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有理数的减法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
2.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以及减法化为加法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结合温度计的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合理性,同时向学生指出了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使学生在经历结论得出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
通过有理数减法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数感的培养,感受数的意义,学会与人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渗透讨论法、转化法、归纳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重点是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教学难点】
难点是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下表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5年1月28日天气预报中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统计表:
你知道这三个城市的温差吗?如何用数学式子表示?
【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从温度计上观察得到三个城市的温差,并得到相应的数学算式.完成下列填空:
昆明:9-2=______
9+______=7
杭州:6-(-2)=______
6+______=8
北京:-2-(-12)=______
-2+______=10
思考(1)观察每组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
(2)每组算式的运算符号有什么关系?
(3)第一组算式中的减数与第二组算式中的第二个加数有什么关系?
(4)第一组算式中的被减数与第二组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有什么关系?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通过对比得出有理数的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并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情境1中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昆明:9-2;杭州:6-(-2);北京:-2-(-12).情境2中(1)每组算式的结果相同;(2)每组算式的运算符号不同,一加一减;(3)第一组算式中的减数与第二组算式中的第二个加数互为相反数;(4)第一组算式中的被减数与第二组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相同.
【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出结论,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问题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
问题2有理数的减法与有理数的加法有什么关系?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
【归纳结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对于法则内容的理解:(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个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a-b=a+(-b).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填空:
(1)3-(-3)=______;
(2)(-11)-2=______;
(3)0-(-6)=______;
(4)(-7)-(+8)=______;
(5)-12-(-5)=______.
2.3比5大______.
3.-8比-2小______.
4.-4-(
)=10.
5.如果a>0,b<0,>,则a-b的符号是______.
6.用算式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______米.
7.判断:
(1)两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
(2)(-2)-(+3)=2+(-3).(
)
(3)零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
(4)方程x+8=5在有理数范围内无解.(
)
(5)若a<0,b<0,>,a-b<0.(
)
8.计算:
(1)(-2.5)-5.9;(2)1.9-(-0.6);
(3)(-)-;(4)
-(-).
【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有理数的减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
【答案】1.(1)6
(2)-13
(3)6
(4)-15
(5)-7
2.-2
3.6
4.-14
5.正
6.8848-(-155)=9003
7.(1)×(2)×(3)√(4)×(5)√
8.解:(1)(-2.5)-5.9=(-2.5)+(-5.9)=-8.4;
(2)1.9-(-0.6)=1.9+0.6=2.5;
(3)(-)-=(-)+(-)=-;
(4)-(-)=+=.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有理数加法与有理数减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
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21页“练习”中选取.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在本节的教学中,通过实际生活的需要引出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减法的过程,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又应用于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加强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1.4有理数的加减
1.
有理数的加法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3.在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并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使学生在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得出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
通过有理数加法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数感的培养,感受数的意义,学会与人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讨论法、归纳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重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难点是有理数加法中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一家超市内的对话.甲:老兄,听说你开店记账时有一个习惯,究竟是什么习惯,能否给我说说?
乙:当然可以,那就是盈利记作盈利,亏本也记作盈利.
甲:那如何区分盈利与亏本呢?
乙:这太简单了,我把盈利记为正,亏本记为负.
甲:原来是利用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方法呀,举个例子说说吧.
乙:比如今天上午亏本5元,我就在账本上记作:-5;下午盈利3元,我就记作:+3.
甲:那你如何计算每天的亏盈呢?
乙:把每天盈亏数据相加不就得了.下面是我两天的记录,你知道它表示的意思吗?
(+5)+(+3)=+8
(-5)+(-3)=-8
【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一只小熊在一条数轴上移动:(1)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2)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3)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4)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5)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6)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思考“一共”的含义是什么?若设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你能写出算式吗?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加法运算的实际意义,利用数轴得出运算结果.同时对有理数的加法进行分类,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得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情境1中(+5)+(+3)=+8表示上、下午都盈利,盈利8元;(-5)+(-3)=-8表示上、下午都亏本,亏了8元.情境2中“一共”就是两个数相加.(1)(+5)+(+3)=+8;
(2)(-5)+(-3)=-8;
(3)(+5)+(-5)=0;
(4)(+5)+(-3)=+2;
(5)(+3)+(-5)=-2;
(6)(-5)+(+0)=-5.
【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出结论,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问题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
问题2
有理数的加法有几种情况?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
【归纳结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一天早晨的气温是-7℃,中午的气温比早晨上升了11℃,中午的气温是(
)
A.11℃
B.4℃
C.18℃
D.-11℃
2.如果a+b=0,那么a,b两个数一定是(
)
A.都等于0
B.一正一负
C.互为相反数
D.不能确定
3.若+=,则a、b的关系是(
).
A.a、b异号
B.a+b的和是非负数
C.a、b同号或其中至少有一个为0
D.a、b的绝对值相等
4.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
(3)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
(4)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
5.若a>0,b<0,a+b<0,则______.(用“>”或“<”连接)
6.判断: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吗?
【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有理数加法法则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
【答案】1.B
2.C
3.C
4.(1)>
(2)<
(3)>
(4)<
5.<
6.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不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有理数加法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
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19页“练习”中选取.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在本节的教学中,通过实际生活的需要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让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一是借助于数轴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自己归纳法则;二是引导学生分析法则特点,总结规律,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从而使难点化解,并在化解难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最终要让学生明白:对于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和不一定大于加数,这是有理数的加法与算术运算的一个很大的区别.为了解决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使知识教学和智能培养结合起来,设计的练习题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