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上地理 2.4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八上地理 2.4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29 17:3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分析。
3、了解一些救灾、避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难点
通过所学知识,会分析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
我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如水旱灾害等,会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讲授新课]结合课本49~51活动判断自然灾害,得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要把握两点:
1、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
2、是否对人类造成损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分类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活动一:展示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我国的洪涝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种分布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洪涝多发区大多在我国南方地区。
该地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势低平,河流较多,易发生洪涝。
2、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
因为华北地区降水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4、寒潮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为什么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较小?
寒潮影响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南方地区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并且受重重山脉的阻挡,所以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小。5、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为什么?
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因为台风从低纬度海洋入侵,登陆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台风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大风会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引发洪涝,但也可环境旱情,如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过度: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活动二:展示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的地震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地震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和东南地区。
西南地区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即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东南地区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即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我国的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在哪里?为什么?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二阶梯,地处我国高原、山地与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地面崎岖,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承转: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的防灾减灾呢?
(三)防灾减灾
1、这几幅图反映了什么内容?(防灾减灾措施)。
2、掌握常见的避灾方法;地震的预防,泥石流的预防
3、提高珍惜生命意识。
[课堂小结]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我们只要注意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就能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1、常见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3、防灾减灾
应急演练
楼房内家庭成员地震时可暂躲在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三角处,或躲楼房卫生间等小开间房内。随手用物件护头和捂住口鼻,以防被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家庭成员正在用火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防止烫伤 触电和发生险情。住在高层楼房里的人员不可使用电梯,不要往阳台跑,尤其不可跳楼。在街道上的行人,不要躲避在电线变压器,及高大建筑物附近。正在行驶的车辆震前应紧急停车设法停在开阔的地方。车上乘客要要急于外出。
人应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遇火情不可处于风口,宜躲避在上风有水处。要密切注意滑坡和 泥石流,应即沿斜坡横向水平方向撒离。如果地震时正好在床上,不要动,赶紧用枕头保护自己的头部;如果在户外,找一处远离建筑物、大树和电线的开阔地,卧倒在地。
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 不要在谷地停留。 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 埋压。 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台风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紧帽带,或者戴上头盔。行走时,应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稳,顺风时绝对不能跑,否则就会停不下来,甚至有被刮走的危险;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走到拐弯处,要停下来观察一下再走,贸然行走很可能被刮起的飞来物击伤;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则极易被刮倒或落水。如果台风期间 夹着暴雨,要注意路上水深,10岁以下儿童切不可在水中 行走,应用盆或桶之类东西载着幼儿渡过水滩。万一不慎 被刮入大海,应千方百计游回岸边,无法游回时也要尽可能寻找漂浮物,以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