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三节。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系统学完氧气之后,紧接着比较系统学习的另一种物质,对于如何学习有关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方法起到一个很好的巩固作用。二氧化碳气体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生物课也学过它的某些知识,因此可以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创设师生共同学习、讨论、研究的情景,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节的实验探究活动简单易行,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做。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掌握分解反应的概念,进一步巩固化合反应的概念
3.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使他们掌握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细心的好习惯,让学生知道生活只要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使学生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态度。
2.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概念的建立。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只掌握到一些零碎的知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随着学习的逐步推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系统,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因为本节课重难点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用途上,所以在我的一连串精心设计的问题中,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以得出最终结论。这样,通过重现已有的知识,再创设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比把旧知识简单重现,把新知识硬塞给学生的做法效果更为明显。
五、设计思想
针对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的特点,我打算采用指导探究和主持讨论的教学方法,突出本节标题上“奇妙”两个字:对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学习,我通过讲述小故事及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所学的二氧化碳的知识及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变化,让学生熟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对于化学性质的学习,由于实验简单,在采用演示实验方法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主持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通过观察实验来归纳分析实验的方法,同时通过这些实验引导学生得出化合、分解反应的概念。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应该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能做的实验让学生完成,学生能说的敢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尤其在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因为这一部分是本节重点,应该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注意记录,讨论的同时注意总结,加强对学生观察实验的指导。
第二部分: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部分
一节课好的导语是关键,因此我为本节课设计我是以一个小谜语导入我的新课的: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却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你们猜一猜这种物质是什么?鼓励学生根据己有经验进行大胆猜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接着我会说谜底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二氧化碳,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二氧化碳的更多知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根据己有经验进行大胆猜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接着我会说谜底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二氧化碳
二、讲授新课部分
1.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着二氧化碳的奇妙来进行。
(1)自然界中的CO2
首先,让学生观看幻灯片,二氧化碳的循环,并指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的经验,完成p39的表格,同时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与消耗。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与消耗
(2)CO2的性质探究
在学习物理性质时,可先让学生观察事先收集好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归纳其颜色、状态和气味。接着通过向平衡的两只纸袋的一端倾倒二氧化碳及向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倾倒二氧化碳两个演示实验,并鼓励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最后归纳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溶解度。接着借助幻灯片,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并进一步拓展讨论利用二氧化碳这样的变化有何应用,开拓学生的视野。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最后归纳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溶解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学习,而二氧化碳的奇妙主要体现在化学性质上,于是我先通过阅读材料《一个西瓜半条人命》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得出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再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造成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了教室内经常不通风的危害。紧接着通过灭火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从而得出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的性质,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带给他们的乐趣,同时也加深了对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了解,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而且,这个过程中也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及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为加强学生对二氧化碳不可燃性质的认识,我有设计了一个思考题:你能设计一个实验以确定人是否可以安全进入山洞和久未开启的菜窖吗?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引导有借助幻灯片让学生对灯火实验的过程及现象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这样既使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又使学生所学知识在课上得到了实际的应用并建立了安全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引导并借助幻灯片让学生对灯火实验的过程及现象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有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及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作用的性质探究完全交给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为了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二氧化碳的奇妙之处,实验成功与否是关键。因此,实验前可先向学生讲明观察实验的内容和顺序,如反应前后反应物生成物的色、态变化,以及要这样实验的原因。实验时让学生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和交流。而且,我会提问相关操作,如加热试管前是否要预热,如何预热,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哪层火焰等等,复习巩固前面学过的基本操作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操作。
【设计意图】有了对二氧化碳性质的了解,学生可简单总结出二氧化碳的一些用途,这样不仅与课前的小谜语有了呼应,也使学生了解到了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的关系即性质决定了用途。培养学生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的方法
2.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在学习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时,可以结合前几节课学过的反应,指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得出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还应注意知识的再挖掘。
【设计意图】学生讨论并发现规律从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三、课堂总结部分
我为本节课设计的小结是:通过这节课,大家认为二氧化碳的奇妙之处是什么?谁能起来交流一下。通过学生的交流总结出本节的知识要点。
通过这些交流,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四、巩固练习部分
设计几道小题对本节的知识得以反思和巩固。
五、课后作业部分
设计一道课后探究:如何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这样可以把本节知识和上节的的知识得以综合应用。
六、板书设计部分
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一、自然界中的CO2 二、CO2的性质探究
1. CO2产生和消耗途径 1.物理性质
2. CO2对环境的影响 2.化学性质
3. CO2对人体的影响 三、CO2的用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