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位移变化规律 配套练习含解析) 
1.一列火车有n节相同的车厢,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 
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 
B.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1∶3∶5∶…∶(2n -1) 
C.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D.若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则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平均速度为 
2.下列各运动图像中,能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有(  ) 
A. B. C. D. 
3.如图所示为A、B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t1之前都在运动 
B.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A、B两物体在t1时刻相遇 
D.A、B两物体同一地点出发运动 
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末和末 
B.末乙在甲前面 
C.在内,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末 
D.乙先向前运动,随后向后运动 
5.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图像为一条抛物线,乙图像为直线,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同时同地同向运动 
B.甲做加速度变化的加速运动,乙做匀速运动 
C.在t1到t2时间内,不存在两车速度相等的时刻 
D.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各自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其平均速率相等 
6.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18m和14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  ) 
A.30m B.32m C.50m D.64m 
7.若某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刹车后5 s内该车的位移为(  ) 
A.50 m B.40 m C.37.5 m D.30 m 
8.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物体在0到3s做正向匀减速运动 
B.物体一直沿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C.物体在0到8s的总位移为8m 
D.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1m/s2 
9.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得到两车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从0时刻到t1时刻的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10.我国道路安全部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最高速度不得超过120 km/h。交通部门提供下列资料。 
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3 s~0.6 s 
资料二: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下表所示。 
路面 动摩擦因数 
干沥青 0.7 
干碎石路面 0.6~0.7 
湿沥青 0.32~0.4 
根据以上资料,通过计算判断,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两车间的安全距离最接近(  ) 
A.100 m B.200 m C.300 m D.400 m 
1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并计时,此后一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x=20t-2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10m/s 
B.汽车在该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4m/s2 
C.从计时开始,汽车在6s内的位移为48m 
D.从计时开始,汽车在10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1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第 1s 内和第 5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 2s 内和第 6s 内的加速度相同 
C.在 0~6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30m D.0~2s 和 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13.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m/s2)(  ) 
A.闪光的间隔时间是 
B.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AB<tBC<tCD 
C.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vAB:vBC:vCD=1:4:9 
D.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vB:vC:vD=1:3:5 
14.某物体做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位移为x。物体的—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B.t=b时,物体的速度为0 
C.t=0到t=这段时间物体的位移为 D.t=0到t=b这段时间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15.质点A由静止开始运动,以加速度为2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持续1s后加速度立即反向但大小不变,持续1s后,加速度再次反向但大小不变,如此循环。从运动开始计时,当质点A位移大小为107.5m时,经过了时间(  ) 
A.107.25 B.107.29 C.54.25 D.54.29 
16.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方向沿斜面向下,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时,求物体的运动时间。 
参考答案 
1.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知火车的初速度为零,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 
可得,可知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故A正确; 
B.根据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有,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则通过的车厢节数之比为1:3:5…(2n-1),故B正确; 
C.每节车厢的长度相同,根据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有,在相等位移内通过的时间之比是,故C正确; 
D.若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设所用的时间为t,则位移为 
故平均速度为 
故D错误。 
故选ABC。 
2.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x-t图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v-t图可知,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即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x-t图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大,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由v-t图可知,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即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BD。 
3.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位移—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t1之前两物体的斜率都不为0,因此A、B两物体t1之前都在运动,A正确; 
B.位移—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A物体图线斜率不变,故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 
C.A、B两物体在t1时刻到达相同位置,即相遇,C正确; 
D.A物体在距离原点正方向一定距离出发,B物体在原点出发,因此A、B两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运动,D错误; 
故选AC。 
4.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t=2s时乙的位移为 
甲的位移为 
x′=2×2=4m 
两者位移相同,又是从同一地面出发,故2s末时二者相遇,同理可判断6s末二者也是相遇,故A正确; 
B.4s时甲的位移为 
x=4×2=8m 
乙的位移为 
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故甲在乙后面,故B正确; 
C.1s末两物体相距的距离等于一个小三角形的面积,而4s末两物体相距的距离等于2-4之间三角形的面积,明显4s末二者的距离最大,故C错误; 
D.乙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其运动方向始终未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B。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甲乙都是从t=0时刻出发,出发的方向都是沿x轴的正方向,但甲从位于原点正前方x1处出发,而乙是从原点出发,故A错误; 
B.根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甲的斜率不断增大,故甲车的速度不断增大,而甲车对应的曲线是抛物线,所以甲车做匀加速运动,故甲的加速度是不变的;乙的斜率不变,则乙的速度不变,故乙做匀速度运动,故B错误; 
C.根据图象可知,在t1时刻乙图象的斜率大于甲图象的斜率,在t2时刻乙图象的斜率小于甲图象的斜率,故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二者的斜率相同,此时两车速度相等,故C错误; 
D.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速度方向一直为正值,走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x2-x1,则可知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各自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其平均速率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 
可得刹车的加速度 
 
第1s末的速度为 
 
则刹车停止时共需要的时间 
 
刹车后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根据逆向思维可知 
 
故选C。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汽车刹车至静止所用的时间为 
因此小车在4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s后静止,则刹车后5 s内该车的位移即为刹车后4s内的位移。 
故选B。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物体在0到3s,速度始终朝正方向,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且方向朝负方向,故物体做正向匀减速直线运动,A正确; 
B.由图可知,物体在0到3s朝正方向运动,3s到8s朝负方向运动,B错误; 
C.速度时间图像中,图线与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有 
因此物体在0到8s的总位移为-8m,C错误; 
D.速度时间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有 
则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1m/s2,D错误; 
故选A。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t1时刻以前,乙车的位移始终小于甲车,始终在甲车的后面,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A错误; 
B. t1时刻两车位移相等,两车相遇,B错误; 
C. t1时刻两车的速度不相等,乙车的斜率大,速度大,C错误; 
D. 从0时刻到t1时刻的时间内,两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的位移,所以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汽车在人的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为保证安全,反应时间应取0.6 s,动摩擦因数应取0.32,则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为 
s=vt+=×0.6m+m=194m 
故选B。 
1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汽车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x=20t-2t2,可知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为 
汽车刹车后停下的时间 
A.汽车的位移是时间的二次函数,所以汽车做匀变速运直线动,故A错误 
B.汽车在该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故B错误; 
C.刹车后5s就停下了,所以汽车在6s内的位移为 
故C错误; 
D.刹车后5s就停下了,由选项C可知,汽车在10s内的位移是50m,所以汽车在10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1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第 1s 内和第 5s 内的速度都是正值,第 1s 内和第 5s 内的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 
B.第 2s 内加速度 
第 6s 内的加速度 
B错误; 
C.在 0~6s 内,物体的位移 
C正确; 
D.0~2s内的平均速度为 
0~4s 内的平均速度 
D错误。 
故选C。 
1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看到水滴似乎不再下落,知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相等,根据,则 
故A正确,B错误; 
C.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则平均速度之比 
故C错误; 
D.根据v=gt得 
故D错误。 
故选A。 
1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 
得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 
加速度为 
加速度大小为 
A错误; 
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 
得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物体的初速度为a,则有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为 
t=b时,物体的速度为, B错误; 
C.t=0到t=这段时间物体的位移为 
C正确; 
D.t=0到t=b这段时间物体的位移为 
 
平均速度为0,D错误。 
故选C。 
15.B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第1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1s末的速度为 
由位移公式可知1s末的位移为 
第2s内物体沿原来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不变,由此可知2s末物体速度恰好减为零,第2s内的位移为1m,当质点A位移大小为107.5m,说明物体已运动了,再匀减速0.5m,设对应时间为,由位移公式可得 
代入数值解得 
从运动开始计时,物体共运动时间 
故选B。 
16.,,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由得,当物体位移为时,有 
解得 
, 
当物体位移为时,有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