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音 八上 1.2.5御风万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初音 八上 1.2.5御风万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29 21:4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御风万里》 教案
教学目标:
欣赏交响序曲《御风万里》,通过理解感受乐曲极具民族色彩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让学生在熟悉音乐、体验音乐内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聆听、哼唱、分析和比较,能够分辨《御风万里》B段四个音乐创作素材所属的民族及风格特点,并能听辨出四首民歌主题的主奏乐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感情内涵。
3、了解曲作者借助民族音乐符号向人们传达的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一家亲的信念,感受香港回归、祖国统一的欢乐气氛。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御风万里》的音乐风格及了解其创作特点。
教学难点:分辨《御风万里》中各民族的单调主题,和主要演奏乐器。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起听首歌曲(课件播放比昂乐队演唱的粤语歌曲《海阔天空》),提问:这是什么歌?结合图片,你知道这是我们中国的哪个地方?香港回归是那一年?香港回归全国人民的心情是怎样的?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下由我国作曲家郭文景创作的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感受下这首乐曲所展现出的,全国人民在香港回归之时,那种响彻大江南北的兴奋热烈的狂欢之声。
新课教授:
(一)介绍《御风万里》创作背景;简介音乐体裁--交响序曲。
(二)欣赏《御风万里》B段音乐,熟悉四首民歌的主题旋律
提问: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在创作中,作者选用了我国多个民族的旋律元素,我们来聆听乐曲中的这几段民歌旋律。
播放《黄河船夫曲》视频,让学生分辨所属地区或民族(师用陕西方言读词引导),看书11页歌谱,哼唱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感受歌曲情绪和主题。
播放歌曲《嘎达梅林》,师简介嘎达梅林这一英雄人物,让学生跟音乐哼唱,师配以简单舞蹈动作,提问学生这首歌属于哪个民族?情绪怎样?
3、播放《囊玛》音乐主题,对比歌曲《阿玛勒火》,分析音乐特点,哼唱旋律。
跟音乐哼唱《哈萨克族民歌》主题,了解音乐特点。
(三)比比谁的耳朵灵--判断抢答:分别播放四种民歌主题音乐,说出你听到的是哪首民歌主题?并说出他们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课件展示乐器图片)
(四)完整聆听B段音乐。
1、动一动: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对应前面唱过的一支民歌,当听到自己组的民歌时,举起手,随自己组的民歌旋律动起来。
2、说一说:贯穿全曲的是我们刚才听到的哪首民歌旋律?同时依次出现了哪些民歌旋律?
3、讲一讲:师用不同颜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旋律交替图示,讲解复调。
(五)欣赏《御风万里》B段演奏视频:
提问:曲作者创作的意图是什么?表现了什么主题?师:以汉族民歌为主题,贯穿全曲,其他三个少数民族音乐依次进入,巧妙地将汉、蒙、藏、哈的名额用复调对位的手法融为一体,最后在《黄河船夫曲》的旋律中讲音乐推向高潮,寓意着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与和睦,表现了中华各民族儿女期盼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
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御风万里》,学习了B段中所展现的四首民歌旋律,知道了有这些民歌素材的加入,这首回归庆典的交响序曲,才更具有中国特色,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那强烈真挚的爱国情感。
板书设计:
课 题
复调手法: 哈
汉.......... .......藏.......................... 壮大

教学反思:
1、 对于乐曲的体裁、背景,以及乐曲中出现的民歌,教师要简介讲授,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乐曲。
2、在欣赏音乐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引领学生通过聆听、分析、演唱等实践活动熟悉音乐理解音乐。不要急于讲解,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多总结。
3、鼓励学生大胆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每段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御 风 万 里》 教案
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