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8-14-4 生物的分类
课标要求 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学习 目标 1、能列举出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3、描述种的概念和特征。
学习 重点 1、能列举出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学习 难点 描述种的概念
学情分析 生活中的分类现象随处可见,分类的依据也都大同小异,所以对于生物分类的学习也不难进行。
学生课前活动 比较生活中一些常见生物的共同点和差异之处。
学生自主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 阅读P21-23并找出下列基本概念
1、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2、在对生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生物之间的“ ”来加以区分,
根据生物之间的“ ”来加以合并。
3、生物学家对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4、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
5、最高(大)的单位是?最低(小)的单位是?
6、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什么?
7、种的概念是什么?
8、种在繁殖上有何特征
学生合作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
1、观察图片尝试对生物分类:(金鱼、鲨鱼、公鸡、鹰、斑马、狮子、睡莲、水稻、细菌、真菌、病毒)
提示:可以从生物的生活环境、营养方式、形态结构特征等进行分类。
2、①讨论“生物的分类等级”图,具体由种出发, 逐步向上发展,对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加以合并,最终分析到“动物界”。
②讨论并尝试完成有关人和黑猩猩分类等级图。
(提供分类名词: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大猿科、黑猩猩属、黑猩猩)
实验准备 请提前上网预约实验!
教学过程: 授课人: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一、导入:当我们到书店购买学习参考用书时,会很容易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书籍,为什么呢?
认识生物也要采用类似书籍分类的方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它们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的分类。
二、出示自主学习题,学生自学
三、精讲
1、生物分类的依据
a、形态结构特征;b、营养方式的不同;c、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d、生物进化过程中相互间的亲疏远近关系等等。
2、生物分类的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过渡:掌握了基本分类依据和具体的分类标准,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的生物分门别类、安家落户了。从此我们也要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在有细致的分类标准之后,一定也得有个清晰的分类层次,以把各种生物安放合理,这就相当于在书籍的整理过程中常用的书架,这个框架是必不可少的,同一层次之间和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就是刚才对生物分类的“异同”关系。
3、引导学生P37讨论“生物的分类等级”图,完成有关人和黑猩猩分类等级图。
(提供分类名词: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大猿科、黑猩猩属、黑猩猩)
4、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规律: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反之…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学生自主学习:
一、生物分类的依据
1、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为了研究和利用生物)
2、在对生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生物之间的“ ”来加以区分,根据生物之间的“ ”来加以合并。
生物学家对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二、生物分类的等级
1、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最高单位是?最低单位是?
2、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什么?
(种,又叫物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单位)
3、种的概念是?
(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
4、种在生殖上有何特征?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小组讨论交流:有关人和黑猩猩分类等级图。
阅读P38第二节,讨论虎和狼、虎和猫、虎和豹相似程度哪个大?亲缘关系哪个近?理由是什么?
知识梳理:(由学生归纳)
巩固练习设计与反馈评价 伴你学P24巩固拓展
补偿措施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