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并掌握多音字的写法会写生字。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二、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并掌握书写。认识多音字。
三、教学难点
清楚掌握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四、教学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案
六、教学过程
1、趣味导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教师出示第一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称象的曹冲吧(向学生介绍曹冲)
2、认读词语:
师:我们简单地了解了曹冲,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重点字词吧!
生字认读
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准生字
多音字
重、倒、量、称
3、课文重点解读
(1)教师范读文中段落
师:这里有对大象的外形进行描写的句子,让我们来找一找。“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句话写出了大象非常的大,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大象很重。
(2)再来看看官员们的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你能从这句话当中体会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大象到底有多重?VS大象有多重?)
大象有多重?——是一个很普通的疑问句
大象到底有多重?——让我们体会到了说这句话的人特别想知道大象有多重的心情
到底:究竟,此处的到底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的意思,说明官员们对大象的体重都非常好奇
(3)官员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曹操听了直摇头,同学们注意这里的“直”,如果去掉“直”,变成“曹操听了摇头”,是不是听起来很普通,加上直,就是另外一种效果,这个直,在这里是一直,一个劲儿地摇头,说明曹操认为这些办法都是不可行的。
(4)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同学们注意看这里的“才”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普通陈述句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才”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他小小年纪却能想出称大象的办法,说明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思考
(5)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想出了办法,他想出了什么办法呢?(称象过程)
赶象上船
在船舷上做记号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称石头的重量
(6)曹操微笑地点了点头(儿子称象的方法,觉得曹操的赞同),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果然”强调了称象成功)
七、主旨归纳
本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体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好品质,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八、结束语
生活中总会遇到难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