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宪梓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检测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梅县区宪梓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检测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27 23:0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说明:全卷共有四大题,共4页。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石油是“清洁燃料”
C.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
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
2.煤的大量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各项可能是因为煤的大量燃烧而产生的后果是(

(1)温室效应
(2)二氧化硫气体产生的酸雨
(3)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4)臭氧空洞。
A.(1)(2)
B.(1)(2)(3)
C.(1)(2)(4)
D.(1)(2)(3)(4)
3.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验纯
B.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要垫石棉网
C.做实验的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
D.在实验药品贮藏室门口写上“严禁烟火”
5.学习化学使我们对一些图标有了认识,在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矿井等地应标注的图标是(

A.
B.
C.
D.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
B.化学反应中不一定有能量变化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7.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
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从火灾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
8.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9.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B.泡沫、海绵的不易着火
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
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撤向安全处
10.化学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冰箱中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
C.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D.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应采取加高烟囟的办法
11.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
1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13.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大量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反应吸热
B.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
C.降温同时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14.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
B.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
C.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D.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
15.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
二、填空题(本题含4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6.从近来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含有酸性物质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__。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
17.化学和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防止得骨质疏松症,就喝“加钙”牛奶,其中的“钙”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
(2)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实际是由其中的
(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3)冰箱里放活性炭除异味主要利用其
性;
(4)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

18.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能源包括
、石油和天然气。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人类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核能、
(写一种即可)等;
(2)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可作为柴油替代资源的清洁燃料,二甲醚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二甲醚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4)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试从氢气的性质分析氢气作为能源的主要优点

三、实验题(本题共15分)
19.(15分)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4分)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2)(6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_____(填装置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的操作如下,其正确顺序为______
(填序号)。
①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②当气体收集满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3)(2分)装置A、B都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比较A、B两个装置,指出B装置的突出点

(4)(3分)若用图2装置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请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四、计算题【第(4)小题6分,其余每空2分。本题共14分】
20.中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它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环境条件下,水分子笼中装有甲烷分子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己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
请回答:(1)这种可燃冰中含有______种元素;
C、H、O质量比是________;
(2)这种可燃冰中甲烷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
936g(约1升)该可燃冰常温下可释放出
升甲烷(常温下甲烷密度为0.72g/L)。
(4)1升该可燃冰完全燃烧后能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质量是多少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