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广东专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A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1、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纵观我国历史,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始于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21cnjy.com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3.“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得用。”这段材料反映了2·1·c·n·j·y
A.秦朝百姓以金玉为印
B.秦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C.秦朝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4.《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一县。”材料反映了当时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县制
C.确立行省制
D.推行郡国并行制
5.率军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6.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与下列措施有关联的正确一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修建长城
②严刑苛法
③强征赋税
④行郡县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涉及的两个人物是21
cnjy
com
A.晋文公
项羽
B.项羽
勾践
C.夫差
刘邦
D.周幽王
刘邦
8.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许多成语源于历史典故。下列与秦朝历史无关的成语是
A.四面楚歌
B.揭竿而成
C.破釜沉舟
D.指鹿为马
9.经过“楚汉之争”,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就是
A.楚霸王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景帝
10.《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统治者采取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是【来源:21cnj
y.co
m】
A.休养生息
B.对外征战
C.焚书坑儒
D.增加徭役
11.“文景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②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③提倡节俭治国
④减轻赋税和徭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三字经》是中国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
(?http:?/??/?www.21cnjy.com?)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是“叙史”部分:“①,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②…魏蜀吴,争汉鼎,③,迄两晋…”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
A.①汉业建
②号三国
③嬴秦氏
B.①号三国
②汉业建
③嬴秦氏
C.①赢秦氏
②号三国
③汉业建
D.①嬴秦氏
②汉业建
③号三国
14.西汉名将霍去病墓。算一算,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朝廷漠北战役的时间距今(2020年)
A.1880年
B.1881年
C.2137年
D.2138年
15.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
A.半两钱
(?http:?/??/?www.21cnjy.com?)B.五铢钱
(?http:?/??/?www.21cnjy.com?)C.蚁鼻钱
(?http:?/??/?www.21cnjy.com?)
D.铲形币
16.汉武帝时期,实行集中货币发行权和统一法币的政策,同时创立国家企业制度,国营专利的实业包括盐铁和酒等。这些政策的实施www-2-1-cnjy-com
A.巩固了西汉的中央政权
B.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
C.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D.遏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17.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大一统王朝
B.推行新儒学教育
C.排斥法道诸学说
D.加强管理控制
18.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王莽施政的危害
B.州牧势力的膨胀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9.下列各项历史事件与东汉无关的是
A.“光武中兴”
B.宦官专权
C.黄巾起义
D.“八王之乱”
20.“公元
26
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2-1-c-n-j-y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汉
21.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
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
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2.两汉时期曾出现过“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等局面。两种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B.减轻赋税和徭役
C.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D.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2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A.辽东郡
B.丝绸之路
C.西域都护府
D.丞相
24.后人在对张骞的评价中说:“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里所说的“西域道”的起点是( )
A.洛阳
B.成都
C.长安
D.酒泉
25.公元前138年,汉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统一西域
B.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C.扩大汉朝影响
D.增进汉朝对西域各国的了解
26.“司马迁的《史记》文笔优美,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描述,栩栩如生,有强烈的感人力量,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材料反映《史记》()【版权所有:21教育】
A.史实错误
B.艺术性高
C.史料详细
D.体例完备
27.《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
(?http:?/??/?www.21cnjy.com?)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史记》了解到的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
②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
③官渡之战中曹操大败袁绍
④内迁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8.下图所示作品是
(?http:?/??/?www.21cnjy.com?)
A.史学巨著
B.文学译著
C.医学名著
D.农学专著
29.有一位长寿老人,非常注意养
(?http:?/??/?www.21cnjy.com?)生,每天都要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服。创编这套体操的是21·cn·jy·com
A.扁鹊
B.曹操
C.华佗
D.张仲景
30.司马迁的《史记》记
(?http:?/??/?www.21cnjy.com?)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字
B.《史记》记载是全部真实的
C.所有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2分)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二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www.21-cn-jy.com
——《史记》
材料三
(?http:?/??/?www.21cnjy.com?)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李白赞颂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4分)
(2)材料二表明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据材料三两幅图片和材料四的内容可知,包含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夏,香港推出“
(?http:?/??/?www.21cnjy.com?)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汉代是我国大统一的巩固时期。21·世纪
教育网
——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
汉代纺织技术先进,
(?http:?/??/?www.21cnjy.com?)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21
cnjy
com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三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
(?http:?/??/?www.21cnjy.com?)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21教育网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材料一中,帝国的巩固在政治上的措施是什么?对外交流的主要史实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3分)
(4)说出丝绸之路在古代和现在有何共同意义。(3分)
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230-前221年,十
(?http:?/??/?www.21cnjy.com?)年之内,他吞灭六国,终于统一了当时中国文化涵盖的地区,确立了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中国历史上,他占据了一个划时代的位置。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材料中的“他”是指哪一位历史人物?(2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1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广东专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A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1、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纵观我国历史,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始于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秦的统一,
(?http:?/??/?www.21cnjy.com?)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C正确;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A排除;西周是奴隶制国家,B排除;汉朝不是第一个封建国家,D排除;故选C。21教育网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秦,虽死犹存”,指秦朝在中
(?http:?/??/?www.21cnjy.com?)国历史上贡献很大。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焚书坑儒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属于秦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应归属军事方面的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属于政治制度,此题应选D。21·世纪
教育网
3.“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得用。”这段材料反映了2-1-c-n-j-y
A.秦朝百姓以金玉为印
B.秦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C.秦朝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http:?/??/?www.21cnjy.com?)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得用”可知,秦始皇自称皇帝,以玉做玉玺,玉玺为皇帝独有,这说明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4.《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一县。”材料反映了当时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县制
C.确立行省制
D.推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县、凡(共)三十县,”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指建立县制。所以答案选B。
5.率军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答案】C
【解析】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项
(?http:?/??/?www.21cnjy.com?)羽率领的江东八千子弟与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展开激战,秦军主力被打败。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的是项羽。故选C。www-2-1-cnjy-com
6.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与下列措施有关联的正确一组是21
cnjy
com
①修建长城
②严刑苛法
③强征赋税
④行郡县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
(?http:?/??/?www.21cnjy.com?)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秦的暴政包括: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①②③符合题意;行郡县制是积极措施,与题意不符。故选C。【版权所有:21教育】
7.“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涉及的两个人物是21
cnjy
com
A.晋文公
项羽
B.项羽
勾践
C.夫差
刘邦
D.周幽王
刘邦
【答案】B
【解析】破釜沉舟出自巨鹿之战。
(?http:?/??/?www.21cnjy.com?)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刘邦进入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卧薪尝胆和春秋争霸中的越王勾践有关。故选B。21cnjy.com
8.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许多成语源于历史典故。下列与秦朝历史无关的成语是
A.四面楚歌
B.揭竿而成
C.破釜沉舟
D.指鹿为马
【答案】A
【解析】四面楚歌出自楚汉之争,是在秦朝灭亡后,A符合题意;BCD项都出自秦朝时期,排除。故选择A。
9.经过“楚汉之争”,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就是
A.楚霸王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景帝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楚汉之争是封建
(?http:?/??/?www.21cnjy.com?)统治者相互争夺帝位的战争。秦灭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选项B符合题意;楚霸王是项羽,排除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10.《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统治者采取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是
A.休养生息
B.对外征战
C.焚书坑儒
D.增加徭役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到处是
(?http:?/??/?www.21cnjy.com?)残破荒凉的景象,经济萧条,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用了休养生息政策。选项A符合题意;对外征战是汉武帝时期;焚书坑儒、增加徭役是秦朝;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文景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②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③提倡节俭治国
④减轻赋税和徭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
(?http:?/??/?www.21cnjy.com?)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补,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增加。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在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②③④正确;多次下令释放奴婢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①错误。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2.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措施①③是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符合题意;措施②④是文帝和景帝的措施,且与劳动力无关。故选C。21·cn·jy·com
13.《三字经》是中国儿童启蒙读物,
(?http:?/??/?www.21cnjy.com?)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是“叙史”部分:“①,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②…魏蜀吴,争汉鼎,③,迄两晋…”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
A.①汉业建
②号三国
③嬴秦氏
B.①号三国
②汉业建
③嬴秦氏
C.①赢秦氏
②号三国
③汉业建
D.①嬴秦氏
②汉业建
③号三国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我
(?http:?/??/?www.21cnjy.com?)国朝代先后顺序的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秦王嬴政时期,秦国强大起来,“始兼并”,统一六国,因而①处填写“嬴秦氏”;“高祖兴”是汉高祖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因而后面②处填写“汉业兴”;三国时期连着两晋,因而“迄两晋”前面的③处填写“号三国”,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www.21-cn-jy.com
14.西汉名将霍去病墓。算一算,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朝廷漠北战役的时间距今(2020年)
A.1880年
B.1881年
C.2137年
D.2138年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漠北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19年,距2020年是2138年,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5.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
A.半两钱
(?http:?/??/?www.21cnjy.com?)B.五铢钱
(?http:?/??/?www.21cnjy.com?)C.蚁鼻钱
(?http:?/??/?www.21cnjy.com?)
D.铲形币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
(?http:?/??/?www.21cnjy.com?)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B项符合题意;A项是秦朝时全国通用的货币;CD两项是战国时期使用的货币。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汉武帝时期,实行集中货币发行权和统一法币的政策,同时创立国家企业制度,国营专利的实业包括盐铁和酒等。这些政策的实施
A.巩固了西汉的中央政权
B.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
C.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D.遏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汉武帝时期中央政府统一货币管理,实
(?http:?/??/?www.21cnjy.com?)行专卖制度,这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西汉中央政权,
A正确;题干列举政策多属于商业领域,与农业无关,排除B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C排除;汉武帝在财政和专卖制度方面的举措限制了大商人对商业利润的垄断,但“遏制"表述绝对,排除D。【来源:21cnj
y.co
m】
17.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大一统王朝
B.推行新儒学教育
C.排斥法道诸学说
D.加强管理控制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汉
(?http:?/??/?www.21cnjy.com?)武帝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大一统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其中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因此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大一统王朝,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是根本目的,排除。故选A。
18.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王莽施政的危害
B.州牧势力的膨胀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王莽施政是在
(?http:?/??/?www.21cnjy.com?)西汉末年,A符合题意;州牧势力的膨胀,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都是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9.下列各项历史事件与东汉无关的是
A.“光武中兴”
B.宦官专权
C.黄巾起义
D.“八王之乱”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八王之乱出现在西晋时期,D符合题意;ABC项都与东汉的史实相关,排除。故选择D。2·1·c·n·j·y
20.“公元
26
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汉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1.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
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
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
(?http:?/??/?www.21cnjy.com?)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东汉王朝存在的时间并不短,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ABD对题干材料的解答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两汉时期曾出现过“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等局面。两种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B.减轻赋税和徭役
C.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D.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http:?/??/?www.21cnjy.com?)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因此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到光武帝统治后期,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因此两种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减轻赋税和徭役。选项B符合题意;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与秦始皇有关,AC不符合题意;合并郡县裁减官员与光武帝相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A.辽东郡
B.丝绸之路
C.西域都护府
D.丞相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
(?http:?/??/?www.21cnjy.com?)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符合题意;辽东郡的设置与新疆无关,A不符合题意;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路,B不符合题意;丞相是在中央设置的官职,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4.后人在对张骞的评价中说:“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里所说的“西域道”的起点是( )
A.洛阳
B.成都
C.长安
D.酒泉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
(?http:?/??/?www.21cnjy.com?)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七个地方:陕西长安(今西安)、甘肃河西走廊、甘肃敦煌、新疆、中亚、西亚、大秦(即古罗马)经过的国家有:意大利、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等。地形区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等,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25.公元前138年,汉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统一西域
B.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C.扩大汉朝影响
D.增进汉朝对西域各国的了解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
(?http:?/??/?www.21cnjy.com?)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朝派张骞出使西域,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是汉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
26.“司马迁的《史记》文笔优美,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描述,栩栩如生,有强烈的感人力量,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材料反映《史记》()
A.史实错误
B.艺术性高
C.史料详细
D.体例完备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文笔优
(?http:?/??/?www.21cnjy.com?)美,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描述,栩栩如生,有强烈的感人力量,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可知,是评价《史记》艺术性高,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27.《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
(?http:?/??/?www.21cnjy.com?)的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史记》了解到的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
②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
③官渡之战中曹操大败袁绍
④内迁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
(?http:?/??/?www.21cnjy.com?)可知,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编写了《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通过《史记》了解到的有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②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选项A符合题意;③官渡之战中曹操大败袁绍发生在东汉末年,④内迁少数民族起兵反晋发生在西晋,都发生在汉武帝之后,不在《史记》记载范畴,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8.下图所示作品是
(?http:?/??/?www.21cnjy.com?)
A.史学巨著
B.文学译著
C.医学名著
D.农学专著
【答案】C
【解析】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
(?http:?/??/?www.21cnjy.com?)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C。
29.有一位长寿老人,非常注意养生,
(?http:?/??/?www.21cnjy.com?)每天都要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服。创编这套体操的是
A.扁鹊
B.曹操
C.华佗
D.张仲景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佗是
(?http:?/??/?www.21cnjy.com?)东汉著名医学家。他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被称为“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等,C符合题意;ABD项人物与题干体操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30.司马迁的《史记》记
(?http:?/??/?www.21cnjy.com?)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字
B.《史记》记载是全部真实的
C.所有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殷墟甲骨文的
(?http:?/??/?www.21cnjy.com?)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可知,材料说明考古发现能够佐证文献材料的真伪,即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字,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史记》记载是全部真实的,B排除;所有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故选择D。【出处:21教育名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2分)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二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材料三
(?http:?/??/?www.21cnjy.com?)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李白赞颂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4分)
(2)材料二表明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据材料三两幅图片和材料四的内容可知,包含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答案】(1)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http:?/??/?www.21cnjy.com?)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了统一。
【解析】(1)根据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
(?http:?/??/?www.21cnjy.com?)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可知,材料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指秦始皇,赞颂了秦始皇的主要功绩是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可知,第一幅图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是统一文字,第二幅图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是统一货币;材料四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统一度量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这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了统一。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夏,香
(?http:?/??/?www.21cnjy.com?)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汉代是我国大统一的巩固时期。
——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
汉代纺织技术先
(?http:?/??/?www.21cnjy.com?)进,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三
2000多年前
(?http:?/??/?www.21cnjy.com?),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材料一中,帝国的巩固在政治上的措施是什么?对外交流的主要史实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3分)
(4)说出丝绸之路在古代和现在有何共同意义。(3分)
【答案】(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对外交流: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2)汉代丝织品质量高,品种丰富
(3)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4)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解析】(1)依据材料一“汉武盛世:帝国的
(?http:?/??/?www.21cnjy.com?)巩固和对外交流”可知“帝国的巩固”是指汉武帝大一统,而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上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使得王国无力对抗中央;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诸侯和高官。对外交流的主要史实是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2)根据材料二“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
(?http:?/??/?www.21cnjy.com?)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分析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是汉代丝织品质量高,品种丰富。
(3)根据材料三“古丝绸之路
(?http:?/??/?www.21cnjy.com?)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可知丝路精神的核心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4)依据材料二
“这条沟
(?http:?/??/?www.21cnjy.com?)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材料三“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说出丝绸之路在古代和现在的共同意义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230-前2
(?http:?/??/?www.21cnjy.com?)21年,十年之内,他吞灭六国,终于统一了当时中国文化涵盖的地区,确立了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中国历史上,他占据了一个划时代的位置。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材料中的“他”是指哪一位历史人物?(2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12分)
【答案】(1)秦始皇(若答“嬴政”亦可,错别字不给分)
(2)同意。
理由: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http:?/??/?www.21cnjy.com?)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若答“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他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可见,秦始皇占据了一个划时代的位置(若答“不同意,理由需针对观点中的开创性,若从秦始皇统治暴虐性的角度说明,适当给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1)根据材料“公元前23
(?http:?/??/?www.21cnjy.com?)0-前221年,十年之内,他吞灭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所以“他”是指秦王嬴政。
(2)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历史上,他
(?http:?/??/?www.21cnjy.com?)占据了一个划时代的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意材料中评价“他”的观点。因为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是由皇帝任命产生;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可见,秦始皇占据了一个划时代的位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