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漫步

文档属性

名称 梨园漫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1-11-02 09:55:56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京剧是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1786 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宫廷为他举行盛大的寿庆。全国有名的戏班纷纷进京献艺祝寿。其中江南徽班的演出十分精彩,上到皇帝,下到百姓,看了都连连称好独得空前成功,于是徽班就留在了北京。后来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相互取长补短,于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 梆子等地方戏精华和北京方言的语言特点,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戏剧声腔,叫做"京调",用京调演唱的戏剧,就被称为"京剧"。
1、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__多年的历史.
A.100 B.200 C.300 D.400   
选一选:
2,在京剧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京剧鼎盛时期的“四大名旦”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以及_____
A.李慧芳  B.孙毓敏  C.荀慧生  D.尚长荣
想一想:
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贴旦等。
净:指在面部勾画各种脸谱,故又称大花脸。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包括正净(黑头、铜锤)、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花脸)等。
丑:属于喜剧的角色行当,又叫“小花脸”。分文丑(方巾丑、彩旦、丑婆等)和武丑(又称“开口跳”)等。
但在初期,京剧的行当仍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后来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




京剧的乐队又称为场面,分文场和武场.文场指管弦乐器部分,武场指打击乐器部分.京剧的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打击乐器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等。
1、比较下列两张图片,哪一张是京剧伴奏乐器月琴?
2、请听下面的京剧片段,回答问题
请问在刚刚这段京剧名段《苏三起解》中,一开始的伴奏用的是文场还是武场?
(武场)
脸谱是京剧之绝,是塑造人物的特殊手段,在京剧中是其它角色不能替代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是从唐代乐舞“代面”所戴的面具逐渐演变而来。演员用各种色彩在面部勾画成一定的图案,借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其它特点。一般以红色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色代表粗犷、耿直,如“张飞”;白色代表奸邪,“曹操”。各有特定的脸谱,观众一看脸谱,即知其为何人, 一般在花脸中运用较多。
勇猛
残暴
正直
忠勇
同学们,请尝试着关注京剧,走近京剧,感受京剧吧梨 园 漫 步
执教:陆佳
教学内容
歌曲《唱脸谱》及京剧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的
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活动式、探究式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唱、模仿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对国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
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在艺术活动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问答、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参与体验法 3、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3分钟)
提问有关京剧名称的来历,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使学生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呈现课件《梨园漫步》
京剧相关知识(15~18分钟)
(情景教学法、参与体验法、探究式学习)
第一环节:答题
课件呈现与京剧有关的若干名词
教师提示:在每个名词后面既有我们想了解的京剧知识,又有许多小问题,同学们分为两个大组,讨论后由一名代表答题,并为对方选题。
1、京剧的形成 (选 择):两个关于京剧产生地点和历史的题目(将这一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2、京剧的行当 (思 考):你知道京剧有几大行当吗?(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引入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课件呈现各行当剧照,学生讨论各行细分门类,教师参与。(剧照使学生对各行当有了直观的认识,产生浓厚兴趣,抓住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学生通过画面自己判断各行当)
3、京剧的乐器 (判 断):在教师简介京剧伴奏乐器的基础之上,用判断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京剧伴奏乐器的三大件。(课件呈现各乐器图片)
4、京剧的脸谱 1、(连线):将脸谱不同的颜色与表现的相应性格特征相连(了解脸谱不同颜色的区别)
2、(记忆):视听《唱脸谱》,说出歌词中出现的所有脸谱人物及颜色。(导入下一个环节)
第二环节:学唱京歌《唱脸谱》(15分钟左右)
随着伴奏音乐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突破难点:前半拍休止。
随伴奏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随MTV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第三环节:画脸谱(10~12分钟)
在《唱脸谱》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人物性格为空白的脸谱造型涂色。(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无论美丑都是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作品展示
时间允许可以让作者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意图。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2~3分钟)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感想)?布置同学们在课后通过网络或其它方式去了解更多地京剧及我国传统戏剧艺术。
教后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