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走近作者
写作背景
文本导读
疑难探究
妙语佳句
生字新词
写作特色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相关链接
陈从周(1918-2000),别名梓翁,浙江杭州人,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专家,散文作家和画家。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成果瞩目。著有《说园》《苏州园林》《扬州园林》等许多学术专著,其中《说园》最为精辟,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他还参与了大量园林建筑的设计建造,并把苏州网师园以“明轩”的形式移建到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第一人。
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辞海》上载有“黼(fǔ)扆”“斧扆”“斧依”,都是一个意思,指的是古代帝王使用的屏风,因上有斧形花纹,故名。作者陈从周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对于“屏”有一定的研究。这篇文章正是向读者介绍了“屏”,表达了作者对“屏”的喜爱。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陈从周的一篇小品文。文章介绍了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
上页
生 字 新 词
字词认读
字形辨析
词语释义
多音多义
字 词 认 读
流萤
纳凉
缓冲
销魂
伧俗
帷幕
屏风
忒
书斋
休憩
闺房
不禁
韶光
(yíng )
(nà )
( huǎn )
(hún )
(cāng )
(wéi )
(píng)
(tuī )
(zhāi )
(guī )
(qì )
(jīn )
(sháo )
(shàn) 膳食
(yíng) 萤火虫
(yíng) 宿营
(yíng) 晶莹
(shàn) 擅长
字 形 辨 析
萤
营
莹
擅
膳
字 形 辨 析
健
键
腱
(jiàn) 健康 健壮
(jiàn) 键盘
(jiàn) 肌腱
缀
辍
(zhuì) 补缀
(chuò ) 辍学
词 语 释 义
乘凉。
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
粗俗鄙陋。
恰当,恰如其分。
休息。
空自劳苦;白费心力。
①美好的时光,多指美丽的春光。
②比喻美好的青春年华。例如:韶光一去不再来。
纳凉:
帷幕:
伧俗:
得体:
休憩:
徒劳:
韶光: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妥善措施。
伧俗
寒伧
cāng
chen
伧
屏风
屏气 屏退
多 音 多 义
ping
bǐng
屏
1.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品析】
为了引出说明的对象从童年与家人纳凉的情景说起,让人进入一种轻松,恬淡的意境,再引用诗句,渲染出浓厚的文学氛围。
2.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品析】
作者在介绍屏的作用时,并不是用一些专业术语详细说明,而是用比较轻松,随意的方式,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也表达了对屏风的情有独钟。“怪不得”一词运用很口语化,但是却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思。最后用外国人的称赞来反衬中国屏风的美感名不虚传。
3.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品析】
介绍了室外安置屏风的作用,“置”有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点缀”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说明出屏风在居室建筑中的作用。
4. 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品析】
屏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性的物件,本身就充满了古香古色的韵味,文中又写到:小儿避客,男女有别这样的陈俗礼数和《牡丹亭》昆曲雅词,相互映衬,相互生发,使得文章更加显得典雅,传统而不仅是一篇说明文的规矩和格式所能牢笼的住的。
探究一:
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点拨】
由于古诗词及古画的感染和影响,作者从小时候起就对屏风产生了喜爱和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认识更深,也就“更觉得它实在微妙”,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加深了。全文不少地方都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探究二:
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如何理解“文化休憩”?
【点拨】
作者将屏归入休闲一类的文化,表明了作者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心态,不拘束,不做作,也是作者爱屏的一大原因。包含着作者对人们更好的开发利用屏风的美好愿望。
探究三:
说说你对“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理解,结合全诗来说。作者为什么用在这里?
【点拨】
全诗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其实用在这里并不取其诗的本意,为了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而古诗和本文的介绍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所以运用它来增添韵味。
散文式的表达形式
散文,是文学的一大部类,语言生动,节奏感强,富有表现力。形式千姿百态,灵活多样,便于表达感情,所谓形散神不散。《说“屏”》借散文的形式来说明事物,兼具两者之美,使得文章更显活泼生动。
浓郁的诗意和韵味
文中引用许多的诗句,为我们营造了清远优雅的氛围。《牡丹亭》的唱词引导读者在剧中人物的顾盼神采中更加感受到屏风的艺术魅力。结尾诗句的引用使得通篇都洋溢着诗歌的旋律。文章富有文采。
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在作者的说明中,思想感情始终真挚热烈。文章开头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心生向往之情。行文中将古典的韵味和屏风相比较,并且用今人的伧俗来映衬古人的雅韵。结尾仍然期望屏风的艺术魅力再次焕发。
说“屏”
引出说明对象,表明作者的情感,点名屏风的特点。
室内外安置屏风的作用
按建材和豪华程度划分不同的类别。
屏风在设置上要注意的问题。
再次强调屏风是吸引人的,是值得专家重视的。
(1)
(2-3)
(4)
(5)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其实和屏风一样,中国很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让我们期待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散发出不朽的魅力,也翘首期盼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在今天流芳溢彩!
屏 风
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起初我们先祖的家居陈设是非常简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而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是,家具中的屏风制作也应运而生了。屏风的诞生,开始是专门设计于皇帝宝座后面的,称为“黼扆”、“斧扆”。它以木为框,上裱绛帛,画了斧钺,成了帝王权力的象征。《史记》中也记载:“天子当屏而立”。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屏风开始普及到民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了古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屏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形式,工艺手法异彩纷呈,它作为传统工艺领域里的一枝奇葩而流传,深为民众喜爱。但随着社会的转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很难把它作为家庭的陈设品,以致其范围逐渐缩小,只有在特殊的文化场所才有它的身影,如剧院、茶馆、说书场等。近年来,海内外人士又开始对中国的古典家具感兴趣,包括屏风在内的古典家具文化的美感正逐步被人们重新认识,我们希望人们能从传统的屏风工艺中挖掘出新的美感,受到新的启迪。
荫仕女图屏风
九鱼图
荫仕女图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