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空间和时间 配套练习(含解析)
1.下列描述的时间属于时间间隔的是
A.早自习晨读开始的时间是7:15
B.早自习晨读结束的时间是7:30
C.早自习晨读15分钟
D.早自习是从7:15到7:30
2.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流星划过夜空 B.冰融化成水
C.河水不停地流动 D.秋天,树叶纷纷飘落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做质点,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
B.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
C.物体在第4s内指的是物体在3s末到4s末这1s的时间
D.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4.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5.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若丙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则丙物体 ( )
A.一定是静止的
B.一定是运动的
C.有可能是静止的,也有可能运动的
D.运动情况无法判断
6.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
B.凡是有方向的物理量都是矢量
C.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就是位移,这种情况下,矢量与标量没有区别
D.的力比5N的力大
7.如图所示,在2012年6月6日上演的“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金星)缓慢走过,持续时间大概六个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金星看成质点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六个小时”表示的是时刻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静止的
8.如图所示,中国自主研发的平流层飞艇“圆梦号”采用三个六维电机的螺旋桨进行调控,升空后依靠太阳能提供持续动力,假设某次实验中,“圆梦号”在赤道上空指定高度处绕地球飞行一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六维电机的螺旋桨转动时,可把螺旋桨看成质点
B.研究“圆梦号”绕地球飞行一圈所用时间时,可将“圆梦号”看成质点
C.“圆梦号”的体积很大,任何时候都不能看成质点
D.以地球为参考系,“圆梦号”处于静止状态
9.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别的物体做参考系
B.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特定的物体做参考系
C.参考系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D.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参考系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参考系一定也是静止的
10.如图所示的物体或人,在各选项的研究情境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
A.甲图是高铁列车,在研究进站列车的各节车厢停靠位置时
B.乙图是绕地球运动的“北斗”导航卫星,在研究卫星运行周期时
C.丙图是单杠比赛中的体操运动员,评委在评判他的技术动作时
D.丁图是正在演出的芭蕾舞演员,观众在欣赏他们的舞蹈表演时
11.下列给定的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A.时间 B.加速度 C.位移 D.速度
12.根据中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在“嫦娥号”卫星飞向38万千米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需要进行一系列高度复杂又充满风险的动作,即三次绕地球变轨,然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三次绕月球变轨,最后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是“嫦娥一号”升空的路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描述卫星绕地球运动情境的三个椭圆轨道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B.图中描述卫星绕月球运动情境的三个椭圆轨道都是以月球为参考系的
C.图中描述卫星运动情境的所有轨道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D.图中描述卫星运动情境的所有轨道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13.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在南极考察这个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科学考察船从中国出发到南极大陆的行进路线问题上,科学考察船可以看成质点
B.以北京为参考系,罗斯海新站在不断地运动
C.要对南极大陆的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平面坐标系
D.要对南极大陆的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三维坐标系
14.如图所示,“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后,经多次变轨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面343 km高处成功交会对接,下列所述情况中,运载火箭或组合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确定火箭升空约150 s时距地面的高度
B.分析助推器与火箭的分离过程时
C.研究“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过程
D.研究“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组合体在距地面343 km高处绕地球飞行的轨迹
15.在以下情况中可将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一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需的时间
B.对某学生的骑车姿势进行分析
C.研究“天舟一号”从地球发射升空时的飞行轨迹
D.研究“嫦娥三号”降落到月球表面后如何探测月球表面
16.甲骑车以10千米每小时由西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乙也骑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另一地点从北向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在上午九点整恰好通过交叉路口O点后继续前行,此时乙距离O点还有半小时的路程,问在甲、乙的运动过程中什么时刻相距最近且最近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早自习晨读开始对应一个瞬间,即为时刻,故A错误;
B.早自习晨读结束对应一个瞬间,即为时刻,故B错误;
C.早自习晨读共15分钟,对应一段时间间隔,故C正确;
D.7:15是早自习晨读开始的瞬间,即为时刻,7:30是早自习晨读结束的瞬间,即为时刻,故D错误。
2.B
【解析】
【详解】
A.流星划过夜空,流星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正确;
B.冰融化成水,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位置并没有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错误;
C.河水不停地流动,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正确;
D.树叶飘落时,树叶从高处落下,与树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正确。
3.C
【解析】
【详解】
A. 体积很小的物体也不一定就能够看成质点,比如原子的体积很小,但是在研究原子的转动时原子是不能看成质点的;地球的体积很大,在研究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过程中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是可以忽略的,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 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位移时矢量,路程是标量,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故B错误。
C. 物体在第4s内指的是物体在3s末到4s末这1s的时间,故C正确。
D.参考系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故D错误。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在本题中作者和山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而作者认为自己静止不动,从而“看山恰似走来迎”,故此现象选择的参考系是自己或者船与船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但实际上船是运动的,所谓是“船行”选择的参考系是河岸、山或者地球上相对地球静止不动的其它物体,故A正确.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说明甲相对于乙的位置没有改变.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说明甲相对于丙的位置是改变的,则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位置一定是改变的,即丙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A.一定是静止的,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一定是运动的,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有可能是静止的,也有可能运动的,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运动情况无法判断,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6.D
【解析】
【详解】
A.标量和矢量都既可以取正值,也可以取负值,A错误;
B.电流虽有方向,但电流是标量,B错误;
C.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大小,但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它们的物理意义不同,C错误;
D.-10N的力的大小为10N,故-10N的力比5N的力大,D正确.
7.A
【解析】
【详解】
A.金星在运动过程中,大小、形状可以忽略,因此可将金星看成质点,A正确;
B.根据现象形成条件可知,观测“金星凌日”时,如果将太阳看成质点,无法看到“金星凌日”现象,B错误:
C.“六个小时”表示的是时间间隔,C错误;
D.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D错误.
8.B
【解析】
【详解】
A.研究六维电机的螺旋桨转动时,螺旋桨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
BC.研究“圆梦号”绕地球飞行一圈所用时间时,“圆梦号”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可将“圆梦号”看成质点,B正确,C错误;
D.“圆梦号”绕地球飞行时,以地球为参考系,“圆梦号”是运动的,D错误.
9.A
【解析】
【详解】
A.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其它物体作为参考系,故A正确;
B.任何物体均可作为参考系,不需要选择特定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故B错误;
C.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选定的用来作为标准的物体。任何物体均可以作为参考系。故C错误。
D.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有所不同,故D错误。
10.B
【解析】
【详解】
A.研究进站列车的各节车厢停靠位置时,列车的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A错误;
B.研究“北斗”导航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卫星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卫星看成质点,B正确;
C.研究体操运动员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看成质点,C错误;
D.观众在欣赏芭蕾舞演员的舞蹈表演时,演员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看成质点,D错误;
11.BCD
【解析】
【详解】
A. 时间是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A错误;
BCD. 加速度、位移和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都是矢量,故B、C、D正确。
12.AB
【解析】
【详解】
AC.卫星绕地球运行时三个椭圆轨道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选项A正确,C错误;
BD.卫星绕月球运行时三个椭圆轨道是以月球为参考系的,故选项B正确,D错误.
13.AD
【解析】
【详解】
A.研究科学考察船从中国出发到南极大陆的行进路线时,科学考察船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作质点,A正确;
B.以北京为参考系,罗斯海新站位置不发生变化,是不动的,B错误;
CD.要对南极大陆的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三维坐标系,平面坐标系不能全面描述南极大陆各点的位置,C错误,D正确.
14.AD
【解析】
【详解】
A.确定火箭距地面的高度时,其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选项A正确;
BC.分析助推器与火箭的分离过程以及“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时,其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做质点,选项BC错误;
D.研究组合体在距地面343 km高处绕地球飞行的轨迹时,其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看做质点,选项D正确。
15.AC
【解析】
【详解】
AC.研究一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需的时间和研究“天舟一号”从地球发射升空时的飞行轨迹时,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都可以忽略,可以将火车和“天舟一号”看作质点,选项AC正确;
B.研究某学生的骑车姿势时,学生的四肢等成了研究对象,不能将学生看作质点,选项B错误;
D.研究“嫦娥三号"降落到月球表面后如何探测月球表面,需要研究其转动动作等,故不能将其看作质点,选项D错误。
16.上午九点十五分甲、乙相距最近,最近距离为km.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题意知,当甲经过O点时,乙离O点还有半个小时的路程即5千米远,此后,他们之间的距离将继续减小,过了某个时刻后又增大;以甲过O点时刻为计时起点,则经过时间t有x= 10t(km)及y=5- 10t( km);根据勾股定理可知,甲和乙之间的距离s =;代入后可得,则当时s最小,(即此时为上午九点十五分),距离的最小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