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的快慢》 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的大多数章节都属于现象篇,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能够比较容易地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落实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而《做功的快慢》这一节内容属于八年级教材相对比较抽象的一节,所以在教师招聘和教师职称评定中常有选择该课题的情况。老师们普遍感觉到本节内容在设计中难以创新,并且课堂气氛不容易活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调动起来。为突破这一难点,笔者通过积极的探索,设计了下列的教学流程,实践发现,课堂效果比较理想。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所教授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接触许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学生已经学习过速度的概念,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在本节教学中,先由速度的快慢引入做功的快慢。然后让学生分析课本所提供的实例,得出判断做功快慢的方法,引出功率的概念,以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通过人、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功率和对功率单位有较多的感性认知。由铭牌上的功率参数,认识功率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和体验,逐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本章在“机械运动”、“力与运动”等力学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学习“简单机械和功”的一系列知识,教材的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学习功和能的关系——各种能量间的相互转化等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节课是个概念课,功率定义的建立是重点内容为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功率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难点:功率的公式,单位及计算应用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确定了,还需与之相适应的教法与学法。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课堂上,首先要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图片,总结判断出做工快慢的方法:若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若做工的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通过上述分析与讨论,接着要求学回忆运动快慢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的,进而仿照定义速度的方式来定义功率的概念,从而推出功率的公式。
六、教学过程及整合点
配合上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安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导入新课
我给同学们做个模仿,两次有什么不同?在通过实验演示,人对物体做功了吗?那么做功有快慢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功的快慢。
师:出示图片
师生:分析解答
师:导入课题
由实验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学习主题。
3?
图片分析
分析两幅图:
做功有什么不同
时间有什么不同
移动距离有什么不同
师:出示问题
生:明确学习任务
组:勇敢分析
师:评价鼓励
生:看图理清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慢之分,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有进一步的认识。
8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分析比较
得出方法
1. 做功快慢必须考虑那两个因素?
2. 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
生:做功和时间
生:比较做功和时间
师:问题追问
生:作比较
师:适时点拨激励
用类比法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6?
合作探究
1.请小组讨论,若时间和做功都不相同,怎样去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2. 功率的概念
3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4.浏览人、一些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
生:独立思考
组:合作探究
组:展示交流
师:适时点拨鼓励
组:合作探究
生:翻阅课本
师:适时点拨
生:口头作答
师生:推导出公式 调动群体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相互间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同时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抓住最佳契机,适时加以点拨,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12?
拓展延伸
活动:
如何设计实验测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功率?
生:动手做实验
生:写出测算步骤
师生:推出变形公式
师:适时点评 使学生加深对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强学生对功率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拓展知识
5?
课堂小结
1. 比较做功的快慢方法
2. 功率的物理意义
3. 功率公式
4.功率单位
师:适时点拨
生:生谈收获
生:补充完整
师:适时点评
培养学生的个性表达意识和能力,进一步突出重点。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10?
作业布置
1、完成训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导学案
师:布置作业。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板书设计 做功的快慢
时间相同,比较做功多少
比较做功的快慢方法
做功相同,比较时间长短
定义:
功 率 公式:P=W/t
单位:瓦(W) 千瓦(KW)
教学反思 应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在得出功率公式后辅之以练习。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使每一步都丝丝紧扣,层层深入,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