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9 15:4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水调歌头
——苏轼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suí)炀(yáng)帝在开凿运河的时候,曾创作《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曲(古代歌曲的一种,即大型歌舞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所以为《水调歌头》,以它为词牌的词有很多,这一篇的题目是《明月几时有》。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开豪放一派。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作背景:词前小序。本词写作的时间、目的:时间在丙辰年的中秋节,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他在政治上处境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又与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六七年没有见面。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写下这首《水调歌头》,一方面来表达复杂、矛盾的心情,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朗读训练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1、读准字音
què
shèng(旧读shēng)

qióng
chán
juān

朗读训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划分节奏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
朗读训练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划分节奏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
理解诗意
上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端起酒杯
月中宫殿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经受不住
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哪里比得上
上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明月从何时才有?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恐怕在那月中宫殿里,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月下起舞,清影翩翩,天上哪里比得上人间啊。
下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雕花的窗户
为什么
指月亮

只是希望
不能入睡
下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时候,月有阴晴圆缺的时候,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希望人们能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品味欣赏
(1)开头四句发出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2)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此句表面在写回到月宫去,但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言外之意是指词人的政治遭遇而言,指作者想回到朝廷去,又怕党争太激烈了,难以容身。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4)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体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福之情。
上片写饮酒问月,由向往天上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写词人的想象,他在天上、人间徘徊、矛盾,从中也提示了作者退隐与做官的抉择和困惑。
下片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化为探求人生哲理,表达美好的祝愿。全词想象丰富,意境深远,哲理深刻,反映了作者政治失意而想归隐,但积极的心态,终于战胜了消极避世的念头,表现了他洒脱、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心态。
水调歌头
词前小序:时间、目的
上片
饮酒问月
向往天上
不忍离世
下片
对月怀人
离情惆怅
心胸开阔
情景交融
蕴含哲理
洒脱、旷达、乐观
巩固练习
1、?苏轼,字
?,号
?,与《水调歌头》一词的小序中提到的“子由”(即弟弟?
)及父亲
?同为“
?”,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
。?
答案:子瞻,东坡,苏辙,苏洵,唐宋八大家,词牌名?
巩固练习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案:C?
巩固练习
3、??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
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答案:C(应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巩固练习
4、《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
?”的句子。?
答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巩固练习
5、有人就此词的上阕上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阕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
???
我的下联:?
答案:例:怀人写悲欢离合,颇显旷达胸襟
巩固练习
6、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
,下阕问
,归根到底是在问

答案: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月,下阕问天,归根到底是在问自己。
巩固练习
7、词中最富有哲理的一句是-------------------,-------------------,-------------------。
答案:词中最富有哲理的一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巩固练习
8、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决心的诗句:
答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巩固练习
9、表达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积极乐观地去面对,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读诗歌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