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音 八上 1.2.3东方之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初音 八上 1.2.3东方之珠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29 21:4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欣赏学唱歌曲《东方之珠》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东方之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2.培养学生用自然放松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了解祖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的历史和现状。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的情怀。
2.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东方之珠》。
3.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编写一个与之相关的主题小短剧。
三、教学难点:
1. 对歌曲进行感情处理和段落划分。
2. 对所学歌曲进行创造性活动。
四、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教材、视频材料
五、教材分析:
1.作品简介:《东方之珠》是台湾作曲家罗大佑的代表作,并由作者本人首唱。
1997年6月30日,香港举行了盛大的回归中国的仪式。这一天,对罗大佑的音乐来讲,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东方之珠》作为重点曲目在电视、电台播放并在香港回归的晚会上演出,歌曲由本人首唱。歌曲倾吐强烈的爱国之情。
2.作者简介:罗大佑出身于一个名医之家,5岁开始学习钢琴,高中毕业后依父愿进医学院,在医学院里建了一支小乐队,并开始音乐创作。脍炙人口的《童年》广为流传。从七十年代后期走红台湾,至今威风不减,有人称罗大佑“垄断”台湾歌坛十几年实乃不世出的音乐天才。他于1988年获得 “亚洲杰出艺人奖”。  谈及从医生到音乐人的转变,家里人的看法,罗大佑不加思索地说“花了十年时间做家里人的工作”。
  罗大佑说自己十年间不间断地对家里人保证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成就将超过从医。
  至于为什么在舞台上常戴墨镜,罗大佑首先否定了因为自己曾是放射科医生的缘故。
  他说:“戴墨镜是为了保护自己。一是因为自己当歌手前从未一下面对台下那么多人;二是舞台上的灯光很刺眼,所以要好好地保护眼睛。”
代表作:为电影《闪亮的日子》作插曲 , 《恋曲1980 》《恋曲1990》 《童年》《光阴的故事》 《野百合也有春天》 《东方之珠》 《你的样子》等。
六、学生分析: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对通俗唱法的歌曲有着极大的兴趣,这一课就是一首很值得学习的通俗歌曲。这首歌曲的旋律并不陌生,但要学的理解,深入,让学生更有表情的来演唱,应采取一些更活泼有趣的形式。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爱表演,对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较为感兴趣,所以可以用观看视频,模仿,想象,创造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乐曲,喜爱音乐。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伴随着《春天的故事》的音乐的走进课堂┉同学们还记得这首歌描写的是哪个城市吗?对,岭南—深圳。改革开放给岭南的城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请同学们跟随我一起再来看看岭南的变化┉
2.新课教学: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它的名字叫《东方之珠》
(对歌曲简单介绍)
①跟唱歌曲,说说香港。(听前提出问题)
问题一:“东方之珠”指的是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
问题二: 关于作者罗大佑,你了解多少?
(播放歌曲)
a.学生先回答问题一)对,东方之珠指的是香港!那为什么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呢?(请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谈他们所知道的香港是怎样的?)
b.播放一组香港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师边看边进行讲解(香港的地图册,海洋公园,迪斯尼乐园,国际会展中心,美食,夜景等等)
c.师:关于香港的历史,同学知道吗?它为什么会被英国割占?又是哪年回归祖国的?
生:(讨论回答)
师:介绍香港的历史:
d.播放香港回归视频录像
②作者介绍:
作者是台湾作曲家罗大佑。罗大佑出身于一个名医之家,5岁开始学习钢琴,高中毕业后依父愿进医学院,在医学院里建了一支小乐队,并开始音乐创作。脍炙人口的《童年》广为流传。从七十年代后期走红台湾,至今威风不减,有人称罗大佑“垄断”台湾歌坛十几年实乃不世出的音乐天才。他于1988年获得 “亚洲杰出艺人奖”。他的歌曲一般都由本人首唱,因为其他歌手唱不出他要的感觉。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由作者罗大佑本人带来的《东方之珠》由什么独特的地方。
③学唱思考:
a.请同学们把听到的相同的和不同的音乐段落,用A,B标记在乐谱上面。
b.分析歌曲的结构,并体会每个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找出乐曲中最能激发你情感的乐句(高潮),并有感情地演唱。
师:播放罗大佑演唱视频(请学生边听边唱,并注意听前提出的问题)
生:(讨论回答)
师:《东方之珠》的曲式结构为A+B+补充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④音乐表现:
a.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演唱形式来表达这种情感?请同学们来设计演唱形式
(如领唱,合唱,等等)
对,我们可以用表演唱来进行重新演绎!
b.表演唱:请你把每句歌词加上一些自己想象的动作,来重新演绎。
⑤创造性活动:
师:请同学们根据歌曲描写的强烈的爱国和思乡之情,编写一个小短剧,表达港澳台人民对希望回归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生:分小组,也可自行组合进行表演
(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演欲)
3.小结:
《东方之珠》这首歌曲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历史变迁和迷人的夜色。歌声中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倾吐了强烈的爱国之情。让我们期盼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完成!
十.课后反思: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理念,以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趣导课,让学生通过反复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多种音乐活动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来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感受及表现能力。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欣赏、歌唱、表演、律动等艺术活动,帮助学习表达和传递对香港的无限眷恋,倾吐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香港、唱香港、看香港、演香港等几个步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唱《东方之珠》的歌曲后,学生采用自编自演的方式来进一步表达对自己妈妈的深厚感情。最后将感情深化到对祖国的统一大业的期盼和祝福。
情感体验:香港的回归是举世瞩目的大事。在本课的教学中紧扣香港和祖国的感情,从歌曲《东方之珠》的歌声中体验这首歌曲的爱国之情。让学生在歌声中学会“爱”。
想象力和和创造力的培养:本课在学习歌曲时,设计了多种演唱形式让学生来感受音乐。如有男女领唱、合唱,让学生牵手高举,并随着节奏轻轻摇动手臂和身体来感受歌曲的情感,这些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力和表现欲望。
但本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在时间的把握上,最后表演性的小短剧本来设计有两组学生上来表演的,但由于前面对歌曲的讲解分析用时过长,导致后面的音乐活动不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上来表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我会更加注意时间的分配的把握。其次,在音乐活动的安排上,可以“预设到位”,在课堂上灵活一些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