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周周清(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周周清(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8 10:1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周周清(一)
[测试范围:第5,6课 时间:40分钟 满分:45分]
一、基础清(15分)
1.下面加点字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涔涔(cén) 
急遽(jù)
 
明媚(mèi)
B.潸潸(shān)
缥缈(piǎo)
惊惶(huáng)
C.惆怅(chóu)
沉郁(yù)
亲吻(wěn)
D.赤裸裸(luǒ)
痕迹(hén)
耽搁(dān)
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冬天的一天,小北在路边等人,冻得直搓双手。
B.贝贝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甜蜜地睡着了。
C.他长大了,可以很轻松地挪移那些桌椅。
D.我翻箱到柜地找那件衣服,却怎么也找不到。
3.【小升初·重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这台被称作“天眼”的超大望远镜走在了科技的前沿,令世界瞩目。
B.在雾中,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像缥缈的仙境。
C.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D.那装修的声音似乎永无休止地传来,吵得我很心烦。
4.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某市快速公交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修改: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的状况”。)
B.方言的发展、产生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修改:将“产生”和“发展”调换位置。)
C.由于省团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修改:去掉“由于”。)
D.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修改:将“并且”改为“和”。)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3分)
你看:春光融化了冻结的溪水,给溪流谱上了欢乐的舞曲;春花绚烂了枯燥的土地,给大地穿上了迷人的新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拥抱这怡人的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谱写春天的赞歌吧!
二、素养清
(12分)
6.(国学题)补充完整。(4分)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浩如烟海的古籍,也有优美的传说,如牛郎织女的传说。我可以补充下面写牛郎织女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2分)
(2)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建《十五夜望月》(2分)
7.(综合性学习题)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1)初中某班小芳想找个微信群,与志趣相投的同龄学友共同探讨一些感兴趣的国学问题。若有以下四个国学爱好者微信群,她选哪个最合适?( 
 )
(2分)
A.不惑岁月
B.豆蔻年华
C.而立之家
D.弱冠一组
(2)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个话题,朋友圈里展开了辩论。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50字左右)(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清(18分)
成长的桥
陈 敏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的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说:“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贵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③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我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但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我真想像皮皮鲁那样,把课本煮了熬汤喝,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④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了重大转折。
⑤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是没有插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把我送进了医院;私下一直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后跌跌撞撞地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脸色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意识清醒。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便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甲)、掺杂着心疼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⑥那学期期末,我破天荒考了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乙)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⑦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有改动)
8.根据表现人物心情的需要,将“焦急”和“惊喜”分别填入甲、乙处。(4分)
甲: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9.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父亲脸色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怎样理解题目“成长的桥”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概括文中详写的那件事(从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概括)。详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基础清
1.
B 点拨:“缥”应读“piāo”。
2.
D 点拨:“翻箱到柜”应为“翻箱倒柜”。
3.
C 点拨:“豁然开朗”形容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豁朗,与语境不符。
4.
D 点拨:D项“提高”与“习惯”不搭配。所以应删去“并且提高”。
5.
示例一:春风吹拂了枯干的柳枝 给枝条画上了萌动的新芽
示例二:春雨浸润了枯黄的小草 给草地添上了诱人的绿色
二、素养清
6.
(1)盈盈一水间
(2)不知秋思落谁家
7.
(1)B 点拨: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初中的学生一般是十三四岁,加上是女生,所以应当选“豆蔻年华”。A项“不惑”指四十岁;C项“而立”指三十岁;D项“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2)示例一:我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加父母为好友,就会多一种渠道,让父母及时了解我们的想法和需求,能使我们与父母关系更融洽。
示例二:我不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我们长大了,需要个人空间。如果加父母为好友,会时刻受父母的关注,对我们个性发展并不利。
点拨:答题时要先表明观点,然后阐述理由。如果赞成加父母为好友,写出好处;如果反对加父母为好友,写出弊端。
三、阅读清
8.
焦急(2分) 惊喜(2分)
点拨:根据语境来判断即可。甲处“我”在昏迷中,父母的呼唤自然“焦急”;乙处语境是“我”取得了好成绩,父母的心情自然是“惊喜”的。
9.
Y·4·2 
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形】,(1分)生动地描写出母亲为“我”打碎花瓶而生气,但听了“我”很有意思的回答后转怒为喜的情态,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宽容,也表现了“我”的老实可爱【容】。(3分)
点拨:解答此题,首先明确所运用的描写方法,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这一描写写出了人物的什么情态或性格。
10.
Y·4·3 
加点词为动词,作者运用这一系列动词【形】,真实生动地描写出父亲听说“我”出事后极为着急、紧张的心情【容】,表现了父亲对女儿深切的关爱【情】。(3分)
点拨:加点词为动词,要分析作者运用这一系列动词写出了人物的什么心情,表现出人物怎样的特点。
11.
H·4·1 
父母温厚的爱【里】。(3分)
点拨:围绕本文的主题来理解即可。
12.
G·X·4·1 
概括:“我”九岁那年春天,伸手向窗外摘花时从二楼跌下而昏迷,后在父母的呼唤下苏醒过来【条】。(2分)
作用:生动形象地强调了父母之爱对于孩子成“材”所起的重要作用【内容】。(2分)
点拨:解答第一问,需从文中找出详写的事件,然后找出人物、时间、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调整语序后加以表述。解答第二问,结合本文主题来理解,因为详写的事件必然是最能够表现文章中心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