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课件+素材(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课件+素材(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8 22:31:42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统编版
·
语文
·
七年级(下)
第1课时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1.了解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梳理文章内容。(重点)
2.品味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学习本文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难点)
3.品味文章语言细腻的特点,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的妙处。
学习目标
返回
大家对鲁迅先生并不陌生,他是怎样工作的呢?生活中的他又是怎样的呢?说说你了解到的鲁迅先生是什么样的?
新知导入
返回
萧红(
1911—1942),原名张迺(nǎi)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的散文文笔亲切细腻,颇具特色;其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具有鲜明的特征。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返回
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有改动。鲁迅是萧红精神上和文学上的导师,萧红是鲁迅忠实的读者。萧红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鲁迅的大力帮助。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创作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佳作。本文是萧红在鲁迅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创作背景
助学资料
轻捷:轻快敏捷。
安顿:安稳。
忧郁:忧伤愁闷。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预习思考
校样:书刊报纸等印刷品印刷前供校对用的样张。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校对: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
理解词义
展然:(心绪)舒展的样子。?
思考2: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思考1:萧红从哪些方面回忆了鲁迅先生?
思考问题

读课

预习思考
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作者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思考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1.划分文章层次。
2.文中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初读课文
批注要求
返回
划分层次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初读课文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13)
写鲁迅先生的笑。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写鲁迅先生走路轻快敏捷,表现他干练、果敢的性格特征。
写鲁迅先生在生活中接待友人的事,表现其关爱他人、真诚、随和的性格特征。
初读课文
第四部分(14—17)
第五部分(18—23)
第六部分(24—26)
写鲁迅先生开玩笑,表现他幽默的一面。
写鲁迅先生会心的笑。
写鲁迅先生关心帮助青年人,表现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性格特征。
第七部分(27—30)
写鲁迅先生对自己校样的态度,表现他的率性和谦逊。
初读课文
第八部分(31—34)
第九部分(35—40)
第十部分(41—42)
写许先生的忙碌,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忙碌。
写鲁迅先生的休闲娱乐,表现他为人着想的品质。
写鲁迅先生独特的休息方式,表现他惜时的品质。
第十一部分(43—54)
写鲁迅先生工作的情景,表现他忘我的奉献精神。
初读课文
第十二部分(55—60)
第十三部分(61—63)
第十四部分(64—67)
写鲁迅先生亲自验证鱼丸是否新鲜的事情,表现了他严谨、认真的性格特征。
写鲁迅先生对待小事的认真、细致。
写鲁迅先生不顾身体忘我工作,表现他的奉献精神。
初读课文
阅读课文,说说萧红从哪些方面回忆了鲁迅先生,简要概括出来。
神情姿态
整体探究
对待朋友
对待青年
休闲娱乐
日常琐事
工作习惯
初读课文
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可敬的长者;
可亲的父亲;
有血有肉的伟人;
幽默风趣的智者。
初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结构
神情姿态
休闲娱乐
对待青年
1
4
3
精读课文
2
6
5
对待朋友
日常琐事
工作习惯
返回
本文叙述了鲁迅先生一些生活琐事,课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塑造鲁迅先生的形象?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试找出相关语句品析。
方法品析
精读课文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性格特征
细节描写
精读课文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勇往直前的果敢精神。
动作描写
精读课文
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先生走路轻捷的姿态。
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鲁迅先生的率真、可爱,以及他对妻子的尊重。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精读课文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鲁迅先生非常认真负责。
语言描写
精读课文
鲁迅先生淡泊功利、谦逊。
细节描写
精读课文
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我得到了一张,是译《死魂灵》的原稿,写信告诉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不以为稀奇。许先生倒很生气。
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
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不然就是一边谈着话,一边站起来用手摘掉花盆里花上已干枯了的叶子。许先生每送一个客人,都要送到楼下的门口,替客人把门开开,客人走出去而后轻轻地关了门再上楼来。
表现了许先生对鲁迅先生的支持,侧面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忙碌。
侧面描写
精读课文
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周建人先生的三位女公子。我们上车了。
鲁迅先生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体贴他人。
细节描写
精读课文
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
等了二三十分钟电车还没有来,鲁迅先生依着沿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了,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
表现了鲁迅先生安静、平和的心态。
动作描写
精读课文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是一个珍惜时间、热爱工作的人。
精读课文
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鲁迅先生尊重孩子,做事认真严谨。
语言描写
精读课文
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鲁迅先生深入实际,实事求是。
侧面描写
精读课文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生动细腻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动作描写
精读课文
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做,赶快做。
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
精读课文
鲁迅先生为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突出了鲁迅先生是个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笑声、走路
待客、吃饭
开玩笑、关心人
看书信、陪客人
吃鱼丸、病情重
许先生的表现
海婴的表现
保姆的表现
伟大思想高尚人格
精读课文
一、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不久书桌上德文字典和日文字典都摆起来了,果戈理的《死魂灵》,又开始翻译了。
B.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
C.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
D.因为鲁迅先生的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二粒。
D
跟踪检测
返回
二、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通过《回忆鲁迅先生》,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
B.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C.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D.郎朗演奏的钢琴曲真是太神妙了,我不仅听得入了神,而且其他的听众也都陶醉了。
C
跟踪检测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跟踪检测
2.
_______,从侧面表明鲁迅先生夜晚工作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1.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作对比,突出鲁迅先生工作的辛苦,暗含着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
人家都起来了
鲁迅先生才睡下
总是
跟踪检测
3.作者为什么写保姆总是吩咐海婴“轻一点走”这一情节?
因为鲁迅先生从下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才入睡。此时鲁迅先生刚刚睡下,家人不希望打扰鲁迅先生的休息。
作者通过这一情节,体现出家人对鲁迅先生写作工作的认同与尊重,从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工作的辛苦以及忘我的工作精神。
跟踪检测(共31张PPT)
统编版
·
语文
·
七年级(下)
第2课时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1.自主阅读课文,体会伟人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重点)
2.把握鲁迅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情感。
(难点)
3.学习鲁迅忘我工作的精神,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修养。
学习目标
返回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分析作者通过一些生活琐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哪些特点?
学情回顾
返回
1.结合上下文语境赏析下列语句。
回顾练习
(1)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
写“我”去鲁迅先生家的频率之高,从侧面突出了鲁迅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
学情回顾
(2)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表现了他与朋友交谈时的愉悦心情。
学情回顾
2.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______的、富有_________的、________的鲁迅形象。
日常起居
会见朋友
与家人相处
真实
人情味
生活化
学情回顾
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
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
作用: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精读课文
返回
精读课文
①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例如平静的叙述中饱含着深刻的情感,尤其是“悲”感。
②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
精读课文
③写许广平,是更典型的侧面烘托。例如她对鲁迅先生工作的支持,尽管整天为家庭琐事忙忙碌碌,但却能让鲁迅先生有更多的时间忙于工作。她的坚强也反映了鲁迅的坚强。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用大量笔墨细致地记叙了鲁迅先生生活中的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用大量笔墨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真实、更富有人情味、更可亲可敬的鲁迅形象。
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
更真实。伟人也像平凡人一样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这些生活琐事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
更富有人情味。文章通过对鲁迅的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处世、对待生活的态度等。他高兴时会笑,看到青年人写的信太草率时会生气,也会开玩笑……这些都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更富有人情味的鲁迅。
精读课文
更可亲可敬。长期以来,鲁迅在我们心中的形象被定格为“民族的伟人”,很多怀念鲁迅的文章也都从民族的高度去解读鲁迅。而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生活中的琐事,恰恰让我们看到了鲁迅生活化的一面,使鲁迅的形象显得更丰满。
精读课文
在作者眼中,鲁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①人之父的鲁迅
一个疼爱孩子的好慈父
②人之夫的鲁迅
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③人之友的鲁迅
一个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
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
精读课文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④人之主的鲁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
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潇洒、幽默、风趣
写作技巧:侧面描写
所谓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
精读课文
魔术使人眼花缭乱,“双枪刺咽喉”
则令人胆颤心惊。你看,两位少年阔步上场,向观众行了个礼,然后同时抓起一杆两头带枪尖的铁枪,将枪尖分别对准自己的咽喉,一起用力顶,枪杆成了弧形,一秒、两秒……场内静极了,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孩子,别玩命!快放下!”一位老奶奶带着哭腔喊道。两位少年并不在乎,我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忽然,俩人同时“嗨”了一声,枪杆竟然被折成了“U”字形。人们都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人们才醒悟过来,顿时,掌声、叫好声一齐响起来……
场内静极了,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孩子,别玩命!快放下!”一位老奶奶带着哭腔喊道。
选段描写了老奶奶、“我”以及观众的不同表现,通过侧面描写让我们领略到了魔术的惊险、刺激。
示例
我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人们都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人们才醒悟过来,顿时,掌声、叫好声一齐响起来……
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
1.语言朴实。
本文没有统一的线索,几件事情之间也没有彼此关联,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琐事,语言质朴浅白、清新隽永,任意挥洒,不随意拔高,刻画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作者将崇敬和爱戴之情不露痕迹地融在对琐事的叙述中,展现了一代伟人的思想和人格,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写作特色
精读课文
2.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
文章用女性特有的敏锐目光细心观察,通过捕捉鲁迅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他的个性、情趣、魅力和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收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这种把生活碎片、细节、意象性的事件加以串并的结构方法,更接近生活的本真状态,更便于凸显具体生活中的鲁迅。
写作特色
本文通过记叙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同的,更随和、更真实、更生活化的鲁迅,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个性气质以及高尚品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返回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神情姿态:笑声明朗、走路轻捷——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对待朋友:坚持付车费、与朋友笑谈——真诚、随和、关爱他人
对待青年:细读每封青年的来信——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休闲娱乐:看电影让汽车、把看书当作休息——为他人着想、惜时
工作习惯:夜以继日、认真忘我——忘我精神、奉献精神
日常琐事:校样做他用、吃鱼丸、包书——
淡泊名利、严谨、认真
敬仰赞美
感激
怀念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1.本文中有多处描写鲁迅先生的笑声,请体会其表达效果。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乐观爽朗、平易近人,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跟踪检测
返回
(2)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已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
儿童化的语言,透着风趣幽默,也深深地感染了作者。
跟踪检测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_______。
_______。
_______,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郭沫若、成仿吾、陈垣,最次也是梁实秋,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A.②④①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
A
跟踪检测
跟踪检测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一句中的“欢喜”是名词。
B.“许先生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折起来”一句中的“把”是介词。
C.“海婴不安地来回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地坐下”一句中的“不安地”是副词。
D.“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中的“只”是形容词。
D
积累拓展
推荐篇目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阿累《一面》
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
返回
积累拓展
鲁迅在上海的岁月
https://haokan.baidu.com/v?vid=11563797523831828570&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积累拓展
拓展阅读
怀鲁迅
(郁达夫)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会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事,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即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积累拓展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
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第七卷第五号
课后作业
1.鲁迅是中国文坛的大家,我们一起学习过他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有代表性的作品?
《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呐喊》《野草》《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伤逝》《彷徨》《中国小说史略》《两地书》等。
返回
课后作业
2.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您留给了我们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其中有您爱国爱民的精神,有您关爱帮助他人的品格,有您对读书的思考。但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您对珍惜时间的感悟。”
课后作业
3.课文中描写鲁迅的各个生活片段,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