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巴 舞 曲》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音乐的感知和模仿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课时的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崭新的学习藏族音乐文化的平台。
“热巴舞曲”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主的流浪艺人班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合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短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西藏的风土人情,以及西藏音乐风格和西藏舞蹈的特点。
2、受西藏乐曲的音乐情绪及西藏民间音乐的因素,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了解“热巴舞”的由来及艺术特点。
3、能对藏族音乐感兴趣,积极参与相关音乐实践活动中并认真探索其文化内涵,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能积极参与相关音乐实践活动并认真探索其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方法:聆听法、模唱法、讨论法、引导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相关音像资料
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一,听辨导入:
1、听音乐,感受藏族文化。(地理、人文、环境、美食、艺术等)
2、介绍几件藏族民族乐器(扎木聂、藏族铃鼓、山号等)
二,新课学习:
1、播放视频,观看藏族鼓舞,小结藏族鼓舞艺术的特点。
2、介绍弦子、囊玛、堆谐等歌舞形式。
3、观看视频,介绍热巴舞。
4、听赏全曲《热巴舞曲》:
*、简介管弦乐合奏曲《热巴舞曲》
*、全曲聆听,感受音乐的速度(由慢到快)以及音乐情绪(优美抒情与热情奔放)。
*、分段聆听
引子部分:用铜管乐(长号)的音色模仿藏族号角,吹响舞曲。
第一部分第一主题(A部分)
音乐开始,在双簧管舒缓优美旋律带领下引出主题一的旋律,在降E调上缓缓进行。之后,木管、铜管、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声部,延续了引子热烈紧凑的十六分音符动机。弦乐和木管乐器齐奏出主题一的旋律。
运用创作手法复调,“对答”和“交流”,预示着热烈欢快的舞蹈即将开始。
学生视唱乐谱,注意尾腔的长音特点(6拍)。
第二部分第二主题(B1)和第三主题(B2)
主题二:随着木管、弦乐和铜管声部的全部奏出,乐曲达到了第一次高潮,并与主题有的音乐形成紧拉慢唱的呼应。 快板部分主要吸收了藏族歌舞音乐中的“堆谢”的典型音调。它具有欢快的舞步特点,有人翻译成踢踏舞。音乐中铃鼓的音色独特,突出了“热巴舞”中以铃鼓舞为主的艺术特点。
主题三:旋律有很强的歌唱性,显得婉转而典雅,具有藏族民间音乐的特征。 在舒展典雅的旋律反复几次后,又回到主题B1欢快的音响中,并用各种加快的手法发展着。
第三部分的第四主题(C1)和第五主题(C2)
主题四:旋律优美舒展,吸收了西藏山歌的音乐语汇,具有歌颂感。
主题五: 急板,旋律热情奔放,仿佛集体舞欢腾的场景。
*、曲式结构的分析:
曲式结构为:引子 + A + B + C 三部曲式结构
*、课堂总结:
管弦乐《热巴舞曲》在原“热巴舞”的基础上,将其进行了丰富的扩展,使得全曲既有 热情欢快的舞蹈,又有优美抒情、舒展辽阔的歌唱性,同时又不失藏族民间音乐的特征,富有热烈的场景感。
三,音乐拓展:
听赏《藏家儿女的祝福》,感受创作作品的魅力以及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的结合的魅力,提高对族音乐多样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