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巩固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巩固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7 23:1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使其占领中国商品市场、掠夺中国原料等各方面利益需求“合法化”,强迫清政府( )
A.签订《南京条约》 B.设立总理衙门
C.镇压农民起义 D.建立近代工厂
4.读下表,据表中内容可知( )
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A.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
B.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C.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D.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
5.“条约签订了,南京保全了,英军退出了,战争结束了,这一切使英方大为满意。”“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
B.中国的国门被列强打开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6.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没有国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强侵略( )
A.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
B.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C.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
D.给中国人民带来西方生活方式
7.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8.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如图叙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之后订立的条约使清政府丧失了的权利是( )
A.领事裁判权
B.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
C.天津被增开为商埠
D.外国人的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可以自由航行
9.如图所示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该岛的面积约76 400平方千米,比两个台湾岛还要大。岛上拥有超过6 000条河流及1 600个湖泊,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裕。强行割占中国这个岛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国 C.日本 D.英国
10.“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1.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它”指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2.张老师在给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如下图片。此图不能说明( )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鸦片战争引发太平天国运动
二、判断题
1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被突如其来的外来因素所打断。为了寻求更广大的市场,掠夺更多的资源,攫取更丰厚的利润,西方列强接连不断地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控制和干预,中国在实际上被纳入不平等条约体系。这种状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同时造成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它表现为从封建经济的缝隙中逐步生长出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可以说,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迫使中国社会逐步摆脱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模式,挣脱出自然经济发展的轨道,向近代化、资本主义化的方向发展。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
(1)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资源和利润,列强不断扩大侵华。( )
(2)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只控制和干预了中国的经济。( )
(3)英国政府通过《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
(4)材料介绍了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目的以及造成的危害。( )
(5)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 )
三、填图题
14.(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的领土
B.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2)据图指出,被迫开放的5个通商口岸的分布有何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没过多久,英国下议院中英贸易状况委员会的报告指出“近年来英国对华贸易仍处于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西方资产阶级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试分析英国商品在华滞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西方国家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了哪一战争?该战争有何影响?
五、简答题
16.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学习历史要正确解读历史文献。某条约中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请写出该条约的名称,并且结合所学回答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论从史出的史证意识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表现。下图遗迹证实了哪一摧毁人类文明的史实?直接参与践踏这一人类文明的国家有哪些?
(3)学习历史要准确把握时空观念。下面图示中A、B两处发生了两次侵华战争,西方列强发动两次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两次侵华战争,都以清政府的战败而告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A 3.A 4.B 5.C 6.A 7.B 8.C 9.B
10.D 11.C 12.D
13.(1)A (2)B (3)C (4)A (5)A
14.(1)上框填B;下框填A。
(2)都处在东南沿海地区。
15.(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根本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对策: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方便了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客观上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6.(1)条约:《南京条约》。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史实:火烧圆明园。国家:英国、法国。
(3)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利益。清朝专制制度的落后与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