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倒行逆施,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2.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3.创办于1872年,以“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为宗旨的报纸是( )
A.《万国公报》 B.《民报》
C.《申报》 D.《新华日报》
4.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的是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鲁迅
5.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六周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选出的中央局书记是( )
A.1921年7月,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陈独秀( )
B.1921年7月,广州,董必武
C.1921年7月,广州,毛泽东
D.1921年7月,北京,李达
6.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的一项是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D.党当前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7.“这场运动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自我觉醒。”“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8.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9.下列报刊中和北京大学一起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的是
A. B. C. D.
10.五四运动要求严惩的三个亲日派卖国贼,除了曹汝霖、陆宗舆之外,还有
A.李鸿章 B.袁世凯 C.段祺瑞 D.章宗祥
11.据董必武口述,斯诺在《老赤卫队员》中写道:“我参加了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每一个省派两名代表……湖南派何叔衡和毛泽东……”这次会议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
C.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是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2.“千年中国看西安,百年中国看上海”,上海见证了百年中国的沧桑岁月,下列发生在上海的有:
①华民国建立 ②新文化运动兴起 ③五四运动的发展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⑤八一三事变 ⑥建立商务印书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13.在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坐落着一处名人故居:李大钊故居,西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大钊的主要贡献是
A.创办《新青年》杂志 B.发表小说《狂人日记》
C.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 D.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14.浙江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多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
A.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B.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15.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民主革命之路 B.民族复兴之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改革开放之路
16.烟雨楼旁有条红船。习近平总书记曾伫立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D.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17.“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事件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五四运动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8.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其中“科学”是指( )
A.反对独裁专制 B.反对迷信盲从 C.反对旧文学 D.反对旧道德
19.1920年,第三国际的代表来华就组党一事与李(李大钊)、陈(陈独秀)进行会谈。后决定在上海建立由陈领导的党支部,在北京建立由李领导的党支部。“只要联合两个党支部,便可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统一起来。”材料反映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共产国际的帮助 D.先进人物个人的作用
20.1915年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号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新青年》创刊 C.清帝退位 D.《文学改良刍议》发表
21.1920年《新青年》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直接影响此现象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扶助农工的政策
22.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传播
23.船只,不仅进行运输,有的还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下列船只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艰辛的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24.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所关注的焦点。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以下中国近代化探索运动中涉及有民生问题的有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25.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的人物是谁? 图二的创办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开始?
(2)这次运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3)怎样评价这次运动?
26.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之一。以下是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的图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说出红色族游选择在以上两个景点的历史依据?
(2)当年这两个地方发生的历史事件解决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
(3)以上事件在党的历史上各有什么重大意义?
(4)感受红色旅游,你有什么体会?
27.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中外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变革开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1)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写出文艺复兴的先驱。
材料二 17—18世纪,崇尚理性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对封建的神学。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
(2)据材料回答,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推崇什么思想?举出其中一位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材料三 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也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是哪两面大旗?
材料四:
(4)材料三文章所反映的是什么事情?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联系?
(5) 综合上述材料,中外四次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2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道路不断摸索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大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毛泽东等人在摸索中开辟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遵义会议重点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在两个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A 6.B 7.C 8.B 9.D 10.D 11.A 12.D 13.C 14.C 15.B 16.A 17.A 18.B 19.C 20.B 21.B 22.B 23.C 24.D
25.
(1)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2)民主,科学(4分)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26.(1)图1:中共一大在此召开;图2:遵义会议在此召开
(2)图1:建立中国共产党;
图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图1:中共一大的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图2: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中国革命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学习先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27.(1)人文主义;但丁
(2)启蒙思想运动;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天赋人权;卢梭:社会契约学说)
(3)新文化运动(1分);民主与科学 。
(4)全国范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5)解放思想,促进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28.(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解决的问题: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名称: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成果:创办黄埔军校、取得北伐战争初期的胜利;夺取抗战胜利。
(4)中国共产党有先进的思想引领;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她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她始终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是一个伟大的政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均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