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5.1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教案
教学目标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论证思路。
2、品读文中的重要语句。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基础知识,了解新闻评论的基本写作特点,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论证思路,培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自读、研读相结合,理解并感悟工匠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仔细品读本文中有关“工匠精神”的论述,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学会拒绝浮躁风和短视心态。??
难点:梳理本文中事实和观点的关系,赏析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新闻评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二、写作背景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为工匠精神”。本文就是2016年4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
三、作者介绍
李斌,1972年生,鼠头者也,曾为“武大郎”(武汉大学新闻系)。工作后当过几个月“农民”(农村组),作为“选调生”,干过一年半“舆论监督”(新华视点室),其余岁月包括今天仍“就业”于政文采访室,从事时政、科技、环保等方面报道。
如有所长,当属科技报道。曾两赴北极(1999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2004年中国首座北极站记者团成员);1999年至2001年、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独家或为主的报道占一半以上;和同事一起合作在2000年掀起了“纳米热”和“基因热”;曾率先报道关于青藏高原“臭氧低谷”、克隆大熊猫、中国芯、原子喷泉、人脑记忆“新大陆”等新闻。在科技新闻圈混得长了,被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笑谓“资深记者”。
所谓代表性报道(包括与人合作)有《决战纳米时代》、《“基因食品”质疑》、《技术黑洞探析》、《留学生直接从政调查》《归国创业“小灶”现象分析》、《廉租房调查》等等。编著有《2004科技中国》、《你还是你吗--人类基因组报告》等书。????
四、题目解说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春秋时代有四书五经六艺之说,后又有独具匠心等成语,可见中华民族历来推崇技艺。新时代的工匠是在近、现代工业文明和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中培养起来的专业人才,他们拥有高操的技能、精湛的技艺和过硬的技术,他们是用孜孜不倦和精益求精书写历史记录的人,称之为工匠。曾经,中国企业的无数工匠们用精湛的技艺为国人生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底色和标签,这就是工匠精神!
5、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时代特点和企业打造金字招牌的角度引出“工匠精神”的话题。
第二部分:从工匠精神的时代含义、作用、内涵等方面论述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要立足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践行工匠精神。
六、全文分析
1.文章第一段为什么要引用企业家的话,有什么作用?
企业家的话是新闻评论的生发点,是引出新闻评论的具体事件。企业家的话更直接、更真实地表达了对工匠精神的推崇,说明了工匠精神对企业的重要性。
2.文中所说的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到底是什么?思考这段话在语言上的特点。
在第四段中论述了,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是:炉火纯青的技术;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技近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该段落从各个方面、由浅到深地论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回答了如何践行工匠精神的问题,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如何理解“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这句话?
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我们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
4.本文的论述过程:
第一部分:从时代特点和企业打造金字招牌的角度引出“工匠精神”的话题。
第二部分:从工匠精神的时代含义、作用、内涵等方面论述“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要立足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践行工匠精神。
5.本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结合文本说明好处:
①引证法。在本文中,作者多处引用,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具体地说明了工匠精神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引用了鲁迅的诗句,对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进行深入论证。
②对比论证。如“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从对比中突出了工匠精神的力量大,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6.除了运用论证方法进行论证,本文在写法上还具有哪些特点?
①立场坚定、观点鲜明
本文在开篇就提出了工匠精神备受推崇,全篇以
“工匠精神在当代具有重大作用”这一主要观点展开,在论述过程中也以论述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坚守工匠精神的意义为中心,立场坚定、观点鲜明。
②有的放矢、直面现实
本文立足于现实,除了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之外,主要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展开:“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践行?”在论述过程中,文章与现实问题充分结合,靶向精准、鞭辟入里,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③语言精美、情感充沛
文章中引用了《说文》中的话来解释“匠”的含义,以及一些经典语句,如鲁迅作品中的话等等,还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使表达更加丰富、形象,句式工整,还增强了情感表现力。?
七、中心思想
本文详细介绍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从个人、企业、国家的不同层面论述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其中还包含了人生价值、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等主题,并积极呼吁践行工匠精神。
八、写作特点
①立场坚定、观点鲜明
本文在开篇就提出了工匠精神备受推崇,全篇以
“工匠精神在当代具有重大作用”这一主要观点展开,在论述过程中也以论述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坚守工匠精神的意义为中心,立场坚定、观点鲜明。
②有的放矢、直面现实
本文立足于现实,除了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之外,主要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展开:“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践行?”在论述过程中,文章与现实问题充分结合,靶向精准、鞭辟入里,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③语言精美、情感充沛
文章中引用了《说文》中的话来解释“匠”的含义,以及一些经典语句,如鲁迅作品中的话等等,还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使表达更加丰富、形象,句式工整,还增强了情感表现力。
九、补充资料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主要有如下特点:
①新闻性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主要表现在它所评论的对象示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或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内容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新闻评论可以针对一个新闻事件、一种倾向、一个问题发言,但这些都必须是广大公众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与新闻性相关,新闻评论要具备较强的时效性,这样才能及时提出问题,不失时机地对一些重要事件和问题作出反应或表明态度。
②论理性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意见传播,不同于一般的嬉笑怒骂这类情绪化的表达。新闻评论应该具备理性的内容和理性的形式。理性的内容指它应当有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理性的形式指它应当遵循人类思维与思想交流的一般规则,也就是逻辑,这是保证人们的意见传播与观点交流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有了逻辑性的保证,人们之间的意见传播与观点交流、持不同观点的人们之间的说服与认同才能正常进行。
十、总结全文
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
布置作业
训课后训练
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负责任;二是精业,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奉献,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牺牲的精神。敬业反映的是职业精神,精业反映的是职业水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新时期的“工匠精神”,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重要体现。“工匠精神”,不仅适用于企业生产,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应在这三个方面努力,铸就属于各自行业的工匠精神。
3.阅读下面的材料,用四个短语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每条不超过5个字。
瑞士手表誉满天下,畅销世界,堪称经典,这得益于瑞士制表工匠具有的“工匠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工匠有着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职业敬畏态度。在生产中,他们极度关注工作细节,严格依照操作流程,认真完成每一道生产工序,对每一个零件、每一个产品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在工作中,他们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在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之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弘扬这种工匠精神,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4.下面是网友设计的武汉“雷神山医院”LOGO图案,请写出除文字部分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答案与解析
1.答案: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示例特点:其在语言形式上是由两个分句构成,前一个分句由两个四字短语和一个六字短语并列组成;从内容逻辑上看,前一个分句所举之例,共同蕴含了后一个分句所提到的伟大精神。然后将所给的材料归类:“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共同体现“奋斗”精神,应归为一类;“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呼应“团结”,“御外侮卫家国”需要“团结”精神,应归为一类;“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同属“梦想”,应归为一类。最后按照示例的句式特点组合成句,同时注意标点符号。
2.答案:①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精通;②奉献反映的是个人品德;③而且是各行各业都该具有的一种精神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是三个关键词,即“敬业”“精业”“奉献”,语段主要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解说。①处,是对“精业”的解说,根据前面“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负责任”和后面“奉献,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牺牲的精神”可知,此处的句式应为“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而内容应与“精”有关。②处,前面说“敬业反映的是职业精神,精业反映的是职业水准”,那么横线上应是说“奉献”,句式应为“奉献反映的是……”,“奉献”与人的品德、品质有关,故此处可填“奉献反映的是个人品德”之类的句子。③处,前面说“不仅适用于企业生产”,“不仅”表递进关系,后面与之搭配的应该是“而且”“还”,再看后面“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应……”,可见此处应是说“各行各业都该具有的一种精神品质”
3.答案:①技艺精湛;②敬畏职业;③关注细节;④追求完美(极致)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语段共有五句话,其中,中间三句话是对“工匠精神”的具体阐释,故抓住这三句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即可。如可抓住第二句“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职业敬畏态度”、第三句“极度关注工作细节”、第四句“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中的关键词进行概括,概括时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4.答案:构图要素:盾牌、莲花和“雷”字等元素。寓意:盾牌象征阻挡病毒的疯狂进攻、保护病人;莲花象征涤清污秽、净化重生;“雷”字象征惩罚罪恶,面对新型冠状病毒,雷神出马,重还天下安宁。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认真审读题干,注意关键提示信息:武汉“雷神山医院”LOGO图案;答题的具体要求是“写出除文字部分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然后,按照一定顺序认真观察形。本题图形由三部分构成,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包括盾牌、“雷”字、莲花。思考寓意时注意徽标名称,盾牌、雷电的功能特点,莲花的象征意义等,围绕主题“抗击疫情”思考。最后,组织语言,按要求回答即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