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花》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南瓜花》
教学版本:冀教版
授课年级:二年级
学生分析:
1、二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孩子对事物充分感知,丰富表象,再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初步培养抽象思维。
2、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身心特点。采用歌、舞(动作)、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教材分析:
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够用轻快、自然地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南瓜花》,从旋律、歌词中感受歌曲的美。结合歌曲《南瓜花》认识低音6,并尝试背唱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音乐作品,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花的形象,以及作曲者高兴的情绪。
2、能够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南瓜花》,并能够结合歌曲唱准休止符和低音6,并尝试背唱歌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南瓜花》。
教学难点:
结合歌曲《南瓜花》的学习,使学生唱准低音6,并尝试学唱歌谱。
教学重点:
能够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南瓜花》
教、学具准备:
电子琴、VCD、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节拍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动作,猜猜老师在做什么?(拍球)
2、学生模仿拍球接球的动作,并说出拍球时用力地大小,得出四二拍歌曲的强弱规律。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四二拍的歌曲《南瓜花》。
二、学习歌曲。
(一)初步感受歌曲
1、初步感知,跟音乐一起做拍球的动作,感受四二拍歌曲的强弱规律。
2、教师演唱第一句歌词,学生根据老师的动作说一说有什么不同?(休止符的演唱:在休止符的地方手掌向前。)
3、观察老师动作不一样的地方歌谱中有什么?(休止符)
4、你也来试一试,跟着老师唱一唱。
5、根据已有经验,找到歌曲中其他的休止符,并提示同学们演唱的时候注意休止。
(二)感受歌曲的情绪
1、再次聆听音乐,你来说一说歌曲中把南瓜花比作了什么?(唢呐)我们一起唱出来。(歌曲的最后一句)
2、同学们一起举起双手表现吹唢呐。
3、适时发现同学动作的不同,带入歌曲高兴、欢快的情绪。
并带着观快、高兴的情绪表现歌曲。
(三)旋律线的创作
1、刚刚我们用动作表现了歌曲,一首曲子还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呢?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加以引导学生用旋律线表现歌曲。
3、进行分组创编旋律线。
⑴教师提示创编要求,可以选取一段、一句、一个词语进行创编。
⑵学生结组进行创编,并相互说一说创编的由来。
⑶各小组汇报自己小组的成果。
4、教师进行各小组旋律线的总结,并画出整首歌曲的旋律线。
5、学生一起和老师进行跟歌曲画旋律线,进一步感受、熟知歌曲。
(四)演唱歌曲
1、同学们真棒,让我们一起用“啦”字来模唱歌曲。
2、歌曲的情绪是?让我们带着那份高兴和喜悦来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吧。
3、歌曲中除了唢呐还有谁呢?南瓜花又变成了什么呢?一起来演唱歌曲的第二段。
4、我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旋律线又像是歌曲中的什么呢?(南瓜藤)
5、我们一起请出我班的小画家,我们来演唱让他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画吧。
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6、我们还可以为我们的旋律线图上颜色,来表现歌曲的高兴。
三、插入关于南瓜的小歌谣,放松学生大脑思维。
四、拓展,南瓜的营养以及南瓜花的使用办法,观看课件。
五、总结,今天我们一起看到了南瓜花,唱出了南瓜花。老师还看到了同学们的聪明,以及同学们好听的歌声。如果你对南瓜花感兴趣你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搜集一下南瓜花的营养以及它的使用做法。好了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音乐课要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在歌唱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音乐欣赏的兴趣,其中最有效的放飞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愉快的音乐情境,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最简单、通俗、艺术化的手段是我们在音乐歌唱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南瓜花》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开门见山用一个最熟知的拍球动作拍球,导入歌曲四二拍的节奏强弱规律。其次采取多遍带着不同问题去听音乐的方法,让学生多角度的了解音乐,熟知音乐。并采用旋律线小组创作的手段,更进一步的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南瓜花》,并从中体会作品的音高,歌词,强弱等多因素的深入了解。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对歌曲有了具体的了解,且可以完整的演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