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求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例题以两名学生抓花片为题材,其中女生抓8个蓝花片,男生抓13个红花片,问哪一种颜色的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回答这个问题时,学生根据两种花片的个数,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很容易知道红花片抓得多。至于红花片多几个,要通过排一排、比一比等活动探索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问题在试一试中呈现,在试一试前,教材通过卡通的对话,揭示了“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蓝花片就比红花片少几个”,所以,试一试中的问题就可以由学生独立解决了。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和数学应用意识。
2、积极思考,善于动手实践,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学情分析:
个别学生在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个的时候,思考有些困难,要通过学生亲自摆一摆,排一排的方法,在具体的实例中理解体会。
教法与学法:
小组合作,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红花片13个和蓝花片8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创设情境。
1、玩拍手的游戏,感受比多比少的问题。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看着大家玩得这么开心,贝贝和淘淘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今天他们要带我们去参观蔬菜园,咱们一起去瞧瞧吧。(播放动画课件)贝贝和淘淘都说自己摘的黄瓜最长,为此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谁都不服输。同学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到底谁的黄瓜长?
总结:要知道两根黄瓜谁长谁短,我们可以把黄瓜的一端对齐放在一起,比一比,这样就能看出哪根长,长多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揭题并板书)(播放PPT课件)(学生齐读课题2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泼的游戏中放松自己的心态,积极地参与学习,游戏既放松了学生的情绪,又上学生在玩中运用旧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为后面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做铺垫。
二、探究学习,动手摆一摆
1、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奖品,瞧,是红花片和蓝花片,到底带了多少呢?想不想看?(想),行,那老师得考考你的眼力,好不好(好),准备(播放PPT课件)谁多?(个别问,红花片)多几个?(个别问,多3个)同意吗?(同意)眼力真棒!下面加快速度了,( 播放PPT课件)谁多,多几个?(蓝花片多,多2个)谁能连起来说(个别问)同意吗?同意的举手,咱们班反应真快,而且有一双火眼金睛,再来?(好)这回我们知道答案就说,可以不举手,好不好?(好)(继续播放乱的花片课件)
2、提问:哪一种花片多?多多少个呢?从画面上你能看出谁比谁多,多几个吗?(不能)那么请同学们先自己独立思考,用手边的学具摆摆,再小组交流,并完成导学案的探究案。
3、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4、全班汇报:听好同学们的介绍,有问题及时提出。
第一种:我是操作学具,用学具摆一摆知道的。学生上台演示。
追问:为什么要一个对着一个地摆呢?
第二种:我是这样想的,13比8多5,所以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
小结:看来,要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我们只要把两种花片排一排、比一比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花片的个数很多,也用排一排的方法比较多少,你觉得怎么样,还有什么办法吗?
第三种:从13个里去掉8个,剩下的就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个数。
小结:(老师黑板上演示)看来,要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除了用花片来排一排、比一比,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板书算式)
5、学生读算式并口答。
6、提问: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几个呢?谁来口答?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
7、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呢?(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为什么这么快啊?那我们就可以说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蓝花片就比红花片少5个。我们用一个算式解决了两个问题.
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实际上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用大数减小数。
【设计意图】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理解能力上的差异会使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亲历“操作——思考——交流——概括”的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三、运用新知,引导推理。
1、试一试,强化理解。
完成导学案的“我能行”的第1题。(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并集体汇报)
2、完成导学案第2题:
过渡: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的合唱队在排练节目呢,我们也去看一看好不好?(出示“试一试”的情境图)
(1)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女生24人,男生20人。提出问题:女生比男生多几人?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同桌相互商量一下。
(2)学生说想法,列算式。
(3)反馈交流:求男生比女生少几人?为什么还用减法算?
(“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就是“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表达的是同一意思,所以还是用减法计算。)
小结:看来,用减法不仅能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问题,还能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原有的学习中早认可了谁比谁多多少就是谁比谁少多少的概念,而且用减法计算谁比谁少多少,所以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交流想法。
五、总结延伸
1. 谈话:在生活中,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问题非常多,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找一找,用我们学习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本领呢?你可以告诉你的同学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 这节课我们得到了这么多的收获,你们学得开心吗?(开心)同学们今天表现非常棒,老师决定要送给大家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让学生人人参与总结汇报,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自然、融洽,既给学生提供了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也使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后用结合教材内容编写儿歌做为奖励送给学生,用读书声及动作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既满足孩子们的好胜心,又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图
教学感悟或反思:
本节课是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哪种花片多?多多少的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摆学具等活动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红花片比蓝花片我几个,也就是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几个,可以用减法计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算理,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数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