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粤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1课《歌曲 《木瓜恰恰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粤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1课《歌曲 《木瓜恰恰恰》》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29 20:5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充满印尼风情的叫卖题材民歌。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简捷、段落规整清晰、歌词通俗上口,描绘出“印尼果农带着新鲜美味的热带水果到集市上叫卖销售、城里人都争着前来品尝购买(木瓜等)”的热闹景象。歌曲内容生活化,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学生演唱。歌中有介绍水果品种的赞美吆喝声,独具浪漫色彩和潇洒风趣。特别是衬词“恰恰恰”的运用更有特色:既增添了欢乐活泼情绪,又显露开朗豪放的。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的二声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知识与技能:简介印尼,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并能跟着音乐律动。
【教学难点】
正确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切分音及二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件 打击乐器 电子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感受,师生合作。
1、师: 第一次播放第一部分伴奏音乐,说说音乐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声音?
2、第二次播放第一部分伴奏音乐“恰恰恰”在每一句的哪个地方?老师在“恰恰恰”地方做了什么动作?
3、第三次播放第一部分伴奏音乐,念“恰恰恰”加入扭胯动作,请同学们拿出凳子地底下的沙球一起给音乐伴奏!
师:同学们很聪明,把“恰恰恰”念的非常的轻巧。沙蛋加入的也非常准确。这么丰富的音乐让我们感到非常的高兴,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一种水果,闭眼猜猜什么水果?(木瓜)。这是我们今天的主打产品。我们要去果园里采摘水果到市场上去销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叫卖歌曲《木瓜恰恰恰》。
三、初听歌曲、学习主旋律
1、播放原唱《木瓜恰恰恰》 (听两遍)
提问:你们能从歌曲中听出几种水果的种类?生答。哇塞,水果的种类真多。同学们猜一猜我们在什么地方?
2、出示歌谱、复习4/4拍节奏,强弱规律。
我们一起坐火车去果园,可这个果园有点远。我们一起坐火车去吧。火车声音(嚓)来复习4/4拍节奏。
3、出示歌谱,教授歌词,找相同节奏型。
同学们我来到果园里。看!那么多水果我们每样都摘一些吧。出示PPT ,引导学生发现相同节奏型。小组读、单人读。(讲解弱起、休止符、反复记号)
4.教授简谱,初唱主旋律部分。(播放慢速伴奏)
摘了水果多开心呀,让我们用开心的“叮叮”声音来唱一下简谱。
第一遍师弹琴第二遍学生跟琴唱。(讲解前四后十六的唱法)。找学生个别唱。 熟悉之后让学生们跟着慢速伴奏演唱歌词。
4、分小组演唱。(主歌部分与恰恰恰)
歌曲我们熟悉了,一起来合作唱一唱吧。
5.感受切分节奏特点
我们把摘下来得水果放到水果市场去销售吧,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向客人介绍的。(师范唱,出示PPT。让学生找出切分音的特点,重音在第几拍)
5、教授简谱,初唱副歌部分。
第一遍师弹琴第二遍学生跟琴唱。(讲解切分节奏的唱法)。找学生个
别唱。 熟悉之后让学生们跟着慢速伴奏演唱歌词。
6、范唱二声部,说说二声部情绪。
我们到水果市场叫卖水果,没有叫卖声怎么招揽客人呢?你们来听听老师是怎么招揽客人的?(师范唱)这段旋律有两个乐句,咱们来听听两个乐句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和之前唱主旋律恰恰恰的部分相比老师招揽客人的这段旋律是欢快的还是抒情的?
师弹琴,(6、5、4、5)教授学生跟琴唱二声部“嗨”部分旋律。老师加上动作,同学说说动作随着什么来变化的?(你们的歌声高我的动作就高,你们的歌声低我的动作就低。动作随音乐而摆动。)
7、完整唱副歌部分,加入优美二声部
我们有招揽客人的,有向客人介绍水果种类的。我们用歌声招揽客人来水果摊,但是没有把水果介绍给顾客,那么我们把水果的种类加进去。(现在水果市场热闹极了,有轻巧的恰恰恰、有木瓜、芒果、等水果的水果摊、有招揽客人的“嗨”。这么多声音交织在一起,水果市场更加热闹了。)
8、学习最后一段旋律(出示简谱)
你尝过木瓜的味道吗?木瓜的价格是贵还是便宜呢?请大家在歌声中寻找答案。这段旋律大家一点都不陌生,找一找这段旋律和之前学习的哪段旋律一样?
9、听范唱,唱一唱歌曲。
同学们试着把最后一段旋律唱一唱。(提醒学生反复记号)
(四)完整感受,分组合作
1.明确分工,师加入叫卖声。(沙球、扭胯动作、二声部旋律)
师:那么多声音我们来分分组,有介绍水果、买水果的。有唱恰恰恰和嗨的。【纠错:我们不是比谁的声音响,而是合作的更好,想办法把水果卖的更好,所以声音可以轻点。让我们再来一次吧!(沙球、扭胯动作、二声部旋律)】
师:同学们合作的真不错,表演的太精彩了。有了大家热情的招呼,动听欢快的叫卖声和优美的恰恰舞姿的吸引,我们水果摊的生意真是红火!
(五) 了解印尼文化。
师:我们再次合作,体验到了轻巧的“恰恰恰”,感受到它是高兴的心情。那么,同学们,木瓜长在什么地方?产自哪里呢?(印尼)
3.播放干美兰音乐,观看印尼的相关图片,简介印尼。
师:木瓜产自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印尼是由很多的岛屿组成的称之千岛之国,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火山,印尼的火山不叫的活跃。又称——火山之国,还有著名的巴厘岛(四季如春,风景如画)——又称神仙岛,天堂岛是印尼的旅游圣地。还有印尼小朋友,皮肤黑,太阳晒的。印尼跳印度舞蹈的姑娘,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是印尼的甘美兰音乐。(是印尼打击乐器的合奏,你能试试去模仿么?)
(六)拓展延伸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印尼版的木瓜恰恰恰,听一听印尼语的木瓜怎么说:“木瓜——巴洛亚”
(五)结束
结束语:水果市场因为有了我们美妙的歌声显得更加热闹了,而且水果也卖的更快了。快乐的印尼时光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的“巴洛亚”卖完了。感谢我亲爱的同学们,谢谢你们热情愉快的合作!也感谢在坐的所有老师,再见!
反思: 本次展示的唱歌教学课是花城版三年级下册《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木瓜恰恰恰》这一课教学设计也有出彩之处,就是在那一个个看似简单的设计,却时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环节,从打招呼,到介绍水果,推销水果等等每一个环节都从音乐入手,紧紧的围绕着音乐,每一步从体验音乐出发,围绕“叫卖歌曲”特点这一主线组织有趣的实践活动,将歌曲的难点化解,将技能潜移默化的融入课堂的游戏中,使得孩子在游戏中学唱,在唱歌中获得快乐。
当然在准备《木瓜恰恰恰》这节课的过程和展示过程中发现,自己除了嗓音条件不好之外,还有很多方面都需要进步。比如在钢琴伴奏方面,语言的组织能力方面,对学生的评价方面等等。设计一节好课,还需要我们应该用较高的素质体现出来,展示出来。因此,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在提高自身基本功着手,多学习!我也深深的相信,我会努力的,我会进步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