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故宫博物院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四课 故宫博物院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02 10: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34年生。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广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
栏目导航
  《故宫博物院》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播出以后,不少听众要求重播,并且建议将稿件交报刊发表。正好这时候《地理知识》杂志准备开辟“旅游地理”专栏,要去了这篇稿件,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号上刊载了,题目就叫“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课文《故宫博物院》就是根据这篇文章删改的。
栏目导航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说明文,也是一篇广播稿。说明的是我国乃至于世界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故宫,突出故宫建筑群的“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高度赞扬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文章以空间顺序为线索,选择最能反映故宫特点的太和殿详写,脉络清楚,繁简适当。
栏目导航
鳌头 ( )
áo
琉璃 ( )
中轴( )
击磬 ( )
乾( )清宫
坤( )宁宫
liú
zhóu
qìng
qián
kūn
额枋( )
藻井 ( )
金銮( )殿
蟠龙 ( )
pán
luán
攒( )
cuán
妃嫔( )
fēi pín
fāng
zǎo
栏目导航
檐(yán): ①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如:飞檐;前檐。
②覆盖物的边沿或伸出的部分。如:帽檐儿。
瞻(zhān):往上或往前看。如:瞻仰;瞻望。
妃(fēi ):帝王的妻,位次于皇后,亦指太子、王、侯的妻。如:
杞(qǐ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如:杞人
雍(yōng):① 和谐。
②雍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如:雍雍大雅。
臃(yōng):①过于肥胖,以致动作不灵便。
②衣服穿得很多很厚,显得不灵便。
③比喻机构庞大,运转不灵,妨碍工作。如:机构臃肿。
妃子;妃嫔。
忧天。
栏目导航
磬:古代打击兵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
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玲珑:精巧细微。
肃穆:严肃而安静。
悠扬: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
矗立:高耸直立。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栏目导航
  jīn ①受得住,耐久。如:禁受;弱不禁风。
    ②忍耐,制止。如:不禁笑起来。
    ①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如:犯禁;
     违禁品。
   
    ①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如:奇闻;奇迹。
    ②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如:奇兵;奇计。
    ③惊异,引以为奇。如:奇怪;不足为奇。
  
    ②零数。如:奇零;有奇。
②拘押。如:囚禁;禁闭。
①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如:奇数。

jìn



栏目导航
1.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这几句语言简洁,内容丰富,交待故宫的位置及历史沿革,使读者对故宫产生一个整体的印象。它是“北京的中心”,使人感受到故宫规模之大,地位之不同寻常。它又叫“博物院”,可见收藏品的丰富。
【品析】
栏目导航
2.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运用整齐的四字句说明了故宫博物院的整体特点,也点出了全文说明的中心。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自豪。
【品析】
栏目导航
3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 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 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写了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色彩艳丽。作者用了“湛蓝” “金黄色” “金” “朱”等色彩鲜艳的词语和副词“格外”来表达对我国古代文明的赞美。
【品析】
栏目导航
4.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从“前朝”的介绍转入对“内廷”的介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写法上很是简练,只是指出了方位,却更加突出了全文的主体,也客观的写出了故宫建筑群的主体。
【品析】
栏目导航
【探究一】文章是按什么说明顺序安排的?
  以参观的路线,故宫的建筑顺序。由南到北,作者沿着中轴线从南往北走,同时将路线上的建筑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介绍和分别介绍相结合。还辅以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方位词,使人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点拨】
栏目导航
【探究二】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重点介绍?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点拨】
栏目导航
【探究三】将“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这一双重否定句更改为陈述句。并且说出改动后的句子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是令人惊叹的。原句表达了作者高度赞美祖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情感。改动后在情感的表达上不如原句强烈。
【点拨 】
栏目导航
【探究四】文章在写前朝与内廷时表达手法一样吗?     为什么?
  介绍宫殿,尤其介绍太和殿,用的是精雕细刻的工笔画的写法;介绍御花园,用的是速写笔法。由“亭台楼阁”到“点缀其间”,寥寥三十三字,写出布局特点,烘托环境气氛。正如文中所说,这里“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不同的事物,运用不同的笔法。给读者的感受是景致典雅,布局和谐,耳目一新,仿佛参观之后享受到休憩之趣。
【点拨】
栏目导航
【句子的成分】
1﹑主语和谓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或说明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或说明。二者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比如:今天‖星期六。文章中出现的有: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栏目导航
2﹑宾语
宾语是述宾短语中述语所表示的动作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表示人、物或事情。述语和宾语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比如:他是老师。 其中“他”是主语 ,“是”是谓语 ,“老师”是宾语。文章中出现的有: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其中“午门”是主语,“是”谓语,“正门”是宾语。
【句子的成分】
栏目导航
3、定语
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中对中心语进行修饰或限制的成分。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比如:“年轻的信客也渐渐变老”中的“年轻的”。文章中出现的有:金黄色的琉璃瓦。“金黄色的”就是定语。
【句子的成分】
栏目导航
4、状语
状语是谓语性偏正短语中修饰、说明中心语的成分。状语与中心语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比如:“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面”中的“轻飘飘地”。文章中出现的有: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像一条玉带”就是状语。
【句子的成分】
栏目导航
【句子的成分】
5、补语
补语是述补短语中补充说明中心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补语与中心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比如:“我和母亲走在前面”中的“在前面”。文章中出现的有: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下面的宝座”,即是补语。
栏目导航
以空间为序的说明顺序
  作者从南到北,基本上沿着中轴线前进。从天安门往里,一直走到坤宁宫,从养心殿到储秀宫往东再返回中轴线上的御花园,出神武门到景山。并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部分,加以分述综合。如:出保和殿后,在小广场稍作停顿,总结“前朝”,简介“内廷”。在这同时,还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人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比较清晰明了。
栏目导航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故宫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重点与次要部分怎样处理,如何用部分宫殿显示故宫的特点,从而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发挥一篇解说词的作用?作者采用有详有略的方法。突出太和殿是因为它集中代表了故宫建筑群的特点,而且它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时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安排,有点有面,即全面完整又重点突出。
栏目导航
故宫博物院
总领(第1、2段) 故宫的位置,布局和地位。
由南向北 (西侧)武英殿
(第3~15段)
俯瞰总结(第16段) 从景山俯瞰故宫全貌,再次强调故宫的布局构造特点。
前朝
内廷
(后宫)乾清宫→交泰殿→
坤宁宫→御花园
(三大殿:殿前 →太和殿→
中和殿→保和殿
(东侧)文华殿
(西侧)武英殿
栏目导航
  这篇课文按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赞扬祖国古代建筑的宏伟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所以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
栏目导航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距今约有600年的历史。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 宫
栏目导航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000米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栏目导航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
现在,故宫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