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我和小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我和小树》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30 09:4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和小树
教材分析:
《我和小树》是一首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歌曲。C大调,3/4拍,带补充乐句的一段体结构。前四个乐句运用了“起、承、转、合”的手法,最后三小节构成补充乐句。歌曲旋律中出现了顿音记号,使得歌曲极富有动感,表现了儿童植绿护绿,绿化祖国的美好愿望。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比较多。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一般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教学中,我会用一些小的音乐游戏,加大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在讲解知识时,会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更好的学习知识。歌曲演唱中,低年级学生经常会用语文课上读课文一样喊唱歌曲,在教学中我会要求学生用轻盈的声音来演唱。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我和小树》,体验3/4拍歌曲的律动特点。
2、能用肢体语言(拍手、拍腿、拍肩、捻指、等动作来表现歌曲节奏特点,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并能用指定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教学难点:
3/4拍歌曲的律动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树木景色图片
《我和小树》歌曲录音 伴奏
打击乐器:碰钟 串铃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用校园内的树木图片导入本课)并教育学生要保护树木。
二、初听歌曲,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三、复听歌曲,分析歌曲的节拍特点,让学生随节拍做律动。(讲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四、三听歌曲,教学生在空中画三角形表现节奏特点。
五、分析歌曲演唱顺序和歌曲中的读谱知识(讲解反复记号、顿音记号、连线的意义)。
六、再听歌曲,指导学生用各种动作来表现三拍子特点。
七、教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八、在学生对歌曲节奏充分掌握后,教唱歌曲。(指导学生要用自然轻盈的声音演唱歌曲,杜绝喊唱)
九、完整演唱歌曲并和上歌曲伴奏。
十、用指定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十一、用指定肢体语言和着歌曲做律动,充分体验三拍子节奏特点,边唱边做,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来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教师再次对学生进行保护树木的教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学生能用轻盈活泼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能很好的掌握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基本能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节奏,训练了身体的协调性。课堂气氛较活跃。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个别学生的提问,以后应注意给孩子们表现的机会。
同课章节目录