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上化学 5.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上化学 5.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27 23:2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5-3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一、教学内容: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
2、掌握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3、了解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难点: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四、教学准备:127页的实验及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情景1
师语:同学们,昨天老师遇到一枚会说话的小铁钉,我们一起听它说些什么吧!
播放录音
问题:它们生了什么病呢?
师语:这节课我们就学习“5-3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板书:5-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生:倾听
生思考后回答:
它们生锈了
情景式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讲解铁生锈的原因
追问:你能举出生活中铁生锈的一些事例吗?.

师问: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看来对生活的观察也很仔细。你知道铁锈喜欢在什么环境中出现吗?
情景2
师语:结合这些生活中的事例,你认为铁生锈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并给出依据。
师语:有道理。你认为还有其它原因吗?
引导:完全浸没在水中或油中的铁制品就不生锈。

引导:说得很好。但是表面干燥的铁制品也不生锈。
师语:非常好!如何证明我们的猜想的正确性呢?
师讲解:对,并且要做对比实验,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实验中还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更有利于我们达到研究的目的。
情景3
师语: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你们组的实验方案吧,同时写出设计意图。
板书:铁生锈的原因
师语:各组都设计出了自己的方案,而且通过我的询问,还各有不同,那么我们就彼此切磋一下吧!
有和他们组不同的方案吗?
师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案吗?
师语:大家同意哪组同学的方案呢
请大家为他们鼓掌
告诉大家,你们设计的实验,由于短时间内不能出现现象,所以老师早就做好了,而且都做了七天了,每天我都在细心观察和认真记录,大家看看有什么现象呢?
师语:有没有看到不同现象的呢?老师提示一下:第③支试管中的铁钉不同部位生锈的情况一样吗?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是怎么分析的?
板书:氧气、水
师语:谁猜对了呢?
师引导:你们太棒了!老师还多做了两个实验:它们是和前三组实验一起做的,④中的铁钉用盐酸浸泡过,⑤中的液体是食盐水。和前三组对比,你看到不同了吗?
追问: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师语:所以铁生锈很复杂,例如“切过咸菜或酸菜的刀特别易生锈”就是这个道理,这部分内容我们将来到高中还会专门学习,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呦! 思考后自由回答:
①洗净的铁锅由于没有擦干,锅底一夜就生锈了。
②门锁因为生锈而打不开,不能使用。
③自行车架掉漆的地方易生锈。
④车链子没有油后易生锈。.
生思考后自由回答:
夏天、雨天、潮湿的地方、有水的地方
生:我认为跟水有关,没擦干的铁锅、下雨天、潮湿的地方,都有水出现。
生:我认为跟氧气有关,生锈的地方都是暴露在空气中并且与空气隔绝的就不生锈。
生:我认为跟氧气和水都有关!
生齐答:做实验
学生倾听
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设计方案
1组:取3支试管,各放入一枚铁钉;第②支试管用水将铁钉浸没;第③支试管用水将铁钉半浸没。这样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就不跟水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不跟氧气接触;第三支试管中的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2组:我们组的设计和1组略有不同,是①②支试管都塞上胶塞;②③中用的是蒸馏水且①先给试管加热。这样就避免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实验的干扰。
4组:我们组和2组很相似,只是①试管中放入了能吸水的物质——氯化钙,这样就完全除掉了试管中的水蒸气,而加热只能改变水蒸气的状态,起不到除掉水的作用。
生齐答: 4组
生:鼓掌
生:①②支试管中的铁钉没生锈,第③支里的铁钉生锈了。
生:认真观看后回答,液面处的铁钉比液面上和液面下的铁钉锈蚀严重。
生:结论是——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1号说明只有空气铁不生锈;2号说明只有水铁不生锈;1、2、3对比说明铁生锈同时需要氧气和水。
生:举手
生:④⑤也生锈了且比③生的锈多
生1:与③对比,④⑤中也都有氧气和水,可以肯定盐酸和食盐不是铁生锈的基本原因。
生2:但是能让铁生锈的速度变快,因为同一时间生的锈多。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源于生活”的理念。
提高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认知,为下面做铺垫。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并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引入实验,为下面做铺垫。
提及“控制变量法”和“对比实验”,为实验设计降低难度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组间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和同学间互补的思想。
统一认识
适时鼓励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热情,满足学生对未知的渴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自信心和自豪感
培养观察、概括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提高对控制变量法的认识
联系生活实际与高中接轨同时适当鼓励学生

(三)介绍铁锈的成分 情景4-8
师语:铁锈有哪些性质和特点呢?请同学们看屏幕
板书:Fe2O3
师语:它的出现对于我们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没有利害关系呢?我们接着看屏幕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观看,了解并认识铁锈。
生读

提高学生的认识,唤起对铁的保护意识

(四)学习铁的防锈方法 师过渡:铁生锈造成的损失是十分严重的,所以防止铁生锈势在必行。根据铁的生锈条件,同学们想想如何防止铁生锈呢?
情景9-12
师:总结的很好。接下来我们结合生活中的防锈事例,学习常见的防锈措施。
师语:学了这么多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其实每一种方法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使铁隔绝氧气和水,这就是防锈的原理。
板书:
2、铁的防锈原理
隔绝氧气和水 生1:因为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所以使铁与氧气、水隔绝,它就不生锈了。
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认真观看
逆向思维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伟大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学习铝生锈 情景13
师过渡:小铁钉总算明白自己这点儿事了,可它还有一个疑问:铝更活泼,为什么不生锈呢?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到答案。
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认真阅读,仔细思考
生:铝也生锈,是三氧化二铝;但是三氧化二铝致密而结实,起自我保护作用。
认识不同的“锈”
(六)讲解废金属的回收利用
(七)解决问题
(八)总结 情景14
师过渡:听了…这么一说,铝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小铁钉羡慕极了,同时也为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自己和兄弟姐妹即将变成废品而难过!同学们:它们真的是废品吗?
师语:正是因为生锈不好,所以我们才要把它们变废为宝。
板书:3、废金属的回收利用
情景15
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是怎么把废金属变成宝贝的呢,我们一起学习关于这方面的介绍!
师生小结:同学们,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这些废金属,废品收购站可是立了不小的功劳,他们是怎么回收和处理这些废金属的呢?
板书: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情景16-17
教师:这下小铁钉宽心了,也配合了治疗,所以很快就出院了。而且,出院后还给我们写了一封感谢信,大家听听信中写的内容吧!(播放录音)
情景18
生谈收获

生:不是
生读
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生:认真听讲后思考回答:不能去海南岛,那里空气湿度大,易生锈。
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为学习下一环节做铺垫
提高思想认识
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总结提高课堂效率
七、板书设计
5-3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1、铁生锈的原因:
Fe2O3;O2、H2O
2、铁的防锈原理:
隔绝氧气和水
3、废金属回收利用
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八、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本课内容量较大,时间稍紧。学生针对金属锈蚀条件探究实验结果的汇报用了较长时间,而教师为了顺利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控制了学生交流的时间。这是本节课的精彩之处,应该在时间上给以保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讨论,以便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将废金属部分的知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让学生畅谈废金属回收利用的现实价值。
本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学生能力的信任,针对金属锈蚀因素的探究,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的猜想,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各种猜想,并对实验现象及相应结论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对金属锈蚀的因素有了本质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肯定,而且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清楚的看到学生身上潜在的能力,这种能力在适合的材料、适当的挖掘和适时的指导中会得到发挥和发展。新教材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同时给予教师和学生创造的空间,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规律。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