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河中石兽 课件+素材(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4.河中石兽 课件+素材(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8 22:47:11

内容文字预览

(共38张PPT)
第1课时
24.河中石兽
统编版
·
语文
·
七年级(下)
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积累文言词语,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重难点)
学习目标
返回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最后在上游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新知导入
返回
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谥文达。纪昀将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主持编纂《四库全书》上,该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
,对保存中华文化有很大的贡献。今还存有《纪文达公遗集》和《阅微草堂笔记》等。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返回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乾隆三十三年(1768),纪昀因卷入盐政亏空案,被发配至乌鲁木齐。他沿途与当地人积极交流,搜集各种狐鬼神怪、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和奇闻逸事,写了不少作品,后整理成册,即为著名的《阅微草堂笔记》。
创作背景
助学资料
文体知识
·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纪昀所作的短篇志怪小说集。全书以记述狐鬼神怪故事等奇闻逸事为主,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也折射出封建社会晚期的腐朽和黑暗。《阅微草堂笔记》在清代笔记小说中独树一帜,成为能够与《聊斋志异》相媲美的作品,人们把这两部作品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璧”。
助学资料
圮(
p#

棹(
zh4o)
曳(
y=

湮(
y1n)
啮(
ni=

溯(
s

臆断(
y$

预习思考
学习字词
返回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精读课文
朗读指导
返回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精读课文
朗读指导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
地名,今属河北。
河岸。
佛寺的外门。
倒塌。
古文探究
精读课文
一起,一并。
靠近、临近。
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沧州南一寺。
句子解读
精读课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过了十几年,寺僧们募集钱财重新修建(寺庙),并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最后没找到,
十几年。
寻找。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经过,经历。
终了,最后。
募集,征集。
十几年后,寺僧们在河里寻找石兽却没有找到,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找了十多里也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农具,用于除草、平土等。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划(船)。
拖。
这一结果引出下文人们对石兽究竟在何处的讨论。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寺僧们根据水流的情况认为石兽“顺流下矣”,于是向下游找,还是没有找到。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你们这些人。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设馆教书。
研究、探求。
削下来的木片。
事物的道理、规律。
被。
表示反问,难道,怎么。
讲学家的“笑”有嘲笑意味,饱含了讲学家对寺僧们的嘲讽和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刻画出其自以为博才的心态。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软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颠倒了吗?”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埋没。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颠倒,错乱。
讲学家综合分析了石兽的质地和沙子的性质,有一定的道理,但忽略了流水的因素。
讲学家从石兽与泥沙的特性考虑,认为石重沙轻,石兽只能越埋越深,应在石兽沉没的河床深处寻找。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译文:一位老河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巡河、护河的士兵。
代词,指讲学家的话。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落入河中的石头。
代指石兽。
流露出老河兵对讲学家自以为博才的否定,也展现了老河兵的自信。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老河兵提出了与讲学家截然不同的观点,颠覆了人们的看法,引出下文对其观点的阐述。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逆流。
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不停止。
于是。
倾倒。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坑洞。
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译文: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软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在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这样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老河兵详细分析了石头、泥沙和流水的特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石兽在上游的结论。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到下游寻找石头,本来颠倒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了吗?”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与讲学家的“不亦颠乎”相照应,隐含了老河兵对讲学家的讽刺,流露出老河兵的自信。
前半句是对寺僧们做法的否定,后半句是对讲学家看法的否定。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不更颠乎
反问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人们)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
按照他的话。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以实践印证了老河兵的推断,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交代寻找石兽的结果。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对比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果得于数里外
寻十余里无迹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仅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可以(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仅,只是。
既然这样,那么……。?
语气词,表示反问。
点明了本文的写作意图。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自以为博才的批判和讽刺,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不能片面地看待事物,要全面深入地探究事物的特性,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议论
字词句式·古今异义
精读课文
求二石兽于水中
古义:寻找。
今义:请求,要求。
古义:终了,最后。
今义: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物理学。
竟不可得
尔辈不能究物理
字词句式·古今异义
精读课文
是非木杮
古义:这。
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转转不已
字词句式·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离开。)
西蜀之去南海(动词,距,距离。)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
精读课文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译为“被”)
字词句式·文言句式
1.倒装句
求二石兽于水中
(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水中求二石兽”)
精读课文
2.被动句
(2)果得于数里外(“得”后面省略宾语“之”)
字词句式·文言句式
(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设帐”后面省略介词“于”)
精读课文
3.省略句
4.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名词作动词,划(船)]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B.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D.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B
跟踪检测
返回
2.下列对句子中加彩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一老河兵闻之
④求之下流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C
跟踪检测
3.解释下列句中加彩的词。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2)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3)尔辈不能究物理。
(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跟踪检测
经过,经历。
终了,最后。
事物的道理,规律。
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共30张PPT)
统编版
·
语文
·
七年级(下)
第2课时
24.河中石兽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重点)
2.理解故事蕴含的哲理,认识实践的重要性。(难点)
学习目标
返回
学情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河中石兽》这篇课文,解决了文中的重点字词,学习了文言文的语义、句意,理解了课文的大概意思:这则故事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推求沉在河里的石兽位置的三种不同的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______

______,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______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性质
原理
臆断
返回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学习文言文的寓意于事、立意高远的写作方法。
学情回顾
精读课文
整体感知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神异”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石兽沉入河中
讲学家、老河兵献计
依照老河兵说法找到石兽
寺僧寻找未果
返回
文章是怎样安排结构的?
精读课文
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展开戏剧性的情节
前三段描写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寓理于事
作者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课文中描写了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精读课文
寻找经过
人物
寻找的地点
结果
第一种
寺僧
原地水中
不可得
第二种
寺僧
顺流而下
无迹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失败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果得于数里外
在文中找出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么不同?
精读课文
常规思维
打捞未果
分析讨论
想法一:原地水中
寺僧
想法二:以为顺流下矣
精读课文
理论知识
打捞未果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讲学家
在文中找出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么不同?
精读课文
实践经验
老河兵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数里外得
在文中找出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么不同?
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探究研读
精读课文
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根据石头、泥沙和流水的特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方法。
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精读课文
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
精读课文
指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石头坚硬沉重,沙子又松软又轻)。
其一
其二
指水的冲击会掏空石头下面的沙子,从而让石头翻转,离开原来的位置,朝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到上游去。
精读课文
“凡”是“都”的意思,老河工的推测是说所有的“河中失石”,都应该去上游找,这个推断太绝对了。“河中失石”具体在哪个位置,应该根据河流和“失石”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文中老河兵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有人提出疑问,认为这个推断过于绝对。你的看法是什么?
精读课文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讲学家空谈“物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是“据理臆断”的态度;唯有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如何评价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
精读课文
1.语言平易,风格简淡
作者吸取了先秦记事散文的优点,叙述精到明快,没有多余的修饰。例如第一段写打捞石兽,连用“棹”
“曳”
“寻”等动词领起三个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简洁之至,又很生动。
写作特色
精读课文
2.
脉络清晰,层层铺垫
文章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无果,为下文写讲学家的观点做铺垫;再写讲学家的“确论”,为下文写老河兵的观点做铺垫;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引出了老河兵与众不同的观点,揭开谜底。层层铺垫,脉络清晰,叙事有波澜。
写作特色
精读课文
3.
寓意于事,立意高远
作者的用意不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由这一个故事推及天下事,得出深刻哲理。
写作特色
本文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告诉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事物,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返回
实践出真知
讲学家:求之地中,众服为确论
(理论知识)
寺僧:求之水中,不可得;求之下流,寻十余里无迹(常规思维)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老河兵:求之于上流,果得于数里外
(实践经验)
打捞未果
河中石兽
数里外得
跟踪检测
一、下列对课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都犯了主观臆断的毛病,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B.在准确地把握了流水、石兽和泥沙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之
后,总算在几里外的下游找到了石兽。
C.讲学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所以他敢于嘲笑不正确的做法。
D.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做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D
返回
二、文言中的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里还有留存。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面加彩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
例: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湮没无闻)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一老河兵闻之……
跟踪检测
寻根究底
学究天人
研精究微
不宁唯是
是可忍,孰不可忍。
闻风丧胆
闻鸡起舞
闻过则喜
闻所未闻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节选)
跟踪检测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
【乙】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①,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②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缊③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④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跟踪检测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
……冯生工属文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曰:“奚独雁哉,人固有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
一宋祁《雁奴后说》
跟踪检测
【注释】①暝:同“眠”。②陂薮(bēi
sǒu):陂,堤岸、湖边。薮,湖泽的通称。③缊:乱麻绳。④唼(shà):水鸟吞食声。
1.
解释下列句中加彩的词。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2)须其夜艾(
)
(3)阴布大网(
)
(4)叹其以诈相笼(
)
按照
跟踪检测
止,尽
暗中,秘密
笼罩,捕捉
2.
翻译下面的语句。
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醒后又没发现什么动静,群雁以为雁奴在毫无根据地乱叫。
3.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检测
甲文讽喻教条、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以至“主观臆断”的现象;乙文讽喻只看表面现象,不辨真假、良莠,以致以怨报德的现象。
4.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借事说理或寓理于事。作用:能使读者于生动具体的事件中领会作者所阐释的道理,更加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
②叙议结合。作用:使读者既能获得具体的感受,又能获得理性的感悟,进而更加深入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纸上谈兵?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③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④,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
推荐阅读
积累拓展
返回
【注】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易置:撒换。④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推荐阅读
积累拓展
【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阐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本文主要讲了赵括虽懂兵法却不会实际作战,因而战败的故事。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后作业
返回
学习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背诵全文。
2.排演课文。熟悉人物对话的内容,正确把握人物语气,分组进行课本剧的演出。
3.阅读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在班级中组织阅读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