉的人。
【解答】
(1)文段主要是讲述孙悟空打死白骨精被师傅逐出师门的情景。注意要与上句字数相等,结构一致。上句“尸魔三戏唐三藏”,指的是白骨精三变想吃掉唐僧,“圣僧”和“尸魔”相对,“恨逐美猴王”和“三戏唐三藏”相对,所以下句为“圣僧恨逐美猴王”。
(2)解答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
①“‘师父!吉人自有天报!师父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是语言描写;“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是动作描写,写出八戒的激动情态。此句写出了八戒为抬高自己而妄言诬赖师兄的丑恶嘴脸。
②句画线字是对悟空的神态描写,表现孙悟空重情重义。
(3)故事写白骨精三次变化分别是女儿、老母和老父,程度不断加深,一变比一变精彩,一变比一变巧妙。美人计、苦肉计、离间计,计计环环相扣,情节丰富,引人入胜。矛盾冲突加剧了,情节性更强,更有利于吸引读者。
(4)回答本题要根据原著唐僧师徒四人组成了取经团队理解。可以表达肯定的观点,也可以是否定的态度,说出理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