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上地理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八上地理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29 17:3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科目:地理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时:: 2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
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自然资源更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资源紧张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而在各种资源中,土地资源又是相对重要的,因为土地资源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衣食住行的源泉,没有土地资源地球上将不会有生命的存在。而对于中国,土地资源的问题又十分严重,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因此,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土地资源人多地小的现状,认识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意识到保护土地资源的刻不容缓,从而养成环保的好习惯,就显的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B、知 道 我 国 主 要 土 地 利 用 类 型 的 分 布 , 了 解 合 理 利 用 土 地 资 源 的 重 要 性 。
C、了 解 我 国 土 地 利 用过程中 存 在 的 问 题 , 知 道 我 国 有 关 土 地 方 面 的 法 规;理解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过程和方法:
A.通过阅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并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分析我国土地的地区差异及成因;
B.通过讨论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人与土地关系的探讨,培养同学建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B.通过过学生合作创作环保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环保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受保护森林,防止土地沙漠化的教育,但是否已经内化为行为?根据日常我对学生的观察,发现还很不够,所以课堂中一定要从心灵打动学生,促使今后养成关心和爱护资源的行为习惯;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等,多数学生都知道,能够感受身边的地理事物,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好表现、求知欲强,已经初步具备了读图、用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努力构建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的平台,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获取成功的幸福体验。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 节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引发学生思考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且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能够归纳总结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2.利用地图,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并理解我国东西土地差异的原因。
3.能够从身边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解决措施、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中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类。 ?展示土地资源的一些自然景观图,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应的特点利用类型。 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识记中国土地资源的几种利用类型。
展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过构成图”、“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部分国家的比较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逐一分析、归纳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的三大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三个专题地图,讨论每一幅地图所蕴藏的地理信息,从而获取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的三大特点。 养成学生准确快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多媒体演示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对比利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地图,分别归纳总结各种特点类型的分布区域。?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看谁说得又快又准确。让学生看图说出耕地、林地、草地、难利用土地的分布区域、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习。 养成学生能够从不同地图中获取相同区域的地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展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不合理现象:用形象的、直观的,生活中常见的景观图的形式,让学生一目了然。 学生可以抢答,看谁说得又多又好。并从中归纳总结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中,认识到土地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学生人地观念和忧患意识。
列举中国保护土地资源的各种举措:“三北”防护林工程、不同阶层植树造林的图片、中国关于土地资源的法律法规及基本国策。 学生自由发言,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特点利用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特别要求学生说出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培养学生能够从身边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七、教学评价设计 师讲:同学们通过努力,完成了在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是不是每个同学都达标了呢?老师想现场采访一下,和同学们交流。
1、有人说沙漠、石山等均属于自然资源,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友情提示: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人们把对人类当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有用的土地,称为土地资源。我国科学家提出“沙产业”,就是在沙漠戈壁地区利用生物机能,通过资源合理利用,发展农业经济。
2、阅读教材第60页两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友情提示:目前,我国的耕地资源及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耕地资源减少;另一方面,耕地质量下降。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应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关系;二是粮食作物用地与经济作物用地的关系;三是用地与养地的关系。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要“存得方寸田,留与子孙耕”
3、拓展延伸:
思考我们这儿的灌溉方式对于我们的耕地资源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做?
(能力的提升,学以致用。2、3题有一定的难度,允许学生讨论。三个问题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评出本节课的“地理之星”。在地理课堂上通过评选“最闪小队”“智多星”“地理之星”,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八、板书设计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二、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草地比重最大,林地和耕地比重偏小。
2、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 。
3、 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三、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耕地:耕地面积减少。
2、林地:乱砍滥伐,森林减少 。
3、草地: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4、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1、学生这学习本节课时,有部分学生对于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太好,而我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没有兼顾到差生的学习,以致于部分学生没有弄懂本节课的知识。以后在备课时一定要多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开展教学工作,在课堂上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有问题及时调整课堂内容。
2、在讲授本节课时,教学方法太多单一,教学内容太枯燥,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效果不是太好。以后要加强课堂驾御能力,多用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本节课重视情境的创设,以学生的学习小组为基本探究单位,通过教师的引导,要求学生按照探究的规律,获得探究结论,实现了学生间智慧的共享;通过有关中国人口数量与土地资源各类型之间的对比,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各类图片,说明中国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让学生紧密的联系生活,为保护土地资源出谋划策,让学生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要求学生通过图表获取地理信息,凸显地理学科特色;通过探究土地资源紧张的原因,到提出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措施,形成知识的链接,体现了教师建构知识系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