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直观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很快的识别这些图形。
资源引用:各种药盒、瓶子等物体。
课前小研究:
1.通过观察课本16页城堡情境图,说一说,这幅美丽的图案都是用什么物体搭起来的?
2.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面,说一说,这些物体的面都是些什么形状的图形?
3.怎么样能使这样图形从物体的身上走下来与大家见见面了?
4.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找一找,那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5.自己动手画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才艺展示,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关图形的故事》,让学生初步对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形状特征进行感知,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能很快的说出生活中一些见物体的形状,并能简单的进行分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引出今天所学的新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同伴互助
1.资源应用,新知探究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它的样子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图形,请同学看一看,它们都是些什么形状的物体呢?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神秘的礼物,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慢慢的过渡到今天所学的新的知识,从而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1出示课本16页城堡情景图,说说你从图中能找出哪些和老师今天带来的图形形状一样的图形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漂亮城堡来引入课题,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在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经过观察,在叙述的过程中可能有些语句不太完整,我们应该进行正确的点评和给予相应的指导。
问题2
我们今天学习新的图形朋友都藏在这些老朋友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它们的,赶快行动吧?
设计意图: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预设的师生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可能心里知道,但无法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我们应该给予这部分学生相应的指导和鼓励,从而建立起它们的自信心。
问题3
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设计意图:通过已有的知识立体图形家族来引入平面图形,自然贴切,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混交,或者分不清楚,所以在课堂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点评和纠错。
2.小组合作,变式应用
问题4
你们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这一启发,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面”在“体”上。
预设的师生活动: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生生互动中解决,给每个孩子一次争当小老师的机会。
问题5
用今天学到的新知识,解决例题中的问题?请把你的解答过程说给小组内的同学?
设计意图: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在陈述操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预设的师生活动:对于部分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的指导。
三、展示交流,师生互动
问题6
刚才听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的非常激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交流成果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预设的师生活动:这一过程让学生大胆的去展示自己,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初步感受到“面”在“体”上。
四、拓展延伸
整理提高
问题7
出示课本17页试一试,将图形与名字连线
设计意图: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预设的师生活动:由学生进行讲解,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问题8
在我们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我们今天学面图形,使他们进一步感知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预设的师生活动: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以让学生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
结语: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图形朋友,放学回家后,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做这些新朋友的样子,并把它拼成一幅美丽的图案,明天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