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胜》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胜》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7 23:2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63650010845800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胜》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0分)
1.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从此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是(  )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B.东北三省沦陷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的直接目的是(  )
A.加紧准备全面侵华战争 B.驱逐英美等国在华北的势力
C.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D.扶植国民党内亲日派
3.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险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的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是(  )
A.西安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卢沟桥事变 D.平型关大捷
4.刘湘在致张学良的电文中认为,张对蒋的行为“无非欲促成抗敌救国之伟业,以求我国家民族之生存”,并指出“内战必致亡国……速求政治解决”。“张对蒋的行为”指的是(  )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北伐战争
5.邮票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面这组邮票纪念的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红军长征 D.解放战争
6.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明治18年(1885年)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写道:“(日本)对待支那(中国)、朝鲜,只要用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即可。”下列属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有(  )
①西安事变 ②发动七七事变 ③制造南京大屠杀 ④偷袭珍珠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7.日本今井武夫在《支那事变的回想》中写道:“在中国事变的开头,日本方面有一部分人以为一个回合就可以使中国军订立城下之盟。这种思想如白日梦一样消逝了。”关于这次“事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结束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促使美日关系走向破裂
8.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此物此志,如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健康!并祝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背景应该是(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C.国民党正面战场坚持抗战 D.国共重庆谈判
9.下表摘自《抗日战争研究》,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此表说明了(? ? )
年代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阵亡人数
125130
249213
169562
339530
144951
①正面战场进行了积极顽强的抵抗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打破了日本速亡中国的计划
③正面战场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④国民党军队伤亡严重是因为日军使用了生化武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1942年1月,美、英、苏、中领衔签署二十六国联合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中国《中央日报》社论称:“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未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在我国历史,我们的国际地位从未有达到这样高峰。”该观点所要说明的是(? ? )
A.中国已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战场 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各国联合是反法西斯斗争的关键 D.抗日战争极大提高了民族凝聚力
11.“民国二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晨,到徐州,与李宗仁商曰:如进攻峄县,不得奏效,则可撤至峄县东北山地待机,以取攻势防御”。这是蒋介石日记中的一段文字。蒋介石此行的目的是(? ? )
A.筹划台儿庄战役的防务 B.亲临上海指挥淞沪会战
C.谋划驻防武汉军队的撤退路线 D.总结豫湘桂战役的教训
12.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下列与武汉有关的历史现象(事件)的正确排序是(? ? )
①《天津条约》中汉口被迫开放为口岸②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打响③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实现了战略大转移④北伐胜利进军,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13.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但在近代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15题。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以下史实与这一观点有关的是(  )
①平型关大捷 ②台儿庄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南昌起义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百团大战后,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国民党著名将领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从材料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A.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B.破袭日军交通线是此战役的主要目标
C.大战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D.国民党军事援助为大战胜利提供条件
15.某报在报道某一战役时写道:“……正太路沿线所有铁轨、车站、桥梁全部被破坏,华北日军重要的燃料基地、井阱、煤矿被破坏,沿线两侧日军据点全部被炸毁,几条主要公路全切断”,下列对该战役的评论正确的是(  )
A.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有力打击了日军实行的“囚笼政策”
16.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日军交通线及生产地区进行大规模奇袭,炸毁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日军预料,令其损失惨重,需要很长时间和巨款方能恢复。材料强调百团大战(  )
A.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 B.延缓了日军南下侵略的速度
C.提升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 D.打击了国民政府的反共气焰
17.“从1938年2月18日到1944年12月19日,日军对重庆实施了长达6年零10个月的大轰炸,造成重庆直接伤亡32829人,灾民172876人,财产损失(按1937年比值)100亿法币。重庆人民不畏强暴,同仇敌忾,坚持抗战。使这座英雄城市巍然屹立。”这表明(? ? )
①日军想通过重点轰炸中国的首都来瓦解中国人的抗战意志
②重庆大轰炸历时长、伤亡大,日本法西斯对重庆民众犯下了滔天罪行
③“五三”“五四”大轰炸是日军飞机空袭重庆造成市民伤亡最多的两次大轰炸?
④重庆民众展现了不畏牺牲、团结抗战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这反映了(? ? )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③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牺牲④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身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是(? ? )
A.王铭章将军B.张自忠将军C.谢晋元将军D.戴安澜将军
20.1942年1月,美、英、苏、中领衔签署二十六国联合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社论称:“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未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在我国历史,我们的国际地位从未有达到这样高峰。”该观点意在说明(? ? )
A.中国已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战场 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各国联合是反法西斯斗争的关键 D.抗日战争极大提高了民族凝聚力
二、辨析改错题(共10分)
21.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在题前【】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1931年,七七事变爆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936年掀起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1940年,左权指挥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1945年,中共七大在北平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共30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外侮日深,国家益趋危殆……国民今日皆已深切感觉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之意义……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集中整个民族力量,自卫自助,以抵暴敌,挽救危亡。 --《蒋介石对中共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23日)
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日本在哪一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
(3)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抗战的局面。试举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4)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针对当前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2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亲爱的同胞们 !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入侵。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1)根据材料一,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是如何应对的?依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努力。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这一宣言发表有何意义。
材料二:1937年11月,朱德的家信: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年来坚(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绝非虚语……近来转战华北,常处在敌人后方,一月之内二十九日行军作战……我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
--据央视大型综艺《信?中国》首期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此家信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哪些优良传统?朱德“转战华北”有什么重大意义?
24.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背景链接:l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背景链接: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速对外扩张,发动了侵华战争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写出该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材料一中的“孙中山”领导了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场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举一例)
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年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例。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求生存之路的过程中领导力量变化的特点。
四、综合探究题(共20分)
25.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携手】
材料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临终遗言
(1)“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哪一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在哪次会议上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什么行动?
【兄弟反目】
材料二:1927年4月清晨,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然后,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结合材料二,说出 1927 年 4 月以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3)材料三中,针对“沈阳日军行动”蒋介石的态度如何?导致怎样的结果?
【同仇敌忾】
(4)图一人物在 1936 年发动了哪一事件?这件事的解决对当时改善国共关系起到什么作用?
(5)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史实与图四之间的关系?
【归纳总结】
七七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毛泽东指出:“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国民党左派领袖宋庆龄说:“中共宣言和蒋委员长谈话都郑重指出两党精诚团结的必要。我听到这消息,感动得几乎要下泪。”当时,《大公报》载文说:“目前举国一致准备拼死自卫的精神,真不是前几年所能想像的。只凭这种精神,即可保证我民族绝不致衰亡。”? ????
(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进入到什么新阶段?
(7)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26.某校历史小组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国强民之路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一起探究。
【屈辱篇】?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屈辱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是什么?
【探索篇】?
材料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抉择篇】?
材料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认识到,苏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并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材料三所叙述的“苏俄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
【奋斗篇】?
材料四: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浴血奋战化险为夷,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时期,在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感悟篇】
百年的中国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中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正迈步走向辉煌。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同时还懂得了很多道理,请写出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40分)
1.D 2.C 3.B 4.B 5.B 6.D 7.A 8.C 9.B 10.B
11.A 12.B 13.D 14.B 15.D 16.B 17.B 18.C 19.B 20.B
二、辨析改错题(共10分)
21.【×】(1)七七事变改为九一八事变。? ??
【×】(2)1936年改为1935年。
【√】(3)。 ? ? ? ? ? ? ? ? ? ? ? ??
【×】(4)左权改为彭德怀。
【×】(5)北平改为延安。
三、材料解析题(共30分)
22.(1)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
(2)1937年。抗日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3)南京大屠杀。
(4)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言行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23.(1)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亲密合作,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在这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2)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3)体现了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官兵平等优良传统;朱德“转战华北”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4.(1)戊戌变法;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
(2)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剪发辫。
(3)卢沟桥事变;实行全民族抗战;国民党:台儿庄战役等;共产党:百团大战等。
(4)从单一到联合。
四、综合探究题(共20分)
25.(1)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共三大;北伐战争。
(2)由合作走向分裂。
(3)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4)西安事变;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的须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国共两党齐心协力,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6)进入到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新阶段;由局部抗战进入到全国性抗战;进入到国共两党和各抗日阶级、阶层联合抗战新阶段等。
(7)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一个民族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打败外来侵略者)(意思相近即可。)
26.(1)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3)俄式:开展城市暴动(攻打中心城市、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中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4)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
(5)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探索救民的真理不懈奋斗,流血牺牲,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