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五章
提高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蒙古族草原牧民大多居住的是蒙古包
B.我国南方地区居民可以随时观赏户外冰雕艺术
C.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
D.阿拉伯人往往身着白色长袍,头戴头巾
读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几个阶段示意图,完成2-3题。
第2-3题图
2.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3.演变到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a.交通拥堵
b.住房紧张
c.受教育条件好
d.环境质量下降
e.犯罪率下降
f.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
A.a、b、c
B.d、e、f
C.a、b、d
D.a、b、f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4-5题。
第4-5题图
4.(2019湖南株洲中考,2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5.(2019湖南株洲中考,2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
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认识世界,读图回答6-8题。
第6-8题图
6.(2019湖南衡阳中考,6)图中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图(
)
A.①
B.②
C.③
D.④
7.(2019湖南衡阳中考,7)图②所示区域的主要人种、通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
)
A.黄色人种、英语、基督教
B.黑色人种、西班牙语、佛教
C.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D.黄色人种、阿拉伯语、基督教
8.有关图③所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常住居民为因纽特人、拉普人
B.站在A处,面北而立,该海峡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西洋
C.该区域气候酷寒,地面全被冰雪覆盖,没有植物能够生长
D.B所在的大洲淡水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2019年12月25日星期三是圣诞节,是西方传统节日。公历12月24日是平安夜,即圣诞前夕。完成9-11题。
第9-11题图
9.把圣诞节作为传统节日的人们,主要信奉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0.以下哪些区域把圣诞节作为传统节日(
)
A.亚洲南部
B.欧洲西部
C.非洲中部
D.亚洲东部
11.以圣诞节为传统节日的宗教,其经典是(
)
A.《道德经》
B.《佛经》
C.《古兰经》
D.《圣经》
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如图为“人类大陆示意图”,读图完成12-15题。
第12-15题图
12.“人类大陆”的分布(
)
A.非洲比亚洲多
B.东半球比西半球多
C.南半球比北半球多
D.高纬度比中纬度多
13.图中A地人口分布较多的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农业发展较晚
C.工业发展较早
D.自然条件优越
14.C地附近的人种主要是(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棕色人种
15.C地附近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就业困难
B.饥饿贫困
C.劳动力短缺
D.居住条件差
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与城市空气质量示意图。读图,完成16-19题。
第16-19题图
16.图示各大洲国家中(
)
A.亚洲、南美洲均无高收入国家
B.欧洲、大洋洲均为高收入国家
C.非洲、北美洲无中低收入国家
D.亚洲、非洲均为中低收入国家
17.图中发达国家(
)
A.人均国民总收入均高于发展中国家
B.空气质量差异最大的是德国
C.空气质量均好于发展中国家
D.欧洲数量最多
18.中国(
)
A.是发达国家但比美国人均收入低
B.是发展中国家,比巴西空气质量差
C.城市空气质量在亚洲中差异最大
D.城市空气质量都属于不健康状态
19.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可以(
)
A.提高工业水平,减少废气排放
B.加大燃煤供暖比例
C.把工业转移到城市中心地带
D.减少城市绿地面积
20.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体现的是(
)
A.中国经济独立发展更快
B.国际政治合作
C.经济全球化
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二、综合题
2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上海进博会(全名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第一届举办,共有12个国家参加探讨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它将为各国贸易提供公共平台,也会带来新技术、新标准、新理念,给中国企业提供更多机遇。这将对促进中国甚至全世界科技、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12个设立特色展馆的主宾国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有_________、_______等,我国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合作属于_______,我国与巴西的合作属于_______。
(2)上海进博会的举办,体现了(
)
A.各国之间联系少
B.世界经济发展平衡
C.经济全球化
D.国际没有竞争
(3)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举办进博会对我国和参展国的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2.下面是四个国家的有关材料,请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四国的分布及主要矿产示意图。
第22题图
材料二
国家
①俄罗斯
②中国
③印度
④巴西
国土面积/万千米?
1707.5
960.0多
298.0
851.4
2014年人口数/亿
1.4
13.6
12.7
2.0
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万亿美元
2.06
10.4
2.05
2.2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美誉)
“世界加油站”
“世界工厂”
“世界办公室”
“世界原料库”
(1)材料一中,虚线为极圈或回归线,字母A所在虚线纬度是__________。四国中没有热带分布的国家是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国家是_______。
(2)四国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
(3)请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列举四国具有的共同点。(一点即可)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加工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对能源和原料的需求量很大。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能源(石油等),从巴西进口工业原料(铁矿石等)。我国和这些国家有怎样的贸易关系?
23.图1是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是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的_________(纬度位置)地区、沿海和_______(地形类型)地区。
(2)A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B大洲没有常住人口,是因为该地气候____。
(3)除B大洲外,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洲,这种增长状况容易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有_______(写一点即可)。
(4)C大洲的居民主要以_______人种为主,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
24.(13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探究资料:图甲“法国地形图”、图乙“法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丙“法国高速铁路线路图”
图甲
图乙
图丙
尝试探究:
(1)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据图甲可知,巴黎处于海拔200米以下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2)气候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据图乙可知,巴黎处于________气候类型区,气候温和湿润。
(3)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据图甲可知,塞纳河流经巴黎,_____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4)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据图丙可知,巴黎有多条高速铁路在此交会,铁路交通便利,加强了内外联系。
归纳总结: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河流和交通等。
原理应用:
(1)据图丁分析青岛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
图丁
(2)平原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理想场所,而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却分布在高原上,据图戊分析主要自然原因。
图戊
答案
1.B本题考查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的关系。我国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气温高,冬季很少下雪,自然条件下难以结冰,所以不可能随时观赏冰雕艺术。
2-3.B
C由图中四个聚落演变图可以看出,最初聚落十分稀疏,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聚落越来越密集,交通越来越方便,它的演变顺序是②③①④。由图可知,当演变至第④阶段时,乡村聚落发展成为城市,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4.B读图分析可知,人口数量先增后降,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均粮食先增后降,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减少。
5.B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土地资源利用过度,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6.A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地处东南亚,如图①所示。
7.
C图②所示区域位于中东,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通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8.B图③是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无定居人口,北极地区的常住居民是因纽特人、拉普人,图③是以南极为中心的区域图,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端,因此站在A处,面向北方的德雷克海峡,该海峡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西洋。
9
-11.C
B
D本题组综合考查宗教的有关知识。根据图中宗教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欧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主要信奉基督教。圣诞节是基督教的传统节日,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12-15.B
D
A
C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知识。读“人类大陆示意图”可以看出,人口密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的东部地区。“人类大陆”分布特点是亚洲比非洲多,东半球比西半球多,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中纬度比高纬度多。图中A地位于亚洲东部地区,这里气候温暖适宜、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较早。C地位于欧洲西部地区,人口密集,以白色人种为主。C地附近人口增长缓慢,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社会问题。
16-19.B
D
B
A从图中可知,亚洲地区收入差距大,既有高收入国家,又有很多低收入国家;非洲主要是中低收入国家。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不一定高于发展中国家,如意大利比科威特低;发达国家中空气质量差异最大的是澳大利亚;发达国家空气质量不一定都好于发展中国家,如澳大利亚不如巴西空气好;发达国家在欧洲数量最多。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比巴西空气质量差;印度城市空气质量在亚洲中差异最大;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大多属于不健康状态,但是很多城市空气质量是中等或好。提高工业水平,减少废气排放是有效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
20.C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经济对话属于南北对话,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
21.答案:(1)英国
德国(加拿大)
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
(2)C
(3)将为各国贸易提供公共平台,也会带来新技术、新标准、新理念,给中国企业提供更多机遇。这将对促进中国甚至全世界科技、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解析:(1)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参展的12个国家中,英国、德国、加拿大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属于南北对话。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2)上海进博会的举办,为各国贸易提供公共平台,也会带来新技术、新标准、新理念,促进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体现了经济全球化。
(3)可以根据材料一直接回答,也可以开放性回答,只要合理就好。
22.答案:(1)23.5°S
俄罗斯
巴西
(2)俄罗斯
印度
(3)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大国(超过1亿),等。
(4)略。(提示:可从“贸易平等互利”“我国向这些国家输出工业制成品”“我国从这些国家进口各种原材料、能源等”“共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中、俄、印、巴四国概况,结合相关材料,回答即可。
23.答案:(1)中、低纬度
平原
(2)地势(海拔)高,气候寒冷
终年严寒
(3)C欧
劳动力短缺
(4)白色
基督教
解析:(1)由图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的中、低纬度地区,从地形上看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2)A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候寒冷,B大洲没有常住人口,是因为该地处于高纬度、终年寒冷。
(3)除B大洲外,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C大洲,这种增长状况容易出现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
(4)由图可知,C大洲是欧洲,这里的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信仰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
答案:尝试探究:
温带海洋性
水
归纳总结:地形
气候
原理应用:(1)交通便利,信息畅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高等院校众多;邻近日韩,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基础、协作条件较好。
墨西哥位于热带、亚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而墨西哥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气候宜人,适于居住。
解析:尝试研究:
(2)据图乙可知,巴黎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
(3)据图甲可知,塞纳河流经巴黎,注入英吉利海峡,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归纳总结: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交通、政治等。
原理应用:
(1)据图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岛属于沿海港口城市,交通便利,信息畅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高等院校众多;邻近日韩,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基础、协作条件较好:(2)读图戊可知,墨西哥位于热带、亚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而墨西哥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气候宜人,适于居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